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洵煜
我国长久以来的主要新闻传播依靠纸质报纸或者国家新闻频道等形式,这类新闻更加具有权威性,所代表的是新闻报道的规范化。其次,传统的新闻信息更加具有可读性,所传达的信息深度和广度是新媒体所不能带来的。但是面对强势的新媒体发展,传统新闻媒体的思维已经不能符合当下信息接受者和读者的需求。但是很多报社记者在新媒体发展下依旧摆脱不了传统的媒体思维模式,缺乏新的认识和思考,所采访的新闻内容不能吸引民众的注意。记者在报道的时候还是按照长篇大论的形式进行报道,但是如果采访的内容乏味而无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本次的新闻采访则显得冗长,所具有的可读性和影响力都比较小。
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几种方式,更多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传播平台也逐渐兴起。如常见的微博、微信、数字电视都可以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报社记者在面对新媒体的时效性超强的情况下,往往还会因为在采访过程中的设备性能低的原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采访。报社记者在采访时一般会有专门的摄影师进行陪同,一旦遇到大型新闻或者突发性新闻,摄影装置和录音装置都属于大型设备不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社记者在采访设备上面都还未与新媒体相结合,所以无法与新媒体新闻的传播速度相比较,采访到的新闻也不再是新闻。
在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的发展中,报社记者的采访对象也已经由老一辈的转向了年轻一代。所以报社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不能用以往古板的语态和沟通方式进行采访,简单的方式就是要对表达方式进行创新,提高采访的技巧性。对于一些重点性的新闻在于抓住核心要点,然后再通过一些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一来大众更乐于接受此类新闻。在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沟通过程中,需要的是记者分清场合和事件,与被采访者之间采用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让记者和被采访者都得到有效的放松,这样的新闻才具有真实性。必要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网络语言来增加新闻的大众传播,报道的话题也更具生活化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其实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很多报道并不需要专业的或者大型的设备便可以进行采访。报社记者要转变原有的思维,在遇到重要和突发新闻时可以利用身边的手机、相机等新型的电子工具就可以进行采访。这样采访出来的新闻更加生活化,面对高压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大多数年轻人也更喜爱这种“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方式。这个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类高科技的产品,对于报社记者来说需要用新的思维来灵活地运用触手可得的设备来传达各类新闻。
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报社记者来说不是抵制它的存在,而是要对新媒体产生认可并接受其中优秀的地方。新媒体代替主流媒体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标志性象征,所以报社记者也要认识到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思维进行采访和报道。在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记者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引进新型人才的方式与传统的报社记者互相结合。传统记者可以给新一代记者传授采访经验,而新一代记者可以让传统的记者更乐于接受新的思维和新的采访方式。
在新媒体发展已成为趋势的情况下,报社记者需要做的不是固定不变,而是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机会进行不断创新和进步。虽然如今的报社记者在思维方式和采访设备上还不能紧跟发展,但是为了突破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报社记者在未来的采访中要创新性地改变表达和沟通的方式,并且灵活地使用身边的信息产品进行采访,同时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通过力求创新的方式,让这个时代对传统的主流媒体产生更加与众不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