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第一”理念下我国现代体育课程结构的生成

2020-11-17 17:42李维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2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课程

摘  要:本文基于主体性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拟从体育课程的历时性和实效性角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学校现行实施的体育课程进行剖析,深入系统的探讨体育课程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初步构建体育课程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为我国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研究结论: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科学归纳相结合,确定了以运动习惯、运动概念、运动能力、运动策略、生活方式、体育文化、社会适应7个一级体育课程层次結构指标,25个二级指标。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理念;生成

基于“健康第一”理念下我国现代体育课程结构的生成

前言

放眼21世纪,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强烈的意识到,未来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的优劣,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的优劣从更本上取决于教育。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与理解逐步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传授身体运动技能向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方向转变。体育课程出现了双向目标,体能和健康。但是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素质滞后,不同水平目标的衔接、三级课程管理的实施、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缺陷。因此,本文基于主体性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拟从体育课程的历时性和实效性角度,试图构建课程层级框架。

1 现代体育课程结构的生成

从目前发表的有关体育课程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程的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关注体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研究;其二,关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要素和技术;其三,关注体育课程设计的结果。本研究基于对体育课程的综合性、规律性、历时性和实效性的理解,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国内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并吸取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构建了具有我国本土化特点规律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一级指标是根据我国体育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参考美国体育课程,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咨询了相关资深专家意见,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运动习惯、运动概念、运动能力、运动策略、生活方式、体育文化、社会适应。根据7个一级指标,逐项、逐层次列出下一级指标,并对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调查验证,剔除无关指标,确定子指标内容。

2.1运动习惯包括:个人和团队技能与技巧的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参与活动与体适能知识的推广以及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普及。这一系列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生活中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生活知识;而且课程内容还涉及到适量的体力活动和个人健身计划,可以使参与者享受身体活动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己。

2.2运动概念、运动能力、运动策略主要包括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和主观意识;运动关系、运动稳定、运动迁移和运动控制;描述性策略和实例性策略,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体育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策略。 2.3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饮食健康、人身健康、人格健康和个人生长与发展。健康外因主要有饮食健康、人身安全和预防伤害事故、人格健康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对自己身心健康因素,也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要有终身健康的个人责任感,并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赢得对健康的尊重。 2.4 纵观整个我国文化演变轨迹,发现我国体育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色,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其体育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化主要包括:物质体育文化、行为体育文化和精神体育文化。

2.5社会适应本该属于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学校体育将体育视为一门课程,而不是育人的基础,弱视了体育的地位,同时把育人的任务弱化成体质的增强,把课程任务等同于学校体育工作,忽略了目标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运动技能传授过程中迁移体育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竞争、交往、社会责任感及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历时性和实效性考察,确定了以运动习惯、运动概念、运动能力、运动策略、生活方式、体育文化、社会适应7个一级体育课程指标,25个二级指标。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更多地使用了定量分析,具体操作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及数据分析法,并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现代体育课程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权重的正确性,提高体育课程体系的效度,使得层级结构比较客观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建议注重不同水平段学生体育课程之间的衔接,并注重体育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使学生理解研究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同时1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中应建立 “学生体育运动经验和活动”理论,并与“体育学科课程”相联系,注重两者之间发展的平衡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李维国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