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2020-11-18 20:44王湘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王湘妍 冷 月/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足以看出国家领导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精华。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学校的灵魂,有规范师生行为、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当今时代,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有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两者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正确的政治理论、道德伦理等为基础,适应社会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实现全面综合发展。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在课堂上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和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物质文化是高校的物质财富,主要包括校园建筑、仪器设备、图书等客观实体。精神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文化是指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体现的校园文化形态。

高校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同时也是物质文化。高校文化相比社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高校文化相比社会文化又有一定的超前性、引导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必须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具体行动,就可以依托高校校园文化来完成。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把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二)高校校园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某种具体的情景中,使受教育者在自身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内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隐性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其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造成隐性的影响来实现的。大学生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参与校园活动,无形之中接受教育内容,自觉的形成行为规范。高等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

校园文化是影响高校学生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的重要因素,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在校学生社会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差,极易受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树优秀学生典型,宣扬先进事迹,传递校园正能量,提振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极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良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日常的熏陶中得以实现的。因此,高校要着重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院校精神。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塑造别具一格的院校精神。院校精神的塑造以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公正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要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人际关系,凸显自身人文特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充分体现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工作、生活中,形成师生共同的行为规范。同时,要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师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组织适应院校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助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争学技能,争做创新能手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积极向上的内容吸引学生参加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中去,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有力培养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学生是使用和推广新媒体的主流群体。利用新媒体可以拓展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提高校园文化的亲和力,又能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内容。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有力、多元的传输手段,将校园文化风貌和建设内容进行呈现,提高了传播的快捷性。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立足于学生关心的问题,倾听心声,回应诉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避免发生不良问题,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整体水平。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大的限度的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教育熏陶的重要作用,为社会培养大批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文化水平优的综合型人才,这对于高校良性发展和社会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