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环境报道的多模态语用分析

2020-11-18 04:58李祯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巴厘岛模态话语

李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

0 引言

话语分析是多模态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影视、广告、新闻等领域进行了多模态研究。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陈新仁和钱永红指出,基于现有语用学理论框架的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等仅关注语言符号本身对交际的影响,而未考虑图像、声音等其他符号,因此意义建构存在一定局限[2]。其实,各类符号在话语中往往共同发挥作用,文字之外的话语符号作为多模态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如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信息媒介,体现了一定语境下的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语用研究意义。本文综合考虑语言、图像、视频、声音等符号信息,对巴厘岛海洋环境污染报道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不同的多模态话语分别如何在语境中发挥语用作用?(2)多模态话语如何相互配合、实现交际目的和意义建构?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语用学领域,对语料的多模态话语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陈新仁和钱永红提出了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分为三个层面:情境因素、交际者因素和媒介因素层面[2]。这一理论对于多模态在语用方面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探讨一定语境下话语的语用意义。鉴于本文是对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笔者主要参考框架中的媒介因素(包括字体、字号、图像、图形和色彩)进行探讨。

Sperber 和Wilson 认为,交际是信息发出者的明示过程和信息接收者的推理过程[3]。何自然、冉永平指出,交际者通过对听话人或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用话语向听话人传达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话语中的信息和相关语境,实现对交际者交际意图的认知[4]。Grice 认为,人们在交际中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这一原则会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产生影响,决定交际能否顺利开展[5]。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往往是说话人有意为之,用来表达一定语境下特殊的语用意义。言语行为理论则从语言功能角度关注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体现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等。本文参考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运用会话含义和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2 案例分析

2.1 语料简介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巴厘岛造成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微信公众平台“带你游遍英国”中一篇针对巴厘岛海洋环境污染的报道[6]。选取该报道的原因有三点:(1)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话题,巴厘岛海洋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事件。(2)该报道来自拥有广泛阅读量的微信公众号,具有典型性。(3)该报道包含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模态,是新闻报道中典型的多模态话语案例。

2.2 语料分析

2.2.1 文字话语分析

报道中的文字采用宋体,字号适中,方便读者通过手机阅读。报道标题为“曾经的度假天堂巴厘岛,如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噩梦……”,这里借助隐喻把环境污染比作噩梦,其目的是产生会话含义,使读者领会言外之意,即向读者传达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报道中的省略号往往出现在图片或视频之前,此时省略号不再表“省略”意义,而是用于引出图片或视频内容,或激发读者对环境污染的思考,参与到意义构建中,例如“这样……”、“可能是这样……”。这些文字起到辅助图片或视频信息的作用,不同模态的紧密配合丰富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实现了语境的统一。

报道开篇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度假胜地……”引出内容,首先使读者形成对巴厘岛的美好印象,这符合人们已有的对巴厘岛的认知语境。同时配合碧海蓝天的图片对文字的表达提供信息支撑,加强了文字表达的意义。交际者所做的语用努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且常体现在两者的相互配合中[7]。这里作者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巴厘岛环境优美”这一信息,把文字和图片模态相互结合,实现了语用意义的传达。下文提到,“原本碧蓝的海水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塑料制品……”,根据会话含义理论,尽管文字没有直接指责人类的行为,但蕴含“人类随意丢弃垃圾造成了海洋污染”的会话含义,意图让读者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警醒读者的交际目的。报道用文字作了进一步说明:“这是我们人类留下的烂摊子,与其指责别人,不如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言语行为中的指示行为,说话人利用话语产生某种交际效果,目的是让读者采取某种行动,即减少垃圾丢弃。另外,报道阐明塑料毒素能够进入农作物并诱发疾病,其言内行为是传达字面信息,真正意图则是让读者意识到环境污染与生活密切相关,唤起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2.2.2 图片及视频话语分析

其中美丽的海滨风景图向读者传达了“曾经的巴厘岛自然环境优越”这一隐含会话含义,旨在与海洋污染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形成巨大反差,从而调动读者情感。其中一张图片展示了魔鬼鱼在海中遨游的情景,海水呈现透明蓝色,魔鬼鱼与海水融为一体,展现了海洋的美丽与和谐。此时图片与文字形成呼应,两种模态结合起来更能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实现意义更为有效的表达,意图是形成一定的言后行为,使读者按其意图行事,即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两种模态的结合使读者能更清楚地了解报道想要传达的信息,从而交际意义得以有效实现。

视频则为读者呈现了海洋污染的实际状况,画面色彩黯淡,四周充斥着数量庞大的垃圾。此时的景象与前面展示的优美风景形成了强烈对比,也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实现了向读者传达“如今巴厘岛海洋污染严重”的交际意图。视频之后紧跟对视频内容的文字描述,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同时报道还分别截取了视频的两段动图和静图穿插于文字之中,看似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造成了信息重复,但读者往往想要快速了解新闻内容,这里将部分视频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即使不看视频也能了解海洋的污染状况,实现了语用意义。

3 结论

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多模态的环境报道在微信平台中具有语用学意义。文字与图片、视频等模态密切配合,能够有效传达内容信息,从而唤醒民众意识。各模态共同发挥语用作用,实现了呼吁人们关心海洋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交际目的。这也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环境报道提供了借鉴,该类报道可以转变传统的纯文字表达方式,通过多模态实现意义的整体构建,从而吸引读者,实现新闻报道的成功。本文的局限在于分析方法较为主观,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今后会在研究中应该运用更客观、系统的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巴厘岛模态话语
画与理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印尼·巴厘岛
印尼·巴厘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雷人话语
游客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