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与终结

2020-11-17 14:46陈坚,李东方,刘志新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苏联计划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 《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文献中,提出了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原则性设想,如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占有(公有);生产要素由社会中心统一调配(计划调节);消费品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这几个方面彼此相互依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构建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概括为“社会所有制”,认为在未来理想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中,生产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的产品。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进一步申明,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而这种生产资料的公有依然是社会所有,而非国家所有,因为这时“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已经消亡。由此,马克思继续提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于是,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显然,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显然与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诸如“新经济政策”之类的新思想,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于列宁去世较早,新经济政策后来没有得以执行。之后,我们常说的苏联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该教科书根据苏联的经济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作了概括,即“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个概括被理论界称为“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实没有经验,因而能够参考借鉴的唯有“苏联模式”。

新中国成立不久,便陆续建立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及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如全国编制委员会、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等。人民政府通过这些机构,开始对全国经济活动实行计划管理,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矿企业,调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代管帝国主义的在华资产,统一财政管理,编制《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概算草案》《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等,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初步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计划经济体制的格局雏形出现。

紧接着,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基本好转的中心任务以及完成这一任务的三个条件和应当做好的八项工作。由此开始,新中国掀起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高潮。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财委于同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讨论编制了1951年计划和三年奋斗目标。随后,相继拟定和颁发了《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办法》 《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编制暂行办法》 《关于加强计划工作大纲》 《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规定国营企业主要以部门系统分配控制,地区要对中央主管部门分配的控制数字和计划负责,还应编制本地一切国民经济各部门、一切管理系统、一切经济成分的计划并报中央审批,地方企业的计划由地区财委负责编制,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中财委及中央各部、各大行政区的计划,中央各部批准大行政区代管企业及直辖各管理部门的计划,大行政区财委批准所属省、市的计划,并于1952年11月增设国家计划委员会。与此同时,政务院也相继作出了《关于1951年度财经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 《关于划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管理职权的决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方针和三级管理制度,把一部分国营企业和财经业务划拨给地方管理,各地中央直属企业的政治工作由当地政府领导,并受当地政府的监督、指导和协助。至此,我国不仅设立了比较系统的计划机构,而且确定了条块结合的经济管理形式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一种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学习苏联模式

1949年初,斯大林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来中国,听取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关于未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见。毛泽东在谈到恢复和发展生产问题时表示要向苏联学习。在毛泽东看来,国家建设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说是生疏的,但是可以学会的。有苏联走过的道路可资借鉴。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联经验,并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1949年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苏访问,带回部分苏联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出访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学习苏联经验进入实质性阶段。回国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直到1957年2月,尽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在讲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仍然强调向苏联学习。他说: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即将开始,建立更广泛的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被提上了日程。1953年初,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集中力量,克服困难,为超额完成1953年度计划而奋斗,是我们贯穿全年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显然,党和中央政府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准备迎接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上来,这更加强了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追求。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反映了这一追求。

从1953年开始,新中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史称“三大改造”。这是以国家工业化为直接目的的一次大规模运动,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次伟大实践。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苏联走过的道路,这在我们是一点疑问也没有的”。他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篇有名的文章中指出,首先大家知道,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农业合作化,才能使农业由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经营,从而解决高速发展的工业的原料和粮食问题。而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此后,经过急风暴雨式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把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五种经济成分变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即建立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这也就为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经济基础。

同时,为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新中国加强对经济资源的计划配置和管理。从1953年起,国家先后对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以后又把生猪、蛋品、烤烟等纳入统购统销范围,商业也对主要轻工业产品实行定购包销。这样,直接计划逐步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随着“一五”计划的执行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展开,中共中央相继发出《关于建立与充实各级计划机构的指示》,批准试行国家计委《关于编制经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使各级计划机构和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整个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臻于成熟,并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确认,其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随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及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管理体制就完全形成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条件下,适当地强调集中统一,的确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建立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8%。这也说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当然,这种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反思苏联模式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随着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模式的缺陷,中国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对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做法进行了批判。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杭州系统研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结合中国实际与党内有关同志进行了讨论。毛泽东批评说,苏联教科书脱离实际,有的观点背离了马克思主义。1960年1月,在《十年总结》一文中,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这表明,从那时起党就已经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遗憾的是,这种反思由于各种原因并未持续下去,更没有形成新的制度安排。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物资供应严重短缺;国家计划高度集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平均主义盛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这实际上标志着传统经济体制的终结。

病树前头万木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此拉开中国最具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大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作出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回答了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大刀阔斧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权威的理论支撑。

过去的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国的经济制度范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这些具有伟大创新意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成果,归纳提炼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不仅是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成果,而且也是中国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苏联计划
武装保护苏联
暑假计划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