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治思维在中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20-11-18 03:30曹培进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院校

曹培进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法治思维是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将法治有关要求转化为法治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运用法治思维就是在法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中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事务都应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科学的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变。

1 法治思维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思维?学者对此有多种不同的描述与观点。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就是一种法律思维,即用法律所体现的正义标准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模式;也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是一种治理层面的思维,属于系统观照事实情形,继而对问题事实形成价值判断与分析尺度,理性地解决与处理问题等;还有学者视法治思维是一种社会思维,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深刻、全面地思考等。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法治思维不同于法律思维。二者均是根据法律思考,以法律规范为逻辑基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然而,法治思维含有更多价值意义上的思考判断,法律思维更侧重于强调一种职业化的思维方式。什么是法治思维?本文认为法治思维是公民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及规定,以法治价值为尺度、法治精神为导向,对所面临的情形、需要处理的问题,运用法律原则与规则、法律方法与途径进行思考与分析、判断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法律认识到法律实践的活动过程。法治思维本身当属一种正当性、规范性、逻辑性、科学性的思维。主要原因是:法治思维的依据,处理问题以事实为准绳;法治思维的方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思维的价值,“多数人之治”的思维;法治思维的标准,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对公民来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行为、利益诉求等与法律的规定、规则、要求等发生不一致与冲突时,个体能够服从法律要求,做出符合法律主张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规范自己的行为[1]。

2 法治思维在中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1 加强校规校纪和规章制度的完善

辅导员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以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为依据的。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各中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根据自身的发展完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但从中职院校被屡屡推上被告席并败诉的情况来看,目前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还存在着诸多漏洞与不足,一些中职院校的规章制度存在着脱离实际、违反上位法的情况,因此,要理顺依法治校的流程,实现中职院校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就必须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不断健全本校校规校纪,实现“良法”之治,为依法治校打好坚实基础。

2.2 临事遇事守住法律底线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学生要在任何时候能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方显教育的真义。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明白很多时候犯了错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道犯错的原因、错在哪里、能否规避等。为此,加强师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学习,不断形成法治思维,能够摒除一切思想认识、行为与行动上的拦路虎。我们一定要于日常一行一事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守住法律底线。

2.3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法制课外活动

与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相比,采用课堂教育+课后法治活动的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所取得的法制教育效果也很理想。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在校内开展一些普法剧情,并且让大学生们当主人公,从而开展普法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形成法治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当然,在课堂教育环节,教师也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学习法律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也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用一些典型的、学生身边的法律案例来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也是实现法制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教师也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并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法律自主学习平台,让法制教育的影响力扩充到学生的每个学习和生活环节[2]。

2.4 健全中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纠纷解决机制

中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纠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一旦学校做出对学生较大影响的处理时,学生和家长一道不遗余力地“钻空子”,进而导致纠纷的产生。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将工作的每一环节,每一细节都纳入法治的轨道,从源头上避免纠纷的发生。二是意外事件引发的“校闹”事件。为此,2019 年7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努力构建从加强预防、减少事故、完善程序、处理纠纷到严格执法、依法惩治,再到多部门合作,形成共治格局的完整治理体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健全纠纷解决机制。第一,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工作。要完善安全风险排查机制压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第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及时跟进处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跟进,让权威信息跑在小道消息的前面,把握主动权。第三,借助各部门的力量,让突发事件在法律的框架下妥善处理。

2.5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

由于课堂法制教育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层面上来讲,他们就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他们不仅能够通过阅读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积累法律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线上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观看一些生动形象的普法栏目剧获取知识。通过参加法律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夯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基础,同时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自信心,锻炼自己的法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多校内法律社团所开展的法律实践活动,身临其境,不断提高自己的法治思维能力,使自己可以在遇到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分析各项事情的起始与结束之间涉及的法律知识。除此以外,学生还要多看一些比较典型的法律案例,同时还要善于总结,既要看到别人的法治思维的优点,还要看清其存在的弊端,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思维能力。

2.6 严格遵守法律,培养用法习惯

学到了法治知识,最低的一点需求就是要遵纪守法。中职学生一般都不会有主动性违法的行为,但他们会不自知的违法。例如,通过公路路口时闯红灯,这就是违背了交通法律规定,但在“中国式过马路”思想的指导下,他们有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念头。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违法行为。再比如中职学生贪玩爱开玩笑,有时候会集体取笑同学,甚至合伙欺负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学生只觉得好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反了法律,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法治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告诫学生严格遵守法律,懂得法律的严肃性。守法懂法是用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会法律之后,要知道如何运用法治知识来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利与利益。实践过后才能真正理解,也只有实践过后才能对法治有更深的体会。例如,我们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应如何保证自己不受更大伤害的情况下,使得做错事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惩处。在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如何使用起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尊严。例如,最近饱受关注的“迪士尼搜包事件”,进迪士尼乐园必须搜包检查不可携带食物和水进入乐园内,而园内消费贵的离谱。大多数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忍气吞声,并不愿意过多纠缠。这次的游客是上海一名学法的学生,他将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大众的舆论监督合理合法的将之前态度强硬的迪士尼乐园的入园规则改变。这名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典范。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实践,培养用法习惯,这样才能为法治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添砖加瓦[3]。

3 结语

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研究工作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工程,要求我们研究者与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笔者相信,中职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任务随着大家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所存在的问题将会慢慢地解决。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更正——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