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蓉蓉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取得领先地位,就需要对供应链管理和设计进行不断完善。在开展供应链管理时,消费者为其主要起点,高效率的管理则来源于企业相互间的协同发展以及信息共享。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各成员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进而为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管理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会展经济;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客户为基础,结合客户实际需求,通过专门渠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供应链管理现已逐渐形成[1]。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展产业则是一种必然产物但是在会展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多的过程中,不足之处也越来越突出,因为流畅性不理想,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展产业的整体秩序,显得比较混乱[2]。本研究通过对会展经济中的供应链管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具体应用制定科学的策略,希望能有效结合会展模式与经济创新,让会展产业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 供应链模型分析
1.1会展经济系统可拓结构分析
会展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组成包括利益支配者、参与者、组织者、目标客户。利用会展中心或者电子网站,开展知识与文化信息的交流,让知识能形成共有。虽然企业无项目资质,然而却具有招商以及招展的能力,会展民事责任依然需要承担,同时也安排有展览专业人员,成立了办展部门,规章制度也比較完善。
会展服务企业主要是与主办单位相互协作,积极开展会展项目,为参展商提供各种服务,能让施工单位与展览广告、设计公司、展览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并支持建筑业、金融与旅游行业、邮电通信、交通运输与商贸等[3]。客户、参展商、主板企业均可在网络上或者会展中心处理以及传递各种信息,对会展产品进行有效地投资和交易,让影响力明显扩大,让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2会展企业的供需信息链分析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关联又不相互的一种经济活动,将展览馆当成中心对企业价值链的构成进行分析发现,会展经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价值链条上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链具体包括基本增值活动、辅助性增值活动,展馆企业的展览场地以及相关设备都是由基本增值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传播效果、展品展示以及活动的经济效益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4]。而会展的相关配套服务则是由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所提供的,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计划,并加强市场预测工作,利用招商推介、宣传等工作,能促进会展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价值链的需求以及供给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价值活动包括下游环节以及上游环节,在展馆企业的价值活动中,主要的基本价值是对展览的场地和设备进行维护,通过提高相关的配套服务,能有效开展上游环节的相关服务。下游环节则是指通过组织展览会,加强市场宣传和营销工作。而在会展经济活动中,上游环节则是其中心,产品技术与展位两者间应加强匹配,让场地与设备特性能密切联系,进而让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会对价值链的整个体系造成直接影响。下游环节则是利用一系列经营活动,加强促销和广告宣传等,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客户也就是中心环节,企业的经济发展优势主要表现为所在区域的供求关系与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有效延伸企业价值链的下游环节、上游环节,能让企业与下有参展商、上游攻击者、客户、观众形成完整和系统的价值链,能对上下游企业相互间的供需关系进行准确反映,让会展信息得到更好地交换与传播,让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让系统的整合效果实现最佳。
2 加大智慧供应链的发展
在会展服务行业不断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参展商在会展服务行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现阶段已成为了其中心,为了让消费者参展的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就需要不断融合和创新会展服务市场。社会现阶段已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因此也应有效开展和加强智慧会展服务,积极应用各种计算机技术能对会展服务环节产生直接影响,让会展经济成本明显降低,让举办效率明显提高,如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选择智慧供应链,能让上游会展产品制造更加高质、高效,让服务体验更佳,让参展商的各种需求得以充分满足。我国的会展服务行业现阶段正从粗放式发展管理向着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管理发展。而会展服务将来的发展趋势则是技术密集,因此应不断强化信息数据与科技的分析能力,会展服务参与者相互间应加强交流,让参与者的选择更加丰富,重塑会展服务价值链[5]。对供应链服务进行重构,有效融合新会展服务与新商流,让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具有更加丰富的选择,对供应链进行不断优化,通过大数据驱动,有效交付供应链体系,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感知,让交付能随时随地的完成。
3 积极拓展客户驱动信息链
会展系统属于可拓系统,而会展的网络营销以及实体营销则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模式,其组成包括关系元、事元、物元。利用正反向营销,软硬相互结合,能对可拓性质进行有效拓展和发散,开展多媒体操作。利用调整供方条件、变换供应渠道等措施,可对会展经济活动中的上游矛盾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对物元的发散性与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新信息进行不断拓展,对信息的连带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可拓变换的思路和方法,对各个环节的差距、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资源变换和重组企业自身条件,对营销渠道、供应环节的优化选择进行不断强化,进而来精细化管理客户信息。
参考文献
[1] 李晶晶.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J].管理科学与工程,2020,9(01):14-19.
[2] 李光荣,官银学,黄颖.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分析框架与管理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167-169.
[3] 陈蓓蕾.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25-128.
[4] 庞立伟,刘林林.物流供应链管理低成本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92-93.
[5] 唐果,齐文.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集成分析[J].物联网技术,2020,10(5):10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