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上海 200040)
根据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规定,对中学体育教学明确提出了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主运动意识。然而我国的实际国情是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一方面过于溺爱另一方面又期望很高,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家务劳动和户外锻炼的机会,加上文化课程学习任务的逐步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及升学压力造成学生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学习,严重压缩了学生的自由空间,学生的学习生活封闭化,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及策略,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科学训练,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
体能训练是发展中学生运动素质的针对性训练,其内涵应是对人体系统的训练,提高中学生走、跑、跳、投等能力,其目标主要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提升身体素质等。
体能训练分为健康体能和竞技体能两个方面。而健康体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作为所有运动能力的基础,健康体能也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密不可分。在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谓的体能训练指的是综合专项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通过合理的负荷刺激,对身体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增进身体健康,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和发展专项运动能力的练习过程。
一方面中学生繁重的文化课程学习及升学压力不断挤压中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室内化、单一化,手机、电脑等智能电子化产品开始蚕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导致中学生出现越来越多诸如:高低肩、驼背、头前引等体态问题以及肥胖问题和运动能力下降问题等亚健康表现。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科学的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地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身体机能的完善。
中学生在身体快速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兴趣的日益丰富、知识的逐渐累积,大部分会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而体能训练为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表明,当前中学生“营养不良”的比例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营养过剩”导致各种潜在疾病的风险大大提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预防多种疾病的产生。
体能训练不仅作为中学生体育技能能力发展的途径,不断提升学生体能类运动项目成绩的手段,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保障学生正常的身体机能,同时也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中学生体能训练首先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中学生身体健康,有一个良好的体能素质,使得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易产生疲劳感、乏力感,不易产生疾病;其次,中学生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可以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力量、耐受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使中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
心理学普遍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样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动力与源泉。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和中学生的体能体质特点,多采用带有趣味性、幽默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以苦为乐,充分体验体能训练带来的乐趣和愉悦,既掌握了体育课堂教学知识与体育技能,又提高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例如,以中学生中长跑体能训练为例,中长跑虽然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及耐力,但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兴趣缺失,往往应付了事。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中长跑体能训练中,采用男女混合接力竞赛方式教学、游戏方式教学、团队协作方式教学等等,以趣味性带动学生对中长跑练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练习当中,以提高体能训练的实效。
体育教师根据对中学生的各项体能测试摸底,找出学生的普遍问题及薄弱环节后,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在体能训练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及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让学生适应体育教师制定的体能训练节奏,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稳打稳扎。在体能训练策略上,坚持以各种力量训练为导向,通过施加适当的外部力量,形成对抗。在对抗阻力环境中进行体能训练,实现各种力量稳步提升。并通过各种力量素质的提高和强化,从而促进中学生其他身体素质的进化,从而达到有效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目的。具体的体能训练实施策略可根据中学生每学期教学时间如下开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约2周时间。具体策略为:首先,测量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素质及各种体育项目成绩的相关数据,做好详细的记录;其次,对学生使用各种方法讲授体能训练的目的和作用,示范并讲解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及技巧,使学生们掌握每一项体能训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第二阶段:基础阶段,约4周时间。具体策略为:因为本阶段是让中学生进入基础阶段的体能训练,所以主要以基本动作为主,通过为期4周时间的练习,让学生逐渐适应体能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选择性使用轻器械辅助教学和训练。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时长8周。具体策略为: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础阶段的体能训练,训练水平相对于上一阶段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不断强化动力性训练,根据学生及教学实际的情况,可以适度地开展速度及耐力等体能训练为辅助。
第四阶段:巩固阶段,时长2周。具体策略为:巩固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应该巩固学生对体能训练各种动作规范的记忆和熟练、进而产生肌肉记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实施针对巩固学生核心部位力量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为更好的发展中学生的体能素质,持续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体育竞技成绩,除应当在体育课堂中采取有效的针对性体能训练策略以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使体能训练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还能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是学生一生当中体能锻炼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能训练无论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学生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是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体育竞技成绩都至关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只有通过激发中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制定科学的、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导学生自我发挥、自我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多管齐下的策略才能有效改善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提升中学生体育竞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