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燕 邵 雨
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美国,它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长久以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不仅规范和约束着整个新闻行业,还为行业树立了专业权威的形象,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
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一致的定义, 但从不同学者对它的归纳中可以发现很多共同之处:自由独立、客观公正、公共服务、专业自律。在微观上,它表现在新闻生产的操作中,如立足于事实,客观平衡的报道手法;在中观上,它表现在媒体的组织机制、规范中;在宏观上,它涉及到新闻体制和整个新闻业的价值取向。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形成于西方。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巨大差异,新闻专业主义被引入中国后,理论与实践发生了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媒体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许多中国传统媒体仍属于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即使是作为西方媒体,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公正。 从这一角度来说,自诞生起,新闻专业主义就一直受到来自现实的消解。不过,其核心内涵一直都是新闻从业者共同追求的理想。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新闻业的深刻变革, 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 将人们带入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传播环境。 诚然,这是一种进步,但也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更强烈的冲击。
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者与受众的界线日益模糊,信息的传播更加即时高效,同时具有超强的交互性与跨时空性。
在新媒体相关技术出现之前, 生产和传播新闻的是一批职业化、 专业化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机构对信息进行搜集、编辑、排版、发布等。 如今,这种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
首先表现在用户参与生产新闻内容。在以报刊杂志、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与内容生产者是单向交流。由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各种社交软件的普及,绝大部分人都能在网上发布信息,原来的受众已经不仅仅是受众,而是兼具内容生产者的角色。 在此之前,受众也有参与内容的生产,但仅仅是一种以下对上的参与,且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参与,在时间上更是滞后。 现在是“用户生产内容”,“生产”与“参与”最大的区别在于,“生产”更具有主动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生产个性化的内容。
其次,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新闻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 数字技术是推动当下新闻业迅猛发展的动力之一,新技术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资源,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更加多元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正被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更加高效。腾讯在2015年9月10日发出了第一篇机器人写作报道, 这个机器人可以在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 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新华社在同年11月发布了新闻机器人“快笔小新”,它结合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生产出财经、体育等专业领域的新闻稿件。
传播主体多元化。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新闻生产中,只要用户处于新闻现场之中,就可以进行记录与传播,成为某些新闻事件的“记者”。
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声画结合的信息传播普及,综合了各种媒介的优势,可以说是信息传播的巨大进步。
双向互动传播。 过去,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新闻由生产者到受众逐级传播,且没有及时的反馈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中,五花八门的应用与客户端等着人们选择,用户有一定的自主性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性观看。 用户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及时反馈意见,从而实现双向互动式传播。
信息容量巨大。 传统媒体受版面、时长、传播方式等因素,其信息容量有限。网络时代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容量巨大的信息展示和存储空间。
超越时空的开放性。新媒体环境下,“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 不同的族群、地域和文化,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而新媒体上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永久储存在互联网中, 这让新闻传播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开放性。
新媒体环境下, 几乎所有人都被裹进了新闻生产及传播过程中。 曾经在传统媒体时代被广泛认可及维护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消解。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趋向平民化和个性化,但大部分网民并不能做到客观真实地生产与传播新闻。 他们发布的信息大部分属于私人社交信息, 即使是发布一些关于社会公共事件的信息,也带有很大的主观倾向性,具有即时、即兴的,缺乏调查取证的环节及公共价值判断。
尤其是新闻的客观性, 很多网民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判断,常常受到非理性情绪感染,常常会发布一些误导性资讯。
再就是复制转载新闻十分便捷,操作成本低廉,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信息其实并非原创,而是经过多次转载、加工的信息,其真实性已所剩无几。
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 媒介的社会责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但是,很多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基于个人往期的浏览数据来推送新闻,容易让受众陷于“信息茧房”之中,获取的信息更加狭窄,很难全面了解到外界客观真实的变化。
当前的新媒体准入门槛低,信息容量大,加之许多媒体为了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原本的“把关人”身份被大大弱化,使得许多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格调低俗的资讯,未经筛选涌现在人们眼前, 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起到恶性示范的作用。 有些做法已经丧失了起码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在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公众难以区分哪些新闻是职业新闻人写的,哪些是普通人自己上传的,哪些新闻是原创的,哪些新闻是转载的。而且他们也不会执着于新闻必须来自专业的新闻从业者, 而是更重视信息本身是否值得关注,这些都造成人们对记者这一职业身份的认知模糊。
非职业新闻人,尤其是部分自媒体,他们不存在职业规范的约束,这样就助长了对他人的权益视若无睹,擅自泄露他人隐私,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而现实却是,这些“不专业”新闻,却博得了不少网友的“好感”。
新媒体的出现给新闻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冲击了行业长期追求的客观、独立、真实、公正等核心理念。 目前,传统媒体依然占据着信息市场的主导地位,对社会以及全体公民负责任的新闻仍然是所有人翘首以盼的。因此,完善传播机制,使其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成为当下新闻业亟需面对的问题。
眼下正值新闻业发生巨大变革之际, 传统的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在新闻行业的主导作用, 把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带入到新媒体的发展中,并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成为新型的“专业新闻机构”。
现在的许多新闻资讯软件,为了点击量、浏览量,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的分众化、多元化特点,依据往期数据向其推送个性化的新闻,这虽然有其优势所在,但也导致受众进入“信息茧房”,无法全面掌握外界的真实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此时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不仅要给受众传播全面可靠的新闻消息,还要对来自网络的信息进行调查取证,并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引导与深入解读。
新媒体本身有着非常多的优点, 传统媒体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动学习吸收其优势,与新媒体在内容、形式、媒介组织三个层面上深度融合。 既要在内容上打造强势的新闻矩阵,也要打破传统媒体以前文字、声音、图像各自为阵的报道模式。 还要把原来的专业媒介进行联合汇聚,整合资源,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失范,尤其是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与传统价值的缺失。 但重塑新闻伦理体系,需要多方合力,才能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信息生态环境。
在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仍然适用,客观、真实、独立、社会责任感依然是新闻业永恒的追求。
其次是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新媒体的创作渠道虽然非常多, 但是原创内容比例不算大, 许多人都是转载或者改编, 有的甚至不做任何标注, 直接当做自己的原创发布出去。原创内容背后是别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并通过法律形式保护。
其三是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极容易被侵犯。 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要在权衡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保护相关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肖像、住址等信息。
再就是,普通人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中,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逐渐模糊,所以,当前要重塑的新闻伦理几乎涉及所有参与者,适用的范围非常广。 政府部门做好监管,组织微博、微信与客户端建立新的新闻伦理传播机制;主流媒体要发挥好主导效应;全体网民要提高新闻伦理素养。既要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效力, 也要逐步形成良好的传播秩序。
在新媒介语境下, 在推动主流媒体主导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还要多方共同努力,合力构建一个新的,适用于所有新闻生产与传播参与者的伦理体系, 让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