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彬 许博
摘要:拦网是排球项目运动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对于排球初学者而言,拦网技术是一项技术性较强难以掌握的动作,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我校高一50人排球初学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躯干稳定性训练对排球初学者拦网技术动作的影响。
关键词:稳定性;初学者;拦网技术。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当前,拦网技术在速度快、取位准的定位上,出现滞空发展的状况。随着扣球技术向着高度、力量、速度、巧变等方面发展,拦网技术显得日趋重要。躯干稳定性的提升,能够促进人体形成运动机体,保障完成动作时能量或力量的有效传递。本文基于躯干稳定性训练法对排球初学者拦网技术动作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2.研究意义
身体稳定性训练重视不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身体素质发展。自身条件不足将严重制约着拦网技术动作的延伸和扩展。通过加强身体躯干稳定性训练,初学者可在有效加快排球运动掌握速度、拦网技术的同时,大大提升训练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我国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二、研究對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高一年级50位排球初学者。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30篇有关身体功能躯干稳定性训练等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躯干稳定性训练的方法与特征点,为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实验法
在训练实施前,对受试者初始值进行测量,13周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再次测试,分别对两组实验对象数据展开对比分析。随机将实验对象分成A、B两个小组(每组各25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不同手段的干预训练。通过利用软件stopwatchcam观察受试者并测量其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时间、滞空时间。
(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以及T检验方法对最后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实验前后两组各项测试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得出数据做结论参考。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内容
实验以排球场地4号位(左侧移动起跳)与2号位(右侧移动起跳)为例,在排球网上做出标记,由起点起跳至落点测量受试者位移距离、稳定距离。实验设计动作模拟拦网时腰腹控制运动,针对目标肌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背部的斜方肌、背阔肌,以及躯干深层的多裂肌群、回旋肌群等)实施刺激,包括稳定性能、腰腹力量以及拦网技术动作训练三个方面。
2.数据分析
(1)基础稳定性指标数据分析
人体核心部位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的实质反应技巧分别是俯桥、仰桥以及侧桥,训练后俯桥、仰桥、侧桥左、右侧都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测试者的肌群工作能力有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于腹部肌群、腰部肌群以及盆带肌体展开的有效刺激作用。
(2)拦网控制能力指标数据分析
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移动拦网指标均显示,训练后,左右两侧获得稳定时间显著提高( P<0.05),稳定距离明显增大(P<0.01)。起跳后,身体由偏移状态变为常态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在空中呈现常态的时间增多,滞空时间相应增加,提高了能量的传导功能和稳定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基于训练结果而言,相对于左侧拦网动作,右侧拦网的动作则显示的更为熟练。躯干稳定性训练对高中学生的下肢力量、腰腹能力、平衡能力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验组高中学生的稳定性能。侧桥、俯桥及仰桥三个指标的测试成绩具有明显的提高(P<0.01),表明高中学生的腹直肌、腹内斜肌以及腹外斜肌等肌群的工作能力加强。二是提高了实验组受试者的拦网指标。受试者在拦网空中的姿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身体在常态状况下停留的时间有所增加,拦网水平增强。
2.建议
(1)躯干稳定性训练的训练内容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及可调节性
训练动作设计应具有专项化的特征,躯干稳定性训练有别于传统的体能训练,它着重训练旨在促进人体整体机能协调一致,将其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此类训练体系不仅弥补了专项训练在灵敏、平衡、协调等人体运动素质训练方面的不足,在肌肉力量、技能动作和神经系统方面也能形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发展。
(2)躯干稳定性训练应包括多种不同类型和方法
训练过程中应将专项训练动作所需要的力量以及动作角度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专业化训练动作体系,细化至各个关节的稳定性训练中。对于人体目标而言,躯干力量的增强可挺拔身姿、增强稳定、预防损伤、提高运动素质等。本试验表明,干预训练方式多样化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目标,可全面提升各项身体素质。
(3)处理好拦网训练中躯干稳定性训练和专项训练之间的关系
躯干稳定性训练专业训练性强、效果更加明显。躯干稳定性的提高,可有效确保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有效防治在运动中因为身体不稳定所导致的动作不规范或者失误。但同时,通过对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控制、协调能力,故应有机协调好躯干稳定性训练和专项训练之间的关系,不可片面将躯干稳定性训练完全取代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