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彦,邢天野,吴 昊,王 响,倪 磊,潘 宇,尚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土壤”。气郁体质的特征是形体偏瘦,性格内向、敏感而又忧愁,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弱[1]。CiteSpace 软件为可用以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的 Java 应用程序[2]。本研究利用该软件统计分析研究以“气郁质”为核心的知识点所发表论文的各计量指标间的交叉、融合的演变关系,从而对“气郁质”新的研究动态进行分析。
1.1 检索过程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路径为主题检索、关键词检索。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 SH)中找出关键主题词,检索词为“中医体质”“气郁”“体质辨识”“气郁质”等,使用布尔逻辑运算构建检索表达模型,检索出所需数据,尽量避免重复数据,计量分析了自 2009 年 12 月1 日- 2018 年 12 月 1 日的 991 篇文献。
1.2 文献整理 对检索的文献逐一筛选,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会议、报纸、征稿等无效题录文献。对符合文献中中医体质气郁质的文献进行整理,共计 602条数据,纳入 citespace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LLR 对数似然比分析。
1.3 文献计量结果
1.3.1 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 经聚类分析、LLR 对数似然比分析,节点类型采用关键词、图谱显示,关键词共计 98 个,频次≥5 的共计 763 次。主要关键词见表 1。聚类项中的文献越多,代表所得到的聚类领域越重要。一般认为中心性大于 0.1 的节点在网络结构中位置比较重要,在知识结构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聚类后导出数据中各关键词的中心性及突现率可推导出研究热点的发展情况和演变过程。见表 2。
结果表明,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气郁质与中医证型、治未病的研究,气郁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气郁质中最相关的疾病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气郁质最容易和痰湿质相伴出现。
1.3.2 气郁体质相关性疾病 从图谱中对与气郁质相关疾病进行合并整理。例如,将气郁质和气郁体质合并为气郁体质,2 型糖尿病和糖尿病整理为糖尿病。气郁体质人群最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其次是糖尿病、失眠、郁症,还与黄褐斑、乳腺增生、溃疡性结肠炎等关系密切,尤其在围绝经期更加明显。
1.3.3 中医气郁体质研究文献中作者共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 进行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学者和研究团队分布以及各学者与团队间的合作情况。经分析得到发文量 3 篇以上的作者共有 40 人,出现频次 182 次,发文量较高的有王琦、侯献兵、吴承玉等学者。在气郁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领域,稳定合作最多的研究团队是王琦团队和侯献兵团队。但总体来看,研究团队数量不多,团队内合作不多,不同团队间合作更少,提示气郁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领域目前暂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研究团队。发表文章量前 9 位作者分布,见表 3 。
表1 高频关键词分布情况
表2 重要聚类标签
表3 作者共现分析
1.3.4 中医气郁体质研究文献中作者机构共现分析 通过 citespace 进行的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经网络图谱连线情况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学者和研究团队区域分布以及合作情况。纳入出现频次≥4 的相关研究机构共出现 40 个机构,出现频次 338 次,对气郁体质疾病研究关注较密切的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结果表明,各研究机构间相对独立,各机构间合作很少。见表4。
表4 作者机构共现分析
《丹溪心法·六郁》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体质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易引发各种相关疾病。
2.1 气郁体质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多见,由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原因引起,肝气冲逆,冲任失调,卵子不能发育、成熟以及顺利排出,以致月经失调、子宫癥瘕、女子不孕等[3]。
气郁体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生殖功能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此乃气病及血。《妇人大全良方》云“女子以血为本”,女子经、带、胎、产数伤于血,且女性情绪易波动,性格易逆易亢,易发为大怒,同时所欲不遂则又易郁闷不乐,乃发气郁。而易郁易怒是气郁体质最常见的性格特点。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脉道不通,气病及血,导致瘀血留滞于胞中,可夹寒热湿邪阻滞胞中,气机郁滞或逆乱,冲任不调,阴阳失衡而引发激素失调、不孕、流产等多种妇科疾病。汪素卿等[4]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对痛经患者体质统计分析得出,痛经的好发体质中气郁体质排第三。在一项对 132 例患者的调查中,气郁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见月经后期症状,而非超重、肥胖、不孕等[5]。由此可见,气郁体质可出现月经不调、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朱志琴等[6]对河南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 980 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统计发现,气郁质占 13.3%[7]。谈勇在治疗气郁质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患者时在使用滋阴补阳方基础上配合疏肝解郁药,并配合药食玫瑰花、月季花等[8]。
2.2 气郁体质与糖尿病 气郁体质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础。气郁体质型糖尿病人血糖不宜控制,并发症发生概率高,生理机能明显减退[9]。该体质人群由于易受情绪抑郁等负面情感影响,生理机能容易减退,生理机能减退又容易加重患者的精神紧张或抑郁,导致了更差的生活质量。此外,气郁体质与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呈现出明显相关性,如与并发眼病呈明显正相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呈明显负相关[10]。
对于该体质的防治关键是辨清体质、病、证 之间的密切关系[11],尤其注意气郁、气虚和郁热易混证候的辨证治疗,治法方面要注意活血化瘀、理气补虚,找准其根本病机。又因气郁体质 2 型糖尿病中以女性更为多见[12],所以临证时更要注意对女性情绪的耐心疏导,并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类型。
2.3 气郁体质与失眠 失眠指持续难以启动或维持睡眠,伴有相关的白天损害[1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眠与各种医学和精神疾病的共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4]。长期失眠可以增加死亡和意外事故的危险性[15]。一般教育程度高、耗费脑力多、易于焦虑者尤以女性、中老年人失眠的发病更为多见。不同性格的失眠患者焦虑程度不同[16],气郁体质失眠患者焦虑情绪严重[17]。气郁体质者失眠有顽固性,其原因可能与气郁致瘀、痰浊留瘀的存在有关。瘀血阻滞气机则气不能生,阴不能复,郁不能解,瘀与痰结则胶固不化。
瘀血的产生使失眠症又增加了新的病理因素。对于失眠症的治疗,王琦[18]结合体质不同选取适合不同体质者的专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2.4 气郁体质与围绝经期 妇女在围绝经期是人体从壮年时期到老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围绝经期所出现的多种症状的综合证候群[19]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或者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脏躁”范畴。妇女在围绝经期天癸渐竭,冲任虚衰,阴阳平衡失调,在情志不舒、气郁不伸或受惊骇诱因下导致多种精神失常[20],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烘然汗出、易怒善哭、悲喜不定、睡眠不安,甚则失眠,严重者影响人际关系和正常生活[21]。李红等[22]比较了 180 例平和质和气郁质围绝经期妇女的舌苔脱落细胞表层成熟指数(MI)和成熟价值(MV),MI 和 MV 与气郁质呈负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个客观性指标,提示气郁体质与月经的维持具有关联性。有研究显示,柴胡疏肝散干预气郁质围绝经期妇女,上述症状好转,雌二醇、睾酮水平上升,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下降[23],证实了运用疏肝解郁法调整气郁体质后病人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
本文不足之处是研究数据来源仅为中国知网数据库,未能收纳其他数据库的文献,未来的研究须扩大数据来源范围。此外,CiteSpace 工具图谱设定时选择阈值具有操作者主观性,所以日后的数据分析应运用更丰富的研究工具和不同可视化方法深入挖掘数据中隐含的信息,以保证数据结果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