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诗话看李商隐诗作特点

2020-11-18 23:45高艺文苏州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比兴律诗仄仄

■高艺文/苏州大学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又并称“温李”,在晚唐诗坛地位较高。其诗歌风格多样,不少诗论家认为李商隐诗作为晚唐最佳。清牟顾相云:“李商隐诗,明暗参半。欲取一人备晚唐之数,定在此君。”[1]叶矫然云:“义山晚唐第一人,王元美讥为浪子薄有才藻。”[2]翁方纲认为晚唐除杜牧外,只有李商隐一人诗作可看。翁云:“薇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者,李义山也。自刘随州而后,渐就平坦,无从观此丰韵。七律则远合杜陵;五律七绝之妙,则更深探乐府。晚唐自小杜而外,惟有玉溪耳。温岐、韩偓,何足比哉!”[3]清代乔亿、方贞观、延寿君将李商隐与晚唐诸人诗歌相较,进一步说明李商隐诗作之佳。乔亿云:“不观杨、刘唱和诗,不知义山笔李高不可及。”[4]方贞观认为晚唐“小李杜”诗歌各有千秋,但诗风受时局限制。方云:“晚唐自应首推李、杜,义山之沉郁奇谲,樊川之纵横傲岸,求之全唐中,亦不多见,而气体不如大历诸公者,时代限之也。”[5]延寿君认为惟有温飞卿可以李商隐并行而论,皮陆诗作可有可无,方干、罗隐、郑谷、周朴诗作虽有可观,但“晚唐诸人诗,总当以义山为宗,余皆从略”。[6]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明清诗论家对李商隐诗歌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李商隐诗歌风格多样,温婉绮丽与批判讽刺俱存。其骈文创作虽然也十分突出,但李商隐尤为擅场律诗,律诗中用词皆是其精致诗思的体现。清人张谦宜评其七律曰:“《重过圣女祠》云:‘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思入微妙。夫朝云暮雨,高唐神女之精也。今经春梦中之雨历历飘瓦,意者其将来耶?来则风肃然,上林神君之迹也。乃尽日祠前之风尚未满旗,意者其不来耶?恍惚缥缈,使人可想而不可即。鬼神文字如此做,真是不可思议。”[7]李商隐律诗中的用字看似缥缈虚无而实际上余味绵长、回味无穷。清潘德舆在引周氏敬语[8]后加按语说:“中晚七律能手,如刘宾客、柳柳州、白乐天、王仲初、许丁卯、杜紫薇、温八叉、罗昭谏之流,皆绝不学杜,非杜诗开之也。略能学杜而涉其藩篱者,惟一李义山,遂为晚唐七律之冠。”[9]李商隐除了七律动人,其五言律诗的创作亦出众靓丽。清延君寿总评其五律曰:“义山五律,冥追玄索,魂出魄现,神工鬼斧,莫喻其巧,工部后一人而已。当潜心玩味,即于作试帖,亦大有裨益。”[10]明陆时雍曾评李商隐五言律诗《风雨》云:“三、四语极自在。”评其“五言律诗附《槿花》”云:“中晚诗一以借影班衬,去难就易方便法门。”[11]《落花》诗云: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12]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起句平仄为“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而李商隐此诗首句出律,即“客”字处本该是一个平韵,而他又在后半句以“花”字再出律进行拗救。五六句平仄手法亦是如此。实际上李商隐完全可以改用别字来代替“客”与“未”,避免出律,但是他却有意出律再进行拗救。联系诗歌内容分析:春意阑珊,花瓣纷纷落下,诗人也不忍心扫去,宴会后朋友离去,诗人独自一人远望夕阳,不禁泪下沾衣。诗人想到人生如同太阳、花朵一般,终有离去之时,不禁感伤不已。首句以三仄韵收尾,有种急促、短狭之感,结合诗意可以读出诗人急于表达的是内心的孤寂惆怅。李商隐律诗中的此种出律、拗救的特点也是对杜甫律诗的学习。

现代学者常将李商隐、杜牧咏史诗作比较进行研究,如刘秀芬《试论李商隐与杜牧咏史诗异同》、叶颖《李商隐与杜牧咏史诗思想内容比较》,却少有针对李商隐咏史诗来源的研究。前文已及,李商隐在律诗方面受到杜甫的影响较大,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咏史一类。清沈德潜曰:“(义山)咏史十数章,得杜陵一体。”[13]张谦宜云:“《杜工部蜀中离席》:‘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分明是老杜化身。回鹘之骄,吐蕃之横,至今可想,岂止徒作壮语。”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因战乱与好友分别的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题名已表明诗作是对杜甫的模仿。张谦宜评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一诗曰:“叙西平功,精采横溢,当接少陵之席。”[14]可见,李商隐部分咏史诗作是深受杜诗影响的。文明刚进一步指出李商隐咏史诗相较于杜甫咏史诗,在内容和技巧上有突破与创新。[15]

除上述咏史诗中的忧国忧民外,明清诗论家也指出李商隐诗歌具艳丽之态,又有好积故实、比兴犹存的特点。

贺裳指出李商隐虽学杜甫有男子气概,但其本质仍存艳丽之姿。如同男扮女装的木兰,除去装饰之后,仍是女子。贺云:“义山绮才艳骨,作古诗乃学少陵,如《井泥》、《骄儿》、《行次西郊》、《戏题枢言草阁》、《李肱所遗画松》,颇能质朴。然已有‘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诸篇,正如木兰虽兜牟衤两裆,驰逐金戈铁马问,神魂固犹在铅黛也,一离沙场,即视尚书郎不顾,重复理鬓贴花矣。”[16]李商隐诗歌中的温婉绮丽的色彩甚至盖过他所追求的慷慨之气,所以后世之人评其诗感伤美丽,情思绵远。清贺裳评其部分诗作有纤细、艳丽之态,贺云:“义山之诗,妙于纤细,如《全溪作》……”又云:“义山好作艳词,多入亵昵之态。”[17]李商隐诗中亦好积故实。清孙涛引黄彻《䂬溪诗话》云:“义山诗好积故实。如《喜雪》云:‘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又:‘洛水妃虚妒,姑山女谩夸。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一篇中用事者十七八。”[18]《喜雪》诗如下:

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寂寞门扉掩,依稀履迹斜。人疑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粉署闱全隔,霜台路正赊。

此时倾贺酒,相望在京华。[19]

李商隐此诗出处有班婕妤《怨歌行》、《诗经 ·曹风》、《洛神赋》、《庄子》“藐姑射之山”等等, 诗中故实多与女子情思相关,故诗风格绵丽。沈德潜亦云:“义山近体襞绩重重,长于讽谕。中多借题摅抱,遭时之变,不得不隐也。”[20]正是在诗中应用较多故实,故使诗歌主题隐晦,后人难以明辨。

李商隐诗中也多使用比兴手法,贺裳评其诗云:“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如《槿花》诗曰:‘风露凄凉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何恩。’因槿花之易落,而感女色之易衰,此兴而兼比者也。至末句说尽古今色衰爱驰之事,慧心者当不待见前鱼而泣下矣。”[21]张谦宜评其《龙池》云:“讽而不露,所谓蕴藉也。”[22]吴乔评其《汉宫词》云:“‘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言云表露未能治病,何况神仙?托汉事以刺宪、武,比也。”[23]李商隐的比兴手法在爱情诗、政治诗中皆有体现,形成了李商隐诗意朦胧的特点。

综上,李商隐在明清诗评界地位甚高,诗论家更推崇李商隐咏史诗中的讽刺批判精神和爱情诗中的比兴手法。明清诗论家对李商隐诗歌批评多集中在诗歌的地位、诗风来源、艺术风格上。除此之外,诗评针对李商隐委婉绮丽的诗风持批评态度,这都与明清学者提倡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有关。

猜你喜欢
比兴律诗仄仄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应该叫胸联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写诗拾趣
偶感
学诗
试论虞山诗派对晚明吴中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毛诗正义》“比兴”观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