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昀昀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逐渐成为文莱境外投资者中的主力。中文两国在港口、石化、渔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多面开花。特别是在港口合作方面,中文两国企业携手,不仅为文莱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还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文莱“2035宏愿”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对接。
中国企业为文莱港口带来新生机
说起文莱,“油气资源丰富”是它的标签。但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文莱政府一直致力于削减对资源出口的依赖,寻找其他经济增长点,并早早地提出了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2035宏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国际贸易活动愈发频繁的背景下,港口产业成为文莱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文莱的港口主要包括摩拉港、斯里巴加湾港、白拉奕港、诗里亚港等,其中摩拉港是唯一的深水港口,是文莱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枢纽。但长期以来,受限于相对滞后的运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摩拉港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相对低的工作效率、相对高的物流成本使该港口的竞争力显得较弱。
文莱不断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为其改善港口发展情况带来转机。文莱首相府部长兼财政与经济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刘光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6年前文莱与广西正式签署了《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备忘录》,它将两国的命运纽带系得更紧。“该经济走廊是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经过这些年的推进,已经发展为两国地方合作影响力最广、最具有典型性的平台之一。”刘光明说。在这一背景下,广西与文莱的港口合作步步深化。
“2017年2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次年7月起,该公司完成了摩拉港的整体接管工作。”刘光明表示,这意味着“文莱—广西经济走廊”旗舰项目落地,文中两国合作走向实处。
而中国企业的参与为摩拉港带来了新的生机,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和码头运营系统、港口用车等软硬件,多方位优化了该港口的作业方式,为客户降低了运输成本。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与摩拉港的规划不谋而合,极大提升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我很自豪地跟你们分享,自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建立以来,我们的集装箱港口运营效率提高了60%,贸易额提高了20%,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为本地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刘光明这样说道。
中文两国探索港口合作的更多可能
摩拉港运营管理合作的背后,是中国和文莱越系越紧的命运纽带。刘光明十分看好两国合作的前景,他表示:“文莱位于东盟东部增长区的中心,相信文中两国的合作不仅有益于密切东盟东部增长区内各国与中国的联系,对推动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乃至建设‘一带一路都是大有裨益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自2013年成立以来,双方积极探索中国和东盟港口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互促发展,务实地推进双方在港航物流、临港产业、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当前,中国正携手东盟共同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构建立体物流网络。而北部湾港作为“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的重要节点,北接中国内陆腹地,南连广大东盟地区,区位优势显著。在软实力建设上,北部湾港正在建设“智慧港口”方面积极施策,其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对此,刘光明认为,在先前两国务实友好合作的基础上,文中两国也可以在建设“陆海新通道”等方面探索一些新的合作空间。
在吸引产业聚集方面,港口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是典型的具有“一带一路”倡议色彩的实践成果,这也为中国和文莱的港口合作提供了灵感。目前两国正在积极探讨“港口—产业—园区”协调发展模式,以上述“两国双园”发展经验做支撑,以食品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以及房地产等产业为主要方向,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文莱投资。
中文两国合作由来已久,双方关系已成为和平共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典范。刘光明對未来提出期望:“文莱愿同中方加强‘2035宏愿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拓展各领域合作和人文交流,为双边关系注入更多活力。”期待将来除了石化、农渔业等领域,中文两国还能在港口管理、建设运营等方面有一些新的合作。
·联系编辑:944109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