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燊
在汉语词典里,“气象”一词除了指大气物理现象,强调天气的预示外,还有其他人文内涵,比如事物的情况、态势;一个人的格局、气度;艺术作品的风格、情韵等。写一篇小说,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给主角创造一片天,上面有风云、雨雪、虹晕、雷电等。同时在笔法上,也要讲究一种只属于作者本人的、独一无二的气质。
长篇小说重视气象的营造,往往在第一章就有或晴或阴的云团,它们缓慢变幻,包孕着能震撼人心的风景。我们读《红楼梦》,总觉得它是由许多个晴天构成的,大观园里那些青春情愫,头顶有太虚幻境照着,像太虚幻境这样的天堂,一定是云淡风轻,彩霞满天。尽管作者曹雪芹用大雪结束了一切,并在过程中穿插了阵雨一样的人物,但依旧覆盖不掉通篇的艳阳。相反,在巴尔扎克《贝姨》中,阴霾则始终笼罩在书中,这种阴郁来自一个心怀嫉妒的女人的阴谋,也来自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氛围。在巴尔扎克笔下,想成为一道光的人要么射不出去,要么伤痕累累,微弱易灭。巴尔扎克的语言是冷空气,萦绕在人物肩头,盘旋在情节节点,读者哈一口气便能结冰。
汪曾祺先生在《小说笔谈》中曾经这样形容小说与戏剧的区别:“戏剧的结构像建筑,小说的结构像树。戏剧的结构是比较外在的、理智的。写戏总要有介绍人物,矛盾冲突、高潮(写戏一般都要先有提纲,并且要经过讨论),多少是强迫读者(观众)接受这些东西的。戏剧是愚弄。小说不是这样。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再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来了。然而这一个枝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个树枝、两片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
无论建筑还是树,涉及到空间结构,就不得不谈其气象。有的小说是完全封闭的空间,把人们都赶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进行人性的考验,比如阿加莎·克里斯汀的名作《无人生还》,人们受到邀请,前去小岛聚会,没想到谋杀就此展开,人人生命都受到威胁,血雨腥风笼罩在小岛上,黎明就在小岛以外,但谁也接近不了。在小岛这一有限的空间内,气象就更浓厚,更能制造迷雾。有的小说是开放性空间,比如胡安·鲁尔福《我们分到了土地》中,作者写几个人从当局那儿分到了土地,可是属于他们的土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几个人从早走到晚,在墨西哥广袤、炎热的苍茫大地上汗流浃背,口渴难耐,可是还没走到属于自己的土地,直到最后遇见了一个村庄,其中一个人说他就到村子不走了,其余的人接着赶路,因为他们分得的土地还在村子后面。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读者领略到的却是墨西哥荒原的气象。干燥不仅侵蚀着土地,还侵蚀人们的灵魂,读者会联想荒原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好不容易看到希望了,却还只是个假象。读者能感受到来自拉美的风刮在脸上,照耀过印第安人古文化的太阳不受时空限制,炙烤在读者的肌肤上。
气象要纷纭,但不是说一定要复杂,它是吊胃口的关键。张爱玲小说《封锁》,讲电车因故停下,车内的陌生人在短暂的封闭时光中暴露本性和秘密,随着电车启动,人们到站下车,匆匆分手,如梦初醒。在这篇短篇小说中,作者张爱玲没有刻意营造复杂多变的气象,人们甚至预测不到电车里的气象。突然把陌生人定格,给人猝不及防之感,可能会突然一个惊雷,也或许一直潮湿、黏腻下去。张爱玲很有智慧,她把“气压”展示出来,让读者自行品味在拥挤的低压状态中,会产生怎样的气象。不是人人都能把气压形容出来,它用在小说里比气象还要朦胧和难以把握,它包罗因果,强调单位面积,电车上的每一个座位都有相应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不同角色的高度、温度不同,空气在局促、梦幻的区域内流动,挑动心弦。
在我的小说《倒座房》中,我试图通过悠远的中华文明,窥探建筑于时间、于人的意义。人们需要建筑来躲避,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的日常交流,更可能是建筑之间的沟通。我们传统文化所尊崇的儒家思想,离不开家庭观念。人们从小就被告诫出门要守规矩,不然别人就会说某某家的孩子不懂事,鲜有议论者直接说某某孩子的本名,足见以家庭为单位的建筑之分量。在这篇小说里,我把一座一进小四合院拟人化,让它直叙自己在历史中的演变及与居住其中的人的关系。在建筑内有一种气象:地主、地主后代和长工在土改前后身份的变化。建筑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我将其抽离出来,把历史的波涛灌入其中,给这座四合院渲染上似是而非的迷离,这是建筑自己的气象,脱离了居住关系。
气象就是一部小说的格局。徐则臣《北上》,用一条河流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变迁,仿佛河流用生命哺育了一个世纪,而不是具体的人。在此,人的单位被弱化,时代被强化,作家跳跃个人小单元,直面历史与自然,这是外宇宙。相反,在须一瓜小说《淡绿色的月亮》中,场景很简单,人物也不复杂,但通过对女性心理挖掘、不断追问和疑惑,向内旋转,亦成功塑造了内宇宙。
写小说,无论篇幅长短,不管是扎根现实还是超越现实,作者不能脱离的始终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首先需要认清的是人的自然属性。这种原始生物本能不能脱离哲学所强调的第一自然(生态自然)。而气象,是最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