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华北机电学校,山西长治 046000)
中职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普通的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普通高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中职PLC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的PLC 课堂,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缺少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不知从何入手。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中职PLC 教学中,以任务引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PLC 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包含的知识方面非常广泛,要想学好PLC 课程,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多数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对学习缺少信心,导致学生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PLC 课程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中职PLC 的教学现状。
由于PLC 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部分教师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仿真软件等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在具体应用中,教师选择直接从网上下载PLC 教学课件,脱离了课本中的知识,致使本末倒置,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PLC 实训课缺少一定的重视,部分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为学生配置的PLC 试验台数量较少,型号过于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课上的操作,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PLC 的实践操作技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时,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难以满足企业和国家的需求,降低了中职学校开展PLC 教学的意义。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应用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分成的单元进行有序教学,而任务驱动法,主要以单个的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将书本中的知识点分布在任务中,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就可以初步尝试应用PLC,随着学生完成任务不断增多,知识体系也逐步完善,当学生将教师给出的任务全部完成后,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PLC 实践能力[3]。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主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取得一定的成就感,再继续完成下一个任务,就向学生在做游戏中进行闯关,随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保持高度的集中,通过不断地完成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职PLC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大家的交流与讨论,采取他人的意见,帮助自己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取得成功,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心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利用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降低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和教师的指导,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需要做好课堂中的引导者,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对各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及时解决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教学任务[4]。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来,既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职PLC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讲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PLC 实际操作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掌握操作的过程,为实训课的开展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讲解《电动机正反转》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动机正转和反转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地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可以增加学生观看的目的性,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由于学生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学习任务,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任务难度过高,导致出现学生无法完成的现象。比如:教师在讲解《位移指令》时,教师想让学生掌握16 个灯循环亮的操作方法,可以先降低学生的难度,让学生学习8 个灯循环亮的方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每次只能有一个灯亮,当前一个灯亮完之后,后一个灯还能继续亮,从而完成位移指令的任务。当学生掌握8 个灯循环亮的方法之后再去练习16 个灯循环亮,就会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5]。
PLC 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才能保证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PLC 实训课教学时,应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行为,达到规范的要求,在PLC 实际操作中,如果出现一点失误,不仅会导致整个操作的失败,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达到熟能生巧,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PLC 教学时,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发布工作任务,学生提交任务完成资料等方式,及时高效了解每个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合理评价。通过平台收集的学生学习情况统计,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达到教学相长。
教师在评价时,应根据工作任务设计细致、详尽的评价内容,并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在中职PLC 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对学习任务展开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学校在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PLC 教学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中职院校的领导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中职PLC 的教学现状,推动PLC 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