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视野下席明纳模式的运用 *

2020-11-17 07:24陆天明
物理之友 2020年9期
关键词:输出功率电源差异

陆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江苏 南京 211102)

1 差异教学和席明纳模式简介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个性差异是差异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指不同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的表现不同,不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和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等)存在着差异。正如莱布尼兹所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间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差异教学主张教学不仅应尊重差异,适应个性,还应基于差异性,发展个性。

席明纳模式源于德国,席明纳是英文单词Seminar的音译,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后演化为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教学模式。Seminar有多种译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被译为“研讨课”;作为一种研究机构,被译作“研讨班”。费孝通在他的《留英记》里非常传神地将Seminar译为“席明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样的情景:研习者们“席”地而坐,在轻松、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中自由自在地讨论某个话题,通过对话和思维碰撞,对知识和思想的理解更加“明”晰,并把由此而形成的新知识和新思想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在教学中,如何适应个性,让个性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利用差异促进个性的发展?席明纳模式倡导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创设自由民主的氛围和令人心情舒畅的、无不良心绪的学习环境,对差异教学的开展有着天然的优势。

2 运用席明纳模式进行差异教学的案例分析

多年来,我校高中物理教研组积极开展席明纳模式的实践,确定了以下教学流程:老师预先布置问题,确定主题,课堂教学采用“开场入题—展示演讲—研究讨论—总结反思”的操作程序。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习题课

在复习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定量分析图1和图2两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系统误差。

图1

图2

根据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了解学生在思维方法类型、思维层次水平、书写表达水平、错误的典型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综合考量上述差异以及学生表达水平后,教师在课前确定了上台演讲展示的学生名单。

在课堂上,教师引入课题后,直接进入“展示演讲”环节,几位学生代表轮流上台交流自己的想法。由于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知道学生在解题中采用的方法不同,所以分别挑选了采用了公式法、图像法、数形结合法、等效法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展示演讲,参与演讲的4位同学表现非常优秀,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在“总结反思”环节,老师们对4种典型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案例2:一道关于电源输出功率习题引发的讨论

图3

教师在介绍电源的工作原理后,引入课题,运用席明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就讲义上的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稍作思考,原题如下:如图3所示的图线中,a是某电源的U-I图线,b是电阻R的U-I图线,(1) 电源的内电阻是多少?(2) 用这个电源和电阻R串联成闭合电路,电源输出的电功率是多少?是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吗?

教师提示: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课堂进入“研究讨论”环节。讨论小组由相邻的前后左右4位同学自然形成,这种分组的方法使得讨论活动自然顺畅。

讨论结束后,有学生提出可用“对勾函数”求极值,也有学生提出用输出功率与外电压的关系求极值,还有学生提出根据输出功率与流过电源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求极值。至此,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在最后的“总结反思”环节,教师的表述简洁明了且有深度:对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的研究方法有3种,就是讨论电源输出功率分别与外电阻、外电压、总电流的函数极值。

3 利用席明纳模式进行差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席明纳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差异教学的要求。

(1) 有效鉴别个性差异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差异,使“以学定教”成为可能,也为席明纳模式的顺利运用提供了条件。

(2) 尊重和适应个性差异

席明纳模式承认并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从中我们看到了尊重差异、适应个性的教学优势:让学生体验到了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感受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这些都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选择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上台演讲展示,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培养了学术自由的观念,增强了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会迁移到学习上来,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3) 展示和发展个性差异

在教学中运用席明纳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席明纳模式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在相互交流中最大限度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于参与演讲展示的同学,实际上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学生在同他人进行讨论、沟通时,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充分的论据,还要有良好的逻辑性和清晰的表述,运用席明纳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席明纳模式提倡教师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前面的两个案例,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席明纳模式对创新意识的启蒙、创新思维的碰撞、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功效。

(4) 促进深度学习,让优秀者更优秀

席明纳模式提倡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看到和自己学识相仿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别人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还可以激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使得学习有深度。所以,席明纳模式的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

(5) 培养合作意识,提升领导力

运用席明纳模式时常常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这种组内与组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教会了学生与同学相处之道,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虽然席明纳模式可以比较充分地体现差异教学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利用席明纳模式进行差异教学的一些不足。

(1) 席明纳模式的运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优秀学生更容易争取到学习资源,而学习自觉性不高、消极懈怠的学生更容易游离于课堂之外。

(2) 席明纳模式不适合大班授课,实践表明:最好能控制在20人左右。过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会导致环境过于嘈杂,这反而不利于思考和交流,控制课堂的难度也会加大,而且不利于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3) 席明纳模式对那些知识比较密集的新授课一般不适用,它适用于一些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习题课、试卷讲评课。

(4) 运用席明纳模式时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或完成作业,否则很难参与讨论,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比较高。

猜你喜欢
输出功率电源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工程应用中的光伏组件输出功率衰减率评估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频调功研究
哪一款移动电源充电更多?更快?
阳光电源
新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