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莹
蒙特梭利说:我不能带孩子走遍世界,但我可以把全世界搬到教室来。世纪昂立幼儿园就是运用蒙特梭利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不教的教育。
一、 日常生活领域
蒙氏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首先体现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练习中。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特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特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
看似简单的蒙氏工作前的走线活动,实则对孩子的能力和品质培养相当重要。
走线活动可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自我控制及协调性;缓和平静幼儿情绪,使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训练幼儿专注力、秩序感及方向感;在走线中,让幼儿学会谦让与等待。
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对这个集体环境充满着陌生与好奇,而陈列在教室教具橱中的勺子、碗、杯子等家庭里常见的器皿,吸引着他们无限的探索欲,每名幼儿都可以轻松回答和操作这些器皿。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孩子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构建完善的人格。蒙特梭利教育的“不教”,就是通过教室的环境,实现让孩子自主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独立、秩序、专注、自主、尊重环境、关爱他人……
幼儿园日常生活领域内容包括以下几种,它们都能锻炼幼儿的独立能力:
1. 基本动作:走、跑、站、坐、拿、抓、捏、投、插、撕、舀、夹、倒、穿、剪、拧、切、缝、敲、捶
2. 照顾自己:穿衣服、拉拉链、系鞋带、梳头发、叠衣物、穿脱鞋、擦嘴巴......
3. 照顾环境:浇水、擦拭叶子、扫地……
4. 社交礼仪:泡茶、递水、开关门、问好……
二、 蒙氏感官教育
世纪昂立幼儿园采用蒙氏感官教育法教育幼儿。感官教具提供给孩子一把探索世界的钥匙,通过手脑并用,使学习成为一种亲自动手的具体经验,而非只是抽象的学习。通过感官的敏感期,培养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使孩子具有精准以及辨别、比较分析的能力。蒙特梭利提出,感官教育分为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听觉教育、味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五觉”教育。
视觉教育就是以孩子的视觉器官来感知物的大小、粗细、长短、高低等。以彩色圆柱体学习视觉辨别大小、粗细、高低、反比例,学习序列。
如以棕色梯教导幼儿辨识粗细、以粉红塔教导幼儿辨识大小、以色板来教育幼儿学习颜色的种类和深浅、以几何立体组教导幼儿认识基础的几何学立体,如球体、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四角锥体、圆锥体、三角锥体等。以几何图形嵌板橱柜教育幼儿认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曲线等。
触觉教育包含皮肤觉、温度感觉。如以触觉板教育幼儿感觉粗糙、光滑分级的不同;以温觉板教育幼儿物体本身给予的温、冰、凉等温度的差异。
味觉教育以味觉瓶教导幼儿用舌头辨别味觉,教导幼儿辨别甜、酸、苦、咸等味道。
嗅觉教育以嗅觉筒教导幼儿用鼻子辨别气味,引导幼儿辨别香水、醋、蒜、花椒等味道。
听觉教育以教导幼儿辨别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听筒用来教导幼儿认识杂音(噪音)的强弱配对。
感官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个体心理的发展,操作感官教具时,孩子对手指和手腕肌肉的控制也间接地为以后寫字的动作做好了准备;感官教育可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概念是进行智能活动的必要材料,因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育的基础。感官教育可以完美儿童的人格,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
三、 蒙氏数学教育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数学区域分为6个群组,各个群组之间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
第一个是数棒的工作。数棒的工作与感官区域红棒的工作很像,唯一的区别是数棒的颜色红蓝相间,体现了数量从1到10整体的变化。
在孩子做了很多次的数棒工作,有了足够量的概念和体验之后,就可以让孩子认识那些熟悉的量对应的符号,就是砂纸数字的工作。砂纸数字有0-9,但是这个时候因为孩子还没接触过0的量,先不介绍0,孩子沿着砂纸数字板上的痕迹描摹并读出数字。之后,就可以把量和数字联系起来,做数棒与数卡的工作。
数棒与数卡的工作没有介绍0的概念,下面这个工作就会介绍0,强调数棒与数卡中符号的顺序,这个工作就是:纺锤棒箱。
把一个个纺锤棒绑在一起,放在相应的数字的区域中。这里会有数字0,向孩子强调,数字0就是什么都没有。这里会再次确认1-10的顺序,强化纺锤棒箱里一个数字由分离的量构成的概念,这里还会给孩子奇数和偶数的认识。
接下来就会给孩子介绍“十进制系统”,通过黄金珠子和卡片引入 “个” “十” “百” “千”的概念,同样先从具体的实物黄金珠子再到抽象的符号卡片。
当孩子通过不断地练习熟悉这些概念并且能够构建上千的大数字之后,就会依次引入加减乘除的概 念,同样先使用由实物黄金珠子组成的“银行游戏”形象生动的引入加减乘除的概念,然后再引入更为抽象的加减乘除符号运算。
蒙氏在介绍数学区的教具时会先介绍整体的概念,然后再深入细化介绍里面的细节内容,这样孩子头脑中就会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蒙氏教具的设计能够非常容易的吸引孩子,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比如下面的“邮票游戏”,通过代表不同数字的小“邮票”可以实践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同时这个也是“银行游戏”抽象化的延伸。
第三群组涉及到连续数数,直线数数及以1为单位数数,百串珠链让孩子练习从1数到100,千串珠链让孩子练习从1数到1000。这个过程耗时很长,不仅练习了孩子数数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孩子专注力、耐心的考验。
最后是分数群组,获得分数的概念和知识。
四、 蒙氏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