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淼/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面临内外压力,给高职学生就业增加了不稳定性。就业是毕业学生面临的较大生活事件,会给当事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产生心理危机,发生极端的恶性事件。给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危机“一词包涵”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机遇“,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激发学生心理潜能,挖掘负性事件背后的积极因素,以增强学生心理“抵抗力”。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心理学研究新取向,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优势等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情绪主要包括对过去的满意感、对现在的满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人格特质主要由人的力量和美德组成,具体包括爱和胜任的能力、勇气、同情心、复原力、创造力、好奇心、自知力、克制、自我控制等多个方面。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大的组织系统(如民主的国家制度、舆论自由等)、中的组织系统(如人性化的单位管理规章等)和小的组织系统(如牢固的家庭关系等)等三个方面,它们为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和积极情绪的获得提供社会支持。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遇到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这时,个体原本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会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蓄积,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是思维和行为的紊乱,个体身心进入一种失衡的状态。卡普兰(Caplan)认为所有人终其一生都会在某些时候经历心理创伤。无论是压力还是创伤的紧急状态,它们本身都不构成危机。只有当创伤事件在主观上被体验为是对需要满足、安全及人生意义的威胁时,当事人才会进入危机状态。
受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接受职业教育成了许多高考失利学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招收的生源较差,社会、家长、学生都把高职教育看作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有的甚至不把高职教育归为高等教育,所以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就业途径和就业质量相应也会受到限制。
从学校层面上,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日益重视,但是实际工作中,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首先,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老师多为学校的辅导员,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也不稳定。而且许多辅导员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就业的实践经验,对于就业指导更多停留在理论或者是政策的层面上。其次,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虽为必修课,但通常2-3个班级一起上课,上课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不能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指导。第三,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不重视,课程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这使得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呈现不平衡现象:学校很重视,但收效甚微。
(1)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危机的“应激—易感“模型认为,心理危机的发生除了存在的”应激事件“外,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和个人特质(人格特征,人职方式)在其中都起了关键的作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看到高职学生在同样面对“就业”这一事件时,所表现的行为大不相同,有些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即便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拒绝,也能迅速调整好心态,再以新的姿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就业挑战中。有些同学因为求职的失败,会有灰心、丧气等比较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表现。
(2)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准备是指学生在就业前在思想、心理、信息和资料上有所准备。心理上主要是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有合理的评价,对未来的职业有合理的定位,避免自大或自卑。同时要认识到求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误区;信息上的准备,主要是了解当下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重要的是知道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和渠道;资料上的准备主要是简历的撰写,材料的准备。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3年,一般大三有6个月左右的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就业准备的时间想对而言就较为紧凑。实际工作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缺乏明确的规划,对于就业抱着走哪算哪的态度,很少学生有未雨绸缪的思想。而当真正面临求职就业时,个人角色没有很好转换,导致求职受挫或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进而引发心理危机。
(3)求职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产生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及心理状态。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求职渠道的多样化,求职信息获取的便捷化,表面看来,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但在求职过程中,他们常会经历简历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有些面试多次后还是被单位拒之门外。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学生对自我产生怀疑,对自己失去信心,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但出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面对就业时,学生面临趋避冲突,心理压力尤其大。特别是性格孤僻,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系统的那部分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上医治未病”,预防就业心理危机的发生应是干预策略的重点内容。学生具有乐观、坚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有效抗御心理危机的发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干预效果,而通过发掘人的自身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并通过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这些品质,而不仅仅只是消除存在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应从预防心理疾病转化为更加关注有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提高学生对于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在顶岗实习阶段就已经离开学校,分散在各地区各单位,学生与老师的接触相对减少,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为此,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和就业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就尤为重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心理的筛查,对抗挫能力较弱的学生,尤其是在校期间就有心理问题的那部分学生要持续跟踪,并与企业、家庭形成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多元帮扶体系,加强预案建设,及时有效给予学生心理的援助。
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干预程序,迅速有效地反应,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危机发生时重点是稳定学生的情绪,给予专业的危机干预,同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看到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挖掘学生的优势和资源,引导学生尝试用积极的方式解释所面临的就业危机。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危机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也应该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就业心理危机,以积极的视角看到危机给学生带来的“机遇”部分,帮助学生看到在危机过程中他们的力量和资源,帮助学生增加对于自我的觉知,提升学生心理调适和抗压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创伤较大,难以从危机事件中恢复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特别要做好家校合作,与企业的沟通,尽量减少危机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次生伤害。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看待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预防和处理危机,更让学生在危机中发现自我的潜力和资源,在危机中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