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构建研究

2020-11-17 23:38◎梁
新闻前哨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思想

◎梁 蕊

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全球文化、思想的交融,也间接催生了多元思潮, 多元思潮的出现使新时期的大学生能够接触的人文思想,丰富自己的思想深度,但也更容易面使大学生遭遇思想危机,在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上发生偏颇。基于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新时期的党员发展工作要以“两学一做”为基础,持续加强大学生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力度,深入贯彻“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发展宗旨,坚定高校党员的政治立场,巩固大学生的思想站位,为我国党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一、新媒体视域下的党员发展工作机构建要求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需要加强党建工作的革新力度,注重对党建理念、工作机制和服务功能上的创新,通过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和加强,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党章党规的认识,有效推动新媒体视域下的党建工作开展, 促进党建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加强对党员思想境界的提升

在新时期下, 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需要让大学生与时代的步伐相互靠近,通过坚持创新,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工作形式和工作理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为了增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及对党章党规的理解深度, 高校的党建工作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 注重需求激励的重要性。党的根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传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任务也是基于这一原则展开。但是,大学生作为生活与学习的个体, 在其学习与生活之中也有着需要满足的自我需求,如合理的学习安排以及精神需求等。要将学生的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还需要满足学生对学习以及工作上的切实需求, 新时期的党员发展工作在努力培育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同时要注意将其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 在满足其学习计划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和风险精神,实现学生党员自觉性和服务积极性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性

教育是党员发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党员的素质发展程度, 为了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力度, 需要针对党员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具体和区别化的对待。针对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感受、生活阅历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和影响下被进一步放大,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不同, 接受的外界影响因素也不同,思维与看问题的角度就存在明显差异。针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还需要在统筹规划和教育标准下,采取具体化、个性化的学生教育方式和形式,加深学生对党章党规的理解,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党员教育质量,最终实现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的持续提升。

(三)加强工作机制的服务作用

党的发展要和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以及政治维持关联,作为党的一份子,学生党员应和党组织保持紧密的互动, 学生党员当享有高校党组织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新媒体视域下,信息借助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载体进行高效传播,影响的范围面更广,学生的意识形态在媒体影响下也更加多元,为了能够党员发展工作的逐步完善,便需要增强高校党建的思想凝聚力。 如果高校党组织人员合理的和学生进行交流, 便可以建立和学生党员之间的亲密度,从而形成一个自由的党员发展环境。 同时,高校还要秉承“两学一做”的工作原则加强“一对一”思想学习构建模式,增强学生对党章党规内容的获取和学习,如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在网络平台发放《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讲党课——毛泽东思想热点问题》、《毛泽东箴言》、《大道之行》等各类书籍,利用数字媒体的宣传效果加深党政思想的宣传力度,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来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获得身心上的成长,最终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积极贡献自身[1]。

二、新媒体视域下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构建策略

(一)加强新时期的宣教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全球的思想呈现为互相交融的趋势,我国的思想文化实现了向外输出, 而西方等国家的思想文化也在融入国内的文化氛围。在这些未来文化思潮中,既有可取部分,也有负面的内容,有鉴于此,高校党组织应当积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加强校内的宣教工作,扩大宣教范围, 增强宣教影响性。 新媒体下的宣教方式更加多样且多元,校方可以通过校园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构建其对应的信息宣传平台,在平台之中设置多种宣传和学习模块,以此为渠道向学生推送有关高校党建工作活动和经验的正能量[2]。 高校网站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需要补充共产党人的精神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很可能会在精神上缺钙,从而会出现软骨病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 需要将理想信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都非常的坚定, 但是也存在着极少数的领导干部出现问题,并不信任马克思主义,甚至有一些信任西方的价值理念。 为了可以进一步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进一步加强道路自信以及理论自信,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自我进化,不断自我革新, 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

高校党组织应时刻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党员, 及时准确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所求所盼。 同时根据“一肩挑、专兼结合”的原则,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组建党小组,选配合适人员担任党小组组长, 从思想上教育和引领大学生,搭建党建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高校党组织还需要大开谏言之门,在校内设置公示牌,并定期组织召开党课会议, 认真听取大学生们就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耐心解答大家的疑惑,对学生所提出的与学习进度相关的问题,及时开展调研活动,在最快时间内拟出解决方案,予以意见回馈。

而为了加深高校党组织的时代性和与新生代文化的贴合性,党组织还要开设微信公众号,设计对应的书屋模块,收录《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等和共产党精神、思想相关的书籍,供大学生休闲时阅读,丰富精神世界,加深其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

(二)加强意识形态培训

高校需以学校官网为基础,进行党建专栏设置,构建全方位的党建宣传平台,形成“学习型”党组织,让党建工作新局面成功实现。 高校要借助QQ、微信等现下非常流行的移动终端强化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把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新时期的党政思想作为主要传播内容,让“线上+线下”的党建工作成功实现,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将高校党建与文化融合在一起。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理念, 并表明了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紧迫性以及必要性[3]。在此背景下,需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并与高校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文化所具备的力量,熏陶大学生的意识形态, 进而夯实党组织在发展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 就高校文化而言,其能够反映出大学生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道德规范等, 其在发展建设方面和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相互依存的。对此,党组织需要增强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指导,紧密联系高校中心工作,将高校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载体,来促进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发挥出党员所具备的表率作用,推动高校文化的积极发展,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一起, 立足于文化发展的根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增强, 并根据现阶段党与国家实施的相关教育活动,运用学习交流以及思想教育等相关方式,指导大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政治理论进行学习,以便于其深入掌握这些理论的生命力以及科学性。同时,借助党支部座谈会和代表大会等形式, 第一时间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到, 并和高校改革发展规划相结合开展讲解教育,使其充分了解今后的发展前景,从而促进大学生参与高校发展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加深大学生思想觉悟

高校要运用好文化载体,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渗透党建工作,避免传统制度化、说教化的单一党建工作方式引起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使所有人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党建文化活动中来,并通过活动的参与,得到思想、观念、认识上的提升。 党组织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定时向大学生推送党建方面的学习资料,并建立讨论区域,引导大家进行党建方面的专题讨论, 这可以大大激发大家对党建工作的参与兴趣,形成浓厚的党建学习氛围。党建工作者要持续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活动,将党员发展工作常态化,日日抓、时时抓,坚持将学习教育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学习,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讲党课、写心得、查问题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在党建中的思想觉悟,促进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推进学生党员的考核常态化,将政治素质、思想品质等作为大学生思想站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着手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品行端正、对党忠诚、敢于创新、清正廉洁、治企有方的党员队伍。

结语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思潮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当结合新时期的党建发展需要,积极将党建工作和新媒体环境结合到一起,通过改进、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为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培训,加深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坚定其思想站位,为高校党组织的长远发展及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注释:

[1]刘同亮、田立博:《基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6期

[2]李贞:《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山西青年》2019年第2期

[3]窦敬楠、杨飞、李硕:《“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研究》,《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思想
我是党员向我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