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君,李 霞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护航作用,如今德育已被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指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1]这四个核心素养均以立德树人为基点展开,其本质内容就是德育。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更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给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榜样。
首先,生物教师需要具备德育意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观念与思想,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其次,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室可集体开展讨论或备课,一个人的思维有限,但是一众人的思维是无限的,教师之间相互弥补、共同探讨,这也是一个思想道德强化的过程。最后,学校可以开展常态化的德育讲座,请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讲授自己的实践经历或网上观看精品思政课,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德育教育和德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集中学习和训练,教师的德育意识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为方便高中生物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现就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涉及的德育内容进行了整理。(表1)
表1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必修)中的德育要素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涵彰显出生物学科与生命健康教育息息相关。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体系,挖掘出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内容并构建生命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诞生、生长、发育、变异、衰老及死亡,对生命呈现出珍爱、敬畏、尊重和保护之心,从而由个人到他人、由学校到社会地都来关注并重视生命健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学生成为健康中国的敦行者与促进者。
例如,在学习“受精作用”“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受精及孕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明白生命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并不容易,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在学习“动物激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适当延伸性教育知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细胞的癌变”一课中,教师可以讲解癌症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在学习“人类免疫调节”时,教师可结合2018年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教导学生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但是不合格的疫苗会危害人体健康,从而渗透生命健康、法律道德等知识,倡导学生共同守护健康中国。[2]
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工作状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严谨、务实、理性执着的态度,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或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精神信仰。
例如,在讲“杂交水稻”时,教师可给学生拓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救活了中国亿万人民,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国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但是,当袁隆平面对众多国外的邀约时,他却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价值在中国才能真正得到体现。”[3]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袁隆平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教材中还有很多隐藏的事例,教师可根据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问题(病毒是生物吗?病毒与动植物这些生物有什么不同?病毒如何生存和繁殖?),引导学生探讨2003年的SARS病毒和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及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体现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又如,在讲“蛋白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为学生补充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的相关故事。在实验室设备条件异常简陋的条件下,科学家们坚持完成了这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打破了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界限,这是人工改造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还有八年耕耘,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最终揭示出遗传规律的孟德尔;敢于质疑,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摩尔根;研究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和克里克……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勇于挑战困难、探索新知、敢于质疑以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试管婴儿的成功、太空育种等生物技术案例,使转基因、克隆等基因工程技术被人们所熟知,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甚至有些人想运用这些技术来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在讲解“基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例,贯穿基因安全教育。
例如,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公布一对CCR5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以及社会舆论。[4]教师可就此热点事件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基因安全问题。另外,在“人类遗传病”的学习中,教师在讲解遗传图谱时,可以给学生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血亲结婚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5]让学生自主讨论这样规定的原因,之后,教师再潜移默化地进行基因安全教育,告诫学生近亲结婚所产生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增大,从而引起学生对于基因安全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环境问题一直被全世界共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的观念,而生物学科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两章中,教师可指出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国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教师可列举一些新闻报道,展示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以及数据,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伦理道德。例如,我国在青藏铁路施工期间,为了不影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在路基修建上专门为它们设计了涵洞。在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中,考虑到大坝建设将破坏中华鲟的生殖迁移,为此专门成立了长江中华鲟繁殖研究所。中国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仍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纵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其中包含很多辩证唯物主义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生物必修一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能量的供应和利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衰老凋亡等章节的学习,理解生命源于物质,依托能量不停循环,致使物质不断变化。在生物必修二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基因的本质与传承,了解生物进化与适应的过程。在生物必修三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知道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运用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规律指导学习和实践,逐步建立关于生命的物质性、整体性、统一性、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科学思想与观念。[7]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达成德育教学的工作目标。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课上,教师可带领学生探索生命生长发育的本质,培养学生探索真理的精神,同时教导学生敬畏生命。此外,在实验课上,教师可叮嘱学生爱护公共物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分组实验时,进行团结分工协作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学生野外实习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导学生珍爱生命。[8]
在学习完“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时,教师可布置课后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利用泡沫塑料、橡皮泥、木板、纸板、纸片、塑料袋、线绳、大头针等材料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既让学生巩固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协作知识点,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精神。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如用包裹中药丸的球形蜡制盒做磷脂分子的头部、用废旧电线做尾部、用泡沫塑料做各种蛋白质等,让学生对生物膜的分子组成和空间结构有深刻认识,同时又达到废物利用、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物教师还可以和学校各部门相互协调开展主题活动,比如植树节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世界水日进行水质调查等活动,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进行相关的宣传海报制作并开展相关讲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可以加强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珍爱生命、洁身自好等思想道德修养。
总之,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同时要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知识与德育合,真正意义上达成“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切实做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