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应试教育越来越不受推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肯定。而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进行系统性数学学科学习的开端,在此时以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运用,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来说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形势下,传统教育观念中以考试成绩为本位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时代发展所抛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相对应的也要求教师不能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探究实施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学有所获。
一、利用现代技术,丰富课程内容
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稍显困难。基于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给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进而记忆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越来越厌倦数学学习。为了避免这一教学问题的出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性、抽象性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以促进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形成形象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内容时,在教学导入部分教师可以着重设计,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搜集手工剪纸过程的视频,带入到课堂中为学生进行展示播放,让学生通过动态的视频观看双鱼、囍等美丽的轴对称图案,进而对课程内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网络上搜集轴对称图形,像是方形的纸箱、剪刀、书本、眼镜等等,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多样的轴对称物品,让学生可以对轴对称图形进行形象的认识。同时在学生进行观看时,教师也应注重语言的引导,让学生结合观看的物品图形等,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视听结合的课件观看,学生对轴对称的特征获得深刻理解,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图形观看,学生将能够很快的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对应的轴对称物品,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运用的优势也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二、注重小组合作,优化课程互动
不论是哪一学科的课程教学,教师都应清醒认识到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尤其是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中,其繁杂多样的知识点要求教师应学会从全面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其中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也逐渐被众多教师所关注和重视。通过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自己讨论问题、学习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思路,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确保组与组之间的实力保持均衡,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在学习活动的开始,由教师分别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多边形图形卡片,小组成员将卡片标上序号分给每个组员,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剪刀、胶带等工具,将手中的多边形进行裁剪和拼接,并按序号将所制作的卡片进行总结,分解出图形也标在相应图片后面。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小组学生内部自由讨论总结,让每个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这样裁剪的原因,并阐述其计算时的优势,其他学生也可以适时提出观点和意见,看有没有更为方便的方式。通過小组合作的展开,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的切实学习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也能获得极大的提升。
三、教学联系生活,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学科学习并不是抽象的、脱离实际的,而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生活性,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学会的挖掘教材与生活相关知识,引入生活案例带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能够学会自主探索数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教学《物体位置的确定》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与生活有关素材,像是台风移动方向的问题,可以将其转化成学生自身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如学生徐明家到图书馆、学校、游泳馆相对位置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分析案例,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理解起来也将更加方便。又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班级教室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然后对比观看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并利用手中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课程内容的对照观看,以此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直观化、形象化。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充分认识新课程理念,并结合时代发展、学生发展来探究创新性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并将其运用与课程实践过程中,以此来切实的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充分实现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丽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8(23):50-52.
[2]张发祥.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学习的实践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2016(11):199.
李家碧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