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20-11-17 02:19邓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心理健康初中语文

邓志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中学生由于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离家出走等事件常见诸报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 心理健康 渗透教育

如今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的正能量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影响,但是潜在的负能量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变异”,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校期间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方面能力的时期。通过新闻披露的与学生有关的各类不良事件,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急需教师在心理上进行疏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受到大众关注,老师和家长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初中阶段,更多的家长只会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为了所谓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而欺凌其他同学,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要从两方面出发:第一,为什么产生类似事件,第二,如何解决类似事件。首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逐渐形成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会误入歧途。其次,如何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应注意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氛围需要教师不动声色地进行引导,健康心理的养成,能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个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建立认知体系的时候,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才能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处于初中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使他们正在形成的价值观容易不堪一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焦虑不安、叛逆、厌学、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问题,积极面对,而不是回避压抑。

心理健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上青少年犯罪的案例数不胜数,而犯罪行为的开始都是由产生简单的犯罪想法开始的,犯罪想法的产生意味着学生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则是因为无法自我调节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进行自我调节。学生在社会上接触了太多不良信息,但是又没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这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在学校期间,跟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同学便是老师,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引导的作用不容小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不知不觉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会对老师、同学及家长产生伤害,从而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

三、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美文欣赏陶性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老师可以在美文欣赏阅读时有意无意地讲到某些心理健康观点,然后通过对观点的阐述让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教《回忆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其中有两位学生的发言触动了我的内心。刘同学说:“我的母亲对我很严厉,经常打我,我非常痛恨她。”陈同学说:“我的母亲特喜欢对我唠叨,有时候我都不想回家,不想看见她。”听了他们的心声,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因势利导结合本篇课文内容,疏导他们与母亲的情感问题,使他们重新认识被他们误解为唠叨、厌烦的母爱,让他们学会从生活小事中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母亲产生爱意,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美文数不胜数,例如《愚公移山》能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脚踏实地勇敢面对,要有坚定的信念;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部》,能教育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遇事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着追求,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能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领悟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能教育学生当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要勇敢地正视生活,要相信明天是美好的……这些都是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的渗透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

2.教师人格树榜样

所谓的树榜样,是以群体心理效应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效应。在学生群体里,学生为了实现某些目标,相互之间在心理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初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往往以老师为学习的榜样。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品行、修养、风度,甚至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可能成为一种模式被学生模仿,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生活或是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用优雅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去同化学生。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富有模仿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表现出来的也会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形的育人环境,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习作日记解心声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声倾诉出来,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文来表达心声,借此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心声作文”题目给学生,例如《 ,我想对你说》《 ,你听我说》《今天我真 》等,要鼓励学生说真心话,表达真情感。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意记录自己的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时,要及时到日记中尽情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因素,保持健康的心境。老师能在日记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再通过给学生写评语潜移默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在写作中认识自己;在写作中改正自己;在写作中解放自己。可见,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文日记,解心声,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语文活动促成长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活动空间广阔,活动方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只要我们精心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针对班上的某个同学因学习压力大或生活上遇到挫折而感到压抑,可以在班上举行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学生善待生命、健康成长,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角色表演或角色朗诵活动,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使他们真切地受到感染和熏陶,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要因材施教,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在时代快速发展之时,语文老师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让他们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周刊》2019年第34期。

[2] 靳洁蓉《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周刊》2019年第34期。

[3] 林婉曦《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年第5期。

[4] 刘江祥《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心理健康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