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灿镝 徐晓霞 梁乐才 谭智毅
(1.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 510623;2.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当燃料油温度低于蜡晶析出温度时,燃料油呈现非牛顿流体特性,黏度增加。 随着温度降低,析出的蜡晶会造成船舶供油过滤器的堵塞,导致管道输送能力下降,引起发动机熄火,严重时会引起发动机爆炸,带来严重的航行安全问题。2017 年1 月,一艘集装箱船在英国菲利克斯托的码头靠泊时发生锅炉爆炸,调查发现是在当地气温4℃条件下,船中锅炉供油过滤器发生蜡晶堵塞,热油无法正常循环引起的[1]。 石蜡和蜡是原油中自然产生的,通过原油加工获得燃料油的每个步骤都有产生蜡沉淀的可能。 蜡沉淀累积会导致输油管道内径减小[2],妨碍或阻塞阀门,阻碍其他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严重的蜡沉淀可能导致生产或输送的完全停止,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因此,研究燃料油析蜡点过程及其测定方法非常重要。
船用含蜡燃料油具有高凝固点、高黏度特性及流动性差难以常温输送、输送时摩阻损失大、储罐和油管系统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等缺点,给储运工作带来诸多问题。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工艺有热处理输送工艺、添加降凝剂输送工艺以及掺和轻油稀释输送工艺等[3]。
热处理工艺,就是将船用含蜡燃油加热,使其中的蜡晶充分溶解,随后以一定冷却速度和方式进行冷却,改善燃油的低温流变性,实现常温输送或少加热输送。采用该技术可使原油管道减少中间加热站,延长管线的停输时间,降低输油管道的建设投资,降低输油管道的运行费用,提高运行安全性[4]。
目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原油析蜡点采用的是SY/T 0545—2012《原油析蜡热特性参数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5]中的方法。 对于燃料油的析蜡点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和相应的标准。 本次研究通过将燃料油先加热到溶蜡点以上,后改变降温速率这一方法,在5℃/min 的基础上提高降温速率,加剧析蜡过程,使析蜡放出潜热的过程引起的差示热流变化更明显,在DSC 曲线上表现为析蜡高峰温度区间的放热峰更加“陡峭”,偏离基线起始点更加明显,便于确定析蜡点。 同时,确定燃料油中的最优冷却速度。
仪器: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 TA 公司 Q200),其热流精度为0.1 μW,控温精度为±0.05℃,具有高效、结果重现性高、降温快速的优点;电子天平(美国METTLER TOLEDO),感量 0.000 1 mg,具有测量精度高、读数稳定的优点;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9245A 型);试样皿(DSC专用带盖铝制坩埚)。
材料:氮气(纯度大于99.999%,经脱水脱氧处理);燃料油。
将燃料油样品放入干燥箱内,加热至析蜡点温度以上,再以一定速度降温,降温到析蜡区时,析蜡放出潜热引起差示热流变化并形成放热峰。 DSC 曲线开始偏离基线的温度为析蜡点Tc;曲线顶峰温度为析蜡峰Tp。
打开氮气开关,启动DSC 仪,待仪器自检后,将检测池升温至设定温度并保持10 min,去除管道内和检测池内残留的水分。
加热试样高于析蜡点20℃以上,使样品具有充分流动性,搅拌均匀,称取4~8 mg 试样于试样皿中,精确至0.01 mg,压盖密封。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皿放于检测池中,同时放置一个空的带盖试样皿作为参比,要保证皿与支架的充分接触,并加盖冷却罩。
先将检测池升温至固定温度,恒温2 min。 开启冷源,然后以不同的降温速率降至-20℃,仪器全程进行连续扫描量热,记录DSC 曲线。 测定热流曲线随温度的变化,并采用切线右开始法确定基线[6]。
以差示热流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绘制燃料油析蜡DSC 曲线。同一样品,采用不同的升温温度,同一降温速率进行试验,研究温度对燃料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详见图1。
图1 不同加热温度DSC 曲线
按要求称取样品后,分别将样品升至120℃、220℃和300℃,均保持10 min,以5℃/min 降温速率降至-20℃。 当检测池内的燃料油加热温度达到120℃~300℃,油中的蜡完全溶解,DSC 在这段温度的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趋于平缓,且远离了降温放热的过程出现析蜡点温度。 因此,对于燃料油析蜡点测定,考虑蜡的充分溶解,加热温度只需要达到120℃即可,可以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选取不同黏度的燃料油, 按不同的降温速率进行试验,结果详见表1~表2、图2~图5。
表1 低黏度燃料油(180#)降温速率与析蜡点结果
表2 高黏度燃料油(380#)降温速率与析蜡点结果
图2 低黏度燃料油(180#)降温速率与析蜡点关系图
图3 低黏度燃料油(180#)在不同降温速率下DSC 曲线
图4 高黏度燃料油(380#)降温速率与析蜡点关系图
图5 高黏度燃料油(380#)在不同降温速率下DSC 曲线
从图3 和图5 可以发现, 对于低黏度和高黏度燃料油,降温速率为5℃/min 时,得到的DSC 曲线过于平缓,析蜡过程放出的热流不明显。而降温速率达到10℃/min 以上时,得到的DSC 曲线放热峰更加明显,放热过程更加剧烈。
从图2 和图4 可以发现,对于低黏度和高黏度燃料油,当降温速率为20℃/min 时,得到的析蜡点最低,此时为最优冷却速率。 当降温速率较大时,蜡晶生长速度快于晶核生长速度,来不及形成晶核,使析蜡点降低,低温流变性好。 但当降温速率更高时,析蜡点又转而升高。因为在过冷降温条件下,晶核生成速度过大,燃料油中析出大量蜡结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导致燃料油流动性降低。
取5 个样品,按方法对燃料油进行析蜡点测试。将样品放入干燥箱中预热至充分流动,摇匀后取4~8 mg 样品至试样皿,压紧盖子,并连同空白皿一起放入检测池。 先将检测池温度升至120℃,保持10 min,后以5℃/min 降温速率降至-20℃,结果详见表3。
表3 样品析蜡点的分析结果
由表3 可见,本法测定燃料油析蜡点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7%~1.63%,方法精密度良好。
DSC 测定燃料油析蜡点,将燃料油升温至120℃,此时蜡晶已经完全溶解,有利于燃料油热处理工艺,并降低加热工序带来的经济成本。
冷却过程中,蜡在燃料油中的饱和度下降,蜡将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其过程分为2 个步骤:一是形成晶核,二是在晶核上蜡析出长大。而冷却速度将影响晶核的生成速度和蜡晶的生长速度的相对大小[7]。在DSC 测试过程中,降温速率为5℃/min 时,得到的DSC 曲线过于平缓,析蜡峰不明显,析蜡点的选取困难,致使结果误差变大,原因在于降温速率过低会导致试验时间延长,同时导致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敏感性下降,体现在析蜡过程中测得的放热量很小,部分蜡晶析出放热不能被仪器捕捉到。 而在降温速率达到10℃/min 以上时,析出晶体过程迅速,放热过程剧烈,单位温度下热流变化速率快,在DSC 曲线上表现为析蜡峰明显。 因此,使用DSC 测定燃料油析蜡点,为使数据更加准确,降温速率应为10℃/min以上,而对于燃料油的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速度以20℃/min 为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