赵霞
摘 要 情节、环境、人物、主题是“小说的四要素”。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解读小说单元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时,应比较对照篇与篇之间的课后习题,发现各篇小说的文体共性、不同小说的文体个性。小说单元的教学,可以从发展情节切入,感知人物;从典型环境切入,展示人物;从刻画手法切入,还原人物;从文本主题切入,审视人物。
关键词 小说单元教学 语文要素解读 人物形象感受
小说是别具艺术生命力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内容因素、形式要素两类。小说的素材、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是小说的内容因素,小说的语言、结构、体裁、表达技巧等是小说的形式要素[1]。其中,人物、情节、环境最能显示小说的独特性,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是围绕人物形象展开的。人物形象解读是改善小说教学的突破口,通过人物形象的准确解读可以实现小说主题的揭示、社会现象的映射、价值观的传递。
一、小说单元人物形象的语文要素解读
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其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关注”是手段,“感受”是目的,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核心,也是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
1.比较,发现各篇小说的文体共性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实施体现在精读课文的书后习题中。小说的三要素是相互推动、相互融通的。比较精读课文《桥》《穷人》的书后习题,发现:《桥》的第2题“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旨在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及故事情节发展,理解人物形象;《桥》第3题则要求“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旨在读懂环境,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又发现:《穷人》的第1题要求“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旨在厘清故事情节、概括事件梗概;《穷人》的第2题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旨在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穷人》第3题也指向阅读策略,“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旨在读懂环境,理解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由此可见,从厘清情节到感知人物形象,再到环境描写,最后升华对人物精神的认识,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小说故事中走一个来回。
2.对照,探寻不同小说的文体个性
对照精读课文《桥》《穷人》的书后习题,发现《桥》的第1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旨在掌握短句的朗读技巧,“读好短句”“读出感情”都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桥》语言简练有力,以短句为主,与情节的跌宕起伏、气氛的紧张相匹配。《穷人》的第1题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旨在掌握不动口、不指读的朗读技巧,因为文章篇幅稍长,且长短句交替。
又发现:《桥》《穷人》这两篇课文书后第2题都指向感受人物形象,但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同:《桥》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小学六年级学生并不陌生;《穷人》则通过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桑娜心理旁白、心理揣度、心理矛盾的描写,小学生还比较陌生。
还发现:《桥》的第4题指向文体的分析鉴赏能力,要求“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旨在体悟微型小说结尾的构思;《穷人》的第4题“随文练笔”要求“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旨在将心理活动的揣摩与思辨性想象相结合,为体悟人物形象提供支点。
二、基于人物形象感受的小说单元教学策略
精读课文《桥》《穷人》的书后练习与略读课文《在柏林》的阅读提示是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具体细化为学习任务。统编语文教材编写体现了“分步呈现,由扶到放,先实践后梳理”的编排理念。该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列举人物形象感受的方法,如“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等。可见,刻画手法、情节、环境是感受人物形象的切入口。
1.从情节发展切入,感知人物
小说里的故事是有因果关联的情节。情节是由一组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和环境特点的具体事件构成的。小说情节表现的方式多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模式,有“一波三折”的摇摆式,有递进式等。情节叙述的简与丰,可以形成小说的节奏变化;小说情节安排上的悬念,可以营造紧张感。
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故事发展轨迹,就是小说的情节线索。学习小说时,须找出具有轉折意义的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他们的价值和意义。《桥》一文老支书先从队伍中揪出小伙子,又想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先揪后推”,这看似矛盾的情节设置了悬念。待学生读到文末,明白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后,老支书是“无情”还是“有情”,就不言自明了。《穷人》一文以桑娜内心矛盾为主线,设置“丈夫能否平安回来”“丈夫是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两个悬念交替展开,至文末戛然而止,言已尽意无穷。《在柏林》这篇小说的矛盾冲突是老妇人在数着“一二三”,小姑娘嗤笑她;后来老妇人又数数,小姑娘嘲笑她。老妇人与两个小姑娘的矛盾冲突,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文末才点明老妇人神志不清的原因。
2.从典型环境切入,展示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种。其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社会环境的描写是为了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人际关系、处所氛围等。环境是人物行动的时空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品质、行为方式。
学习小说时,学生感受环境熏陶下的人物情感,在自我分析、交流碰撞中形成新的情感变化和独特的认知。《桥》的环境描写穿插在情节与情节之间,把老支书逼上绝境:课文开头写黎明的暴雨洪水,营造灾难即将到来的恐怖;后面一次次写洪水越涨越高,推动情节发展。所有的环境描写汇聚在一起,突出老支书的担当、魄力、有原则和有柔情。《穷人》屋内屋外的环境描写形成对比,显示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西蒙病死的一幕、两个孩子在身边香甜地睡着形成对比,烘托穷人的悲惨遭遇。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借交错对比的环境描写,衬托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在柏林》文章开头“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交代了这篇小说特有的战争环境,耐人寻味;文章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交代了车厢里人们的真实心境,发人深省。
3.从刻画手法切入,还原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就是性格相对固定,并且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的性格并没有大的变化,即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圆形人物就是性格比较多面,人物具有复杂性,即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小说类课文的人物通常是虚构的,多为圆形人物。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而侧面描写就是以他人言行来突显人物。《桥》的语言精练,简略至极,刻画人物的神情只有五个字:“他像一座山”。“揪”“推”这组矛盾的动作,体现人物具有“村支书、父亲”的双重身份。通过互文对比,发现《桥》一课人物语言都有提示语,《穷人》一课人物对话很少用提示语。学习《穷人》时,比较阅读桑娜“抱”前沉思、“抱”后忐忑不安的两段话,体会心理描写的不同表达效果;聚焦省略号、问号,诵读体味桑娜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内心的忐忑不安;适时进行随文练笔“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换位思考,体验穷人难能可贵的善良。《在柏林》一课先抓人物的外貌与神态,再联系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感受老妇人的悲剧形象。通过一系列的类比阅读,小说单元的课文刻画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桥》《穷人》刻画的都是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形象,《在柏林》刻画的却是战争中的普通人物形象。
4.从文本主题切入,审视人物
在理论界,“小说三要素”是指情节、环境、人物,“小说四要素”是指情节、环境、人物、主题[2]。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之间是彼此关联、融为一体的,都是为凸显主题服务的。小说的主题是作者撰写小说的意图,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与实质揭示。从选文内容上看,小说的主题涉及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如生命思考、世相百态、战争与和平、成长故事等。
《桥》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除了题目,文中出现的“桥”有八次,这是有形的桥;还有隐形的桥,是老支书筑的生命桥、情感桥、希望桥。《穷人》的题目意味深长,除了题目,全文再没出现过一个“穷”字。链接小说的年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品味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反思环境描写的巧妙,感悟到:写穷人的“穷”是为了写穷人的“不穷”,人物具有极端环境下的人性美。《在柏林》的题目是在柏林,但故事却发生在一辆驶出柏林的火车上。柏林在德国,当时的德国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该篇小说短短的三百多字,没有写战场、战斗、战士,而是通过“不一样”的情节、环境和人物来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作者以小见大,选取战场外的一节车厢、战争中的普通人物,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小说中对老妇人的身份称呼,前后有多次变化,分别是“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可怜的夫人、我的妻子、他们的母亲”。老妇人的苦难、命运从对她的身份称呼变化就能感受到。
在阅读小说的基础上,循着原文语言逻辑或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特质进行想象续写。链接《桥》的语句“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现场的一名村民或党员,目送“父子离去”,回想老支书所做的一切举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穷人》一文在桑娜拉开帐子后戛然而止,这样言不尽意的结尾隐藏着另一个悬念的雏形。引导学生在合宜的想象和祝福中替桑娜、渔夫做出下一步的规划。《在柏林》一文中,寂静可怕的车厢里,每个人内心澎湃、思绪万千。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人物,在小说的结尾处续写她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读写融合中感知战争对人物命运的摧残,感受小说结尾呈现的情感张力,再次领悟“反对战争”这一主题。
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统编语文教材的小说单元中,《桥》的老支书、《穷人》的桑娜、《在柏林》的老妇人和那位老兵,以这些人物的榜样激励来促进学生人格塑造。这一单元合理编排小说选文中男女人物,关注人物性别平衡,促进两性平等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
参考文献
[1] 褚克凤.初中小说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2] 张心科.重回“三要素”:小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8(05).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