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二题

2020-11-17 09:39童志国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1期

童志国

摘要:成语因其言简意赅、含蓄典雅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也因其含义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范围等导致被误解、误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倡导正确使用成语要从语文教师自身做起,更要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准确使用成语表达的语文教学中落实。

关键词:成语误用;炙手可热;良莠不齐

最近在阅读中,笔者发现了两个误用成语的例子,现做简单分析。

一、炙手可热≠风靡一时

陈思和教授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中有这样一句话:“近年来,以此(指王安忆是“海派文学”的传人)为主题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也越来越多,王安忆和她的《长恨歌》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笔者认为该句中“炙手可热”一词使用不当。

一般认为成语“炙手可热”出自杜甫的诗歌《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大意是说,杨家兄妹位高权重,气焰逼人,没有人能与其相比;你们千万不要走上前,免得惹丞相发怒生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炙手可热”注释为:“炙,烤。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其使用对象应该是人。

在日常使用中不少人将“炙手可热”中的“炙”和“热”择出来,近似联想成“走红;紧俏、畅销”,从而以偏概全地将其理解为“人很红或物品很畅销、抢手”。如2018年2月24日“央视新闻”标题:“冬奥会这些炙手可热的‘网红你认识几个?”此标题就误用了成语“炙手可热”。这种片面地择取成语中个别字词含义去解释其整体含义的例子并不少见,类似的成语还有: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大方之家(泛指見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等等。

陈教授在句中想表达的意思是“王安忆及其小说《长恨歌》现在很受研究者关注和追捧”,这与“炙手可热”的原义相去甚远,可以将其改为“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另外,“炙手可热”中的“炙”很容易被误写为“灸”,这也应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二、良莠不齐≠参差不齐

近日拜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的文章《“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2019年第9期《高中语文教与学》)时发现文中“文学作品最是卷帙浩繁,它们诞生于不同年代和地区,不仅思想旨趣多样,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这句话中的“良莠不齐”似乎用得不妥。

一般认为“良莠不齐”出自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该句将“良莠不齐”与“鱼龙混杂”并提,说明这两个词是近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鱼龙混杂”注释为:“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而对“良莠不齐”注释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从“良”和“莠”的释义来看,该成语的对象应该指人,即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但是,“良莠不齐”很容易被误用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两个词语中都有共同的语素“不齐”。“参差”意为“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参差不齐”意为“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这个释义的对象应该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其实,将“良莠不齐”误作“参差不齐”使用的例子并不少见,列举三例:

(1)良莠不齐呼唤规范标准长虹布局图谋“领航者”地位。(2007年4月28日ZOL新闻中心)

(2)易经八卦齐上阵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黑龙江省心理咨询行业乱象透析。(2013年11月27日新华网)

(3)这些语言符号作为消费社会的产物,良莠不齐,有的语言变体为语言注入新鲜的血液,有的则对语言的纯洁、规范带来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吴亮《消费文化冲击下语言的使用问题——以广告语和网络语为例》)

郑教授文句意思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高下、优劣不一”,这是中肯之言,也符合实情,用“良莠不齐”显然不妥,应用“参差不齐”。

综上示平例,在使用成语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其准确含义,避免似是而非。否则,不仅言不达意,甚至会误导读者。而净化语言环境,指导学生规范地使用成语,无疑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