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元
(汝州市向元窑有限责任公司 汝州,467599)
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在秦代《日书》中便有记载,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吉祥、灵性和财富的象征,民间有五鼠运财、五鼠聚财的说法。笔者在2020 鼠年设计了汝瓷摆件《鼠来宝》(图1),将传统的天青釉色与拖着大元宝袋子的卡通鼠形象融为一体。在创作《鼠来宝》的过程中,有意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今流行的卡通元素相结合,将道家虚日鼠和佛家吐宝鼠形象卡通化,并通过“拖”这一拟人化的动作来表现鼠的灵性,再加上憨态可掬的面部表情,进一步突出其机灵可爱的特点。在创作《鼠来宝》的过程中,了解到汝瓷器型相对有限的现状,思考了汝瓷器型创新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加速汝瓷器型创新的措施。
汝瓷又称汝窑瓷器,因窑址位于北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祐名窑之首,汝窑的创烧年代应为宋元 元年(1086年)至宣和七年(1125 年)的40 余年间。北宋末年,因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窑毁艺绝,故宋代汝瓷存世量极少。据故宫博物院统计,传世汝瓷器型有瓶、碗、圆形洗盘碟、花口洗、椭圆形洗、椭圆形水仙盆、茶盏托、酒盏托盘、三足樽、三足樽承盘、荷花形温碗、鹦鹉形盖钮等18 种器类。
图1 鼠来宝
1987 年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被确认,随后的6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汝瓷器型主要是碗、盘、碟、盏托、器盖、钵、洗、盆、套盒、瓶、炉、壶等20 余种器类,约40 余种造型。1989 年3 月29 日发现的47件蛮子营窖藏汝瓷,其器型主要是瓶、碗、盘、罐、钵、盂、笔洗和板沿洗等。
1957 年7 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发出指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随后近40 年的共和国红色官窑时代,多以仿古工艺品器型为主,也有为酒厂开发研制的酒瓶,为料器花厂配套生产的花盆。虽然也有透雕大花盆、刻花盘、八卦鼎、八仙和西游记人物器型等创新成果,但总体看来汝瓷器型仍属有限。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2000 年后民营和个体汝瓷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汝瓷器型渐趋多样化,但市场上比较畅销的还是以汝瓷四件套、莲花温碗、水仙盆、貔貅、梅瓶、玉壶春瓶等传统汝瓷摆件为主。最近几年则从餐具向酒具和茶具方向发展,汝瓷器型由单纯的汝瓷摆件向汝瓷实用器方向发展。虽然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汝瓷器型数量有了极大发展,但与钧瓷等其他著名窑口瓷器相比,汝瓷器型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显然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现在汝州市的汝瓷行业,除了极个别汝瓷龙头企业会高薪招聘少数技术性很强的关键人员,整个汝瓷行业普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并不高,所以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陶瓷人才加入,更不要说吸引全国各地瓷区的优秀陶瓷匠人加入了。截至2020 年5 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里面登记的汝瓷企业,除了个别成规模的现代化汝瓷企业外,其余很大一部分属于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户,遵循的还是父传子式或师徒传承的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家庭作坊式的汝瓷企业里,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在高中或中专以下,在从事汝瓷行业前系统参加过艺术专业或陶瓷设计专业培训的更是凤毛麟角。虽然部分老艺人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但普遍缺乏系统的工艺美学及陶瓷设计理论培训,这就造成整个汝瓷行业器型创新的人才缺乏。虽然遇到大型活动时,个别汝瓷企业会根据情况需要,主动跟艺术院校师生进行联合创新设计,但这毕竟属于偶尔为之,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部分汝瓷从业人员不擅长甚至不会汝瓷器型创新设计的现状。
受“汝不盈尺”和“汝窑无大器”等观点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文博界普遍认为汝瓷器型高度不宜超过30 厘米,一般高度在20 厘米左右为宜。考古发掘出土器型中的盘、洗、碟等圆器的口径一般在10—16 厘米之间,超过20 厘米以上是极个别的。正是由于以上认识被奉为圭臬,相关汝瓷企业在做汝瓷仿古产品时,在汝瓷器型创新上自我设限,特别是汝瓷器型的尺寸,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做出的产品被认为“不像汝瓷”而影响销路。有的汝瓷企业为了保证销路,只敢批量生产汝瓷传世品中已经获得公认的仿古器型,比如汝瓷四件套、莲花温碗、梅瓶、玉壶春瓶、八卦鼎等,这就造成汝瓷产品“年年岁岁器相似,岁岁年年型相同”。只有在客户定制或个人需要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的时候,才会对创新产品进行小批量烧制。这从私营企业经营层面来说无可厚非,但却是汝瓷器型创新的一大障碍。幸运的是,随着近几年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和张公巷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尺寸超出30 厘米的汝瓷器型,“汝不盈尺”和“汝窑无大器”的认识正在逐步改变。
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法规滞后于网络时代的发展,外观设计专利等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审批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按正常渠道,从开始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到该专利批准生效,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而由于汝瓷器型创新门槛高,但科技含量不够高,仿制门槛更低,新品上市后能很快被模仿。这就造成一种怪现象,市场上一旦出现了一种畅销的创新器型,在很短的时间里,相关汝瓷厂家便会大量推出各种仿品,然后便是惨烈的价格大战。这让前期投入研发资金和精力的创新企业很难盈利,甚至无法收回研发时投入的成本,而这个时候创新企业的外观设计专利很可能还没有批准下来,而市场上仿品已经泛滥。即使等到外观设计专利批准下来了,只要仿品在尺寸或外观上稍作改动,就会让创新企业哑巴吃黄连,维权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变相鼓励了汝瓷企业模仿和山寨,打击了创新企业投入研发资金继续创新的积极性,造成部分汝瓷企业宁愿模仿而不愿创新。
传统的汝瓷器型不重视装饰纹样,不做过度华丽的装饰,全靠器型和釉色取胜。在外观设计上素雅明快,追求汝瓷整体的简洁与浑厚。在新一代汝瓷从业者中,要积极培育鼓励创新的环境,在继承汝瓷传统器型神韵的基础上,要支持设计人员大胆创新,可综合采用对称、均衡与重复等成熟的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和创新进行有机结合。还要善于从实际生活和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创新器型进行反复锤炼,使创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同时要重视从生活的源泉中挖掘器型创新题材,突出作品的生活情趣,增强感染力,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予以提炼加工,给受众焕然一新的感觉。另外,在汝瓷器型创新中还要不怕失败,大胆吸收现代艺术和现代陶瓷中的创新元素,完善汝瓷器型创新,使创新作品的表现语言更加生动,改变以往汝瓷“挂在墙上,摆在桌上”的固有观念。汝瓷器型设计理念要从陈设工艺品向百姓日常实用器具方向转变,真正使汝瓷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器型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在积极培养和提高现有汝瓷从业人员水平的同时,也要大胆招揽全国各地瓷区的设计人员为我所用,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便捷的网络优势,实现设计与制作的远距离协同。北宋汝窑之所以能够位居五大名窑之首,原因之一就是北宋朝廷不计成本的投入,汇集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制作汝瓷。建国后汝瓷能够在断代近900 年后成功恢复,也是因为1957 年周恩来总理发出恢复汝窑的指示后,中央政府调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团队攻关,省市一级积极配合,组建精兵强将,并调拨专项资金保障科研攻关,最终让汝瓷的天青釉色重新焕发光彩。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重现北宋时“汝窑为魁”的辉煌,只有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逐步提高研发资金投入,才能吸引全国各地人才加入汝瓷器型设计,汝瓷器型创新才有希望。也只有秉持“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开放心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市场去检验汝瓷器型创新的成果,走精品化汝瓷创新之路,才有可能改变目前汝瓷器型相对有限的现状。
早在2016 年5 月,中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快速通道就已经正式开通,当地陶瓷外观设计专利确权时间从原来的六个月以上变为数天,这大大加快了对景德镇陶瓷外观设计专利的快速保护,促进了当地陶瓷行业发展,提高了当地陶瓷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化了当地陶瓷产业专利创造与保护工作。汝州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向景德镇学习,积极呼吁并尽快推进专利审批速度,以适应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需要。汝州市相关汝瓷企业也要充分利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郑州专利代办处距离近的有利因素,主动与其建立外观设计专利递交快速通道,加快审批速度,做到快速确权。合理利用中国郑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职能,实现侵权投诉和快速维权的协调联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要积极关注和推动专利法的修改,建议引入对侵权者实施惩罚性赔偿的措施,加大对汝瓷器型创新侵权行为的惩戒力度,让侵权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代价,切实维护汝瓷器型创新企业合法权利,保护汝瓷企业创新动力,鼓励汝瓷企业持续进行器型创新。
传统汝瓷所蕴含的文化特性与精神功能是不可或缺的,身为一名多年从事汝瓷设计、创作、烧制的非遗传承人,衷心希望广大汝瓷从业者能够开拓视野,接力传承,勇于创新,不断锤炼自身的汝瓷烧制技艺,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注重对汝瓷文化理念的理解与把握,以传承汝瓷文化的使命感将汝瓷作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汝瓷器型,努力创造汝瓷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汝瓷真正畅销市场,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