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2020-11-18 20:44邢晓刚金陵科技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王 柯 邢晓刚/金陵科技学院

当前,课程思政在各高校呈现出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各大高校及下属众多专业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增开思政课程,并积极尝试将思政内容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建设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兴起的背景及现阶段普遍存在问题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各大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在国家和时代的呼召之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但是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在建设与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单向传播的思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此外,从整体而言,各高校还存在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课程思政理念和贯彻参差不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单一,思政的融入和传播不理想

全国各大高校已经纷纷展开各自的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大多数课堂中仍旧是以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带入思政内容,教师照本宣科在专业课程中单向传播,思政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结合简单粗暴,不考虑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的课程思政模式教学效果差,应用局限性大,长期采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厌烦,甚至是产生抵触心理,造成思政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对于新兴教育技术的运用程度较低

在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开展中,不少教育工作者忽略了现代新兴教育技术与传播手段的使用,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现在为国家所大力倡导的全媒体具有全方位整合传播与宣传的优势,在高校课程思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空间。全媒体传播的概念与技术手段该如何合理合度地运用到高校课程思政当中去,与专业课程教学充分结合,形成较为理想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全媒体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一)新技术的引入——全媒体传播技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当前,课程思政目前得到了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成长。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对于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同图形图像密切关联,同思政内容的结合虽已起步,但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设计中大多缺乏创新。面对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全面发展,国家对于思政教育质量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继往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胜任当前以专业和思政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此,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思政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理当被提上日程,结合当前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条件与标准,寻求新技术的融入和促进,将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教改研究的一大趋势。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建设全媒体成为国家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强调全媒体在现代政治思想传播中的重要桥梁作用,要求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全媒体的建设不仅局限于概念和技术本身的强化,更在于全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文体教育各个领域的积极应用,革新传统传播与教育手段,实现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和多领域拓展。

(二)全媒体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1、实践意义

首先,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发展与建设的创新技术手段,寻求更新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结合较为生硬的局面,凭借全媒体整合教学(传播)的实验,致力于提高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为思政宣传添砖加瓦。

其次,全媒体传播的概念与技术的纳入,将为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颇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通过新传播技术的融入,以全媒体整合的方式覆盖课上与课下,尝试突破传统单一单向教学模式的束缚,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理论价值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依然没有彻底摆脱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必须要推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而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政教育,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加大思政教育力度,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但如果忽视了对个体的思想品格塑造,那么个人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高校是个体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课程教学中,能够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全媒体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与可行途径

首先,在教学实践层面,实验法是首当其冲值得尝试的方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为实验对象,将全媒体概念与技术纳入其中,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思政建设,并在一至两轮的教学实验后通过教学成果、学生访谈和反馈考察教学效果,并在后继针对性的进行方案优化和调整。可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性的使用全媒体概念进行教学实验,将传统课堂、学生移动端的互动课堂以及校园中纸媒、互联网、广播甚至是电视媒体整合传播,将思政内容创新宣传,合理合度融入高校课程,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案例,其可成为高校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试路石。[2]

其次,在理论层面,可采用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参照佩夫斯纳从人类学、伦理学角度诠释西方近现代建筑思潮与现象的研究方法,解读思政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引入全媒体融合概念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对于接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所具有的净化思想与提升专业水平的作用。

再次,针对教学模式改革层面,可采用问卷调查、数据测评等研究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发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分问卷。在此,基于记录被访者对教学印象的“非结构”法设计自由问卷,而非“制定评价因子与评分标准,建构评价模型,以固定的因子种类机械化地测评公众意志的‘结构法’”。因此,相对开放的问答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收集到更加多元而生动的教学整体印象资料。在此基础上,划定评分区间,统计评分数据,以便获取受访者的教学印象。继而,结合教育学研究方法,总结前置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方案。

三、结语

近年来,视觉信息传达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转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主要以图形信息为载体,在视觉效果的表达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融合全媒体整合传播概念与相应技术手段,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在线上线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等等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有助于课程教学中思想文化的传播,提升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基于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即是指:尝试以全媒体整合传播概念与相应技术手段变革原有单一、单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性地通过全媒体全覆盖的传播与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