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翔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印尼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处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东盟的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同时,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其中更包括1000 余万华人,作为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印尼华文教育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关于印尼华文教育的研究,黄昆章、温北炎等关注印尼华文教育曲折的发展历史,李秀坤、田慧玲、崔希亮等有关于教师问题、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的讨论。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型较早,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仍缺乏进一步探索。本文以印尼教育发展历史为基础,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印尼华文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印尼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海外第一间华文学校,就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开办的明诚书院[1]。”若以此为滥觞,印尼的华文教育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
“截至1900 年,全印尼已有439 间私塾和义学,学生有7835 人[2]。”20 世纪以前的印尼华文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其脱胎于中国私塾教育,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人员多为中国落第秀才,不具备现代教育的特征,但逐渐形成的教育氛围,为日后印尼现代华文教育的产生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20 世纪初,民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发展萌生了现代教育,中国大陆老一辈近代教育家不断探索科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深刻影响了印尼华文教育。1912 年更名为中华学校的巴城中华会馆中华学校堂于1901 年在印尼首都巴达维亚成立,印度尼西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华文教育正式出现。然而开展新式教育的华文学校强调民主、自由、民族主义等先进思想,逐渐引起了荷兰殖民者的注意,并开始对华文教育进行打压。
而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东亚共荣”的口号下,为了推行适合军国主义统治的奴化教育强制关闭所有华校,直至1942 年才允许复办,但复办华校的教育过程中法西斯思想无处不在。这一阶段,华文教育以一些失业教师华文补习班的形式在地下苟延残喘。二战结束后,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华文教育才得以复苏。“据1948 年印尼联邦区教育部华文科的报告,全区共设有华文学校622所[3]。”在独立后的印度尼西亚,由苏加诺政府对华文教育的制约到苏哈托全面取缔华校、禁止使用中文,印尼的华文教育进入严冬,由此直接造成印尼华文使用者三十年的断代。
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中印尼恢复邦交,华文教育政策才逐步缓和。1999 年哈比比的第4 号总统令批准复办华文教育,印尼华文教育重新恢复。2000 年11月19 日在雅加达举行了全国“推广华文教育研讨会”。“2001 年2 月21 日印尼工业与商业部长颁布62 号条例,取消之前关于禁止进口和流通华文印刷品的286号条例,其标志着使用华文禁令的解除,华文印刷品可以进入印尼并在印尼国土流通[4]。”“到2010 年,印尼各地约有300 多所华文补习学校,有100 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汉语教学,有30 多所大学开展了汉语教学或汉语补习活动[5]。”印尼民间同样热情高涨,华人社团纷纷出钱出力重办华文教育,据不完全估计,“全印尼华文家庭教师超过3000 人,仅雅加达有500多人”,“全印尼有103 家正规补习班或补习学校,仅雅加达就有30 多家,万隆市和西爪哇15 家,泅水市22 家,东爪哇18 家,中爪哇、棉兰4 家等[6]”。不得不说十年来印尼的华文教育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和不俗的表现。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时期加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秉承了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共赢的文化内涵,“陆海并进,推进建立依托亚洲、辐射周边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与印尼政府海洋强国政策中通过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印尼各地经济平衡发展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中印尼政府大力支持、华文教育学习者、华文教师持续增长,印尼华文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际遇。
中国教育部在2016 年7 月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表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需要增进沿线国家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印尼教育部校外教育总司代表优素福·穆希丁也在“印尼当前校外华文教育在全球化的给予与挑战”研讨会上也曾表示,政府全力支持华文教育规范化发展。近年来,印尼教育部和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密切的协调合作,加强两国政策沟通,推进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华文教育融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将开启中国-印尼教育合作关系的新篇章。
华人作为印尼的一个民族群体,在印尼拥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而华文是华人的民族语言,华文教育是数量庞大的华人的刚性需求。与此同时当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引发学习汉语言文化热潮,“一带一路”建设即将开创全球化3.0 时代,在印尼华文教育教育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下,随着两国贸易的畅通与经济合作的深入,友族学习者持续增加,印尼华文教育受教者基数加速上升。
在受教育者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华文教育工作者同样逐渐增多。一方面,中国向印尼输送华文教师,中国侨务部门正加大力度支援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推进华文教育的教师培养培训,汉语志愿者奔赴印尼助力华文教育。另一方面,随着印尼华文教育复苏,印尼华文教师走向讲台,特别是印尼华人成为印尼华文教师的主力军。
自古以来印度尼西亚就受到中国的广泛影响,其数量庞大的华人群体和历史悠久的华文教育就是重要表现形式。现代华文教育的发展更促进了印尼的民主进程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印尼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人才。受到华文教育影响的一代代印尼华人,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回顾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印尼华文教育发展需要积极拥抱“一带一路”倡议,循序渐进谋求发展。
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百年来从萌芽到发展转而衰落又逐渐复苏,经历了历尽艰难却忍辱负重的发展过程,更表现出了流淌在印尼华人血液中对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这一文化上的共通点,正是中国与印尼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合作共赢的基础。而在华文教育中成长的印尼华人群体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企业和个人中国了解印尼国情、深入印尼社会的重要合作伙伴。
从现实角度出发,欣欣向荣的印尼华文教育是中印尼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重要的纽带。同属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中国和印尼具有强烈的合作的需求,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印尼的合作和支持,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投入。印尼和中国共同开发印尼的资源和市场的同时促进了印尼自身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14 年印尼总统佐科威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不谋而合,二者都及其重视海上互联互通,产生了巨大的合作空间。而华文教育的发展为两国之间相互了解建立了桥梁,也能为两国合作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的需求,必然拥有光明的前景和未来。
诚然印尼三十年中断华文教育是印尼政府的暴力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华裔新生代已经疏于华文,印尼华人对华文的传承受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在相对薄弱的受教育群体基础上,想要恢复昔日华文教育的繁荣任重而道远,部分印尼华文教育工作者集中建立中华学校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目前保持华文教育多层次、全方位的现状,给华文教育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而非盲目的规划方向以求速成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