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集

2020-11-17 14:29陈武
连云港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滩涂周作人建军

陈武

《望潮》《滩虎》《海蛎子》《虾皮透鲜》等文章,是李建军散文写作的新领域。其实他儿时生活的小山村蟹脐沟,离大海只一步之遥,爬到山顶就能看到海,晚上睡觉都能听到海潮声,树下纳凉,风中都带着几分咸味。

但多年来,他一直以小说写作和纪实文学写作为主,反而忽略了这方面的题材。有一次我们闲聊——我和建军是经常在一起闲聊的,特别是从前,也没有什么事,三天五天要是没见着,便互相打电话,约吃饭,约喝茶,什么话题都能扯上半天——这次聊到他新写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关于一种小鱼的。这种小鱼比较稀罕,生命很短暂,只有一两个月,海边人叫“小滴根”。这儿的“滴”,是“滴流”的意思(流,读六音),就是顺着水流往上流游。这种方言土语,现在很少有人说了。“小滴根”,就是一种很小的鱼,在每年春天,随着海潮上来,再迎着上游的淡水游,在“两合水”(海水和淡水相接处)的河岔里产卵。说“小滴根”小,有多小呢?绣花针大家都知道吧,它能从绣花针的针眼里游过去。因此,捕捞小滴根,要用三层最密的纱布网才可行。建军的这篇文章,好像叫《三百条鱼一盘菜》,就是写红烧小滴根的。这盘菜我也吃过几次。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反正我是觉得,在所有吃过的海鲜中,红烧小滴根最鲜,是美味中的美味,佳肴中的佳肴。建军说他这篇文章时,我已经满嘴生津了。由于建军在上海工作而我在北京从事图书的选题和策划,便怂恿他集中写这方面的文章,以便结集出版,书名就叫《海错集》。他响应了我的提议,便有了开头所说的一系列文章。不久之后,他的一篇《海错拾趣》也应运而生了。

关于“海错”一词,和其包含的内容,现在也鲜有人使用了。

读周作人的书,在《风雨谈》一集中,有一篇《记海错》的书话,文中引用了关于历代文人写“海错”的文章,他认为,“黄本骥的《湖南方物志》四卷,汪曰桢的《湖雅》九卷,均颇佳。”黄本骥《湖南方物志》序言中提到的书,就有一本《闽中海错疏》,当然,不以“海错”直接命名而内容又是写“海错”就更多了,比如《南方草木状》、《益部方物略》、《桂海虞衡志》等。周作人读书甚广,知识积累厚,文章中引经据典,十分丰富,他说,“至于个人撰述之作,我最喜欢郝懿行的《记海错》,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五卷、《闽产录异》六卷居其次。郭氏纪录福建物产至为详尽,明谢在杭《五杂组》卷九至十二凡四卷为物部,清初周亮工著《闽小记》四卷,均亦有所记述,虽不多而文辞佳胜,郝氏则记山东登莱海物者也。”《记海错》收文章四十八则,小引云:“海错者《禹贡》图中物也,故《书》《雅》记厥类实繁,古人言矣而不必见,今人见矣而不能言。余家近海,习于海久,所见海族亦孔之多,游子思乡,兴言记之。所见不具录,录其资考证者,庶补《禹贡疏》之阙略焉。时嘉庆丁卯戊辰书。”周作人还大量引用这些关于“海错”的书中的具体某例,比如海参,文中是这么说的:“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余案今登莱海中有物长尺许,浅黄色,纯肉无骨,混沌无口目,有肠胃。海人没水底取之,置烈日中,濡柔如欲消尽,渝以盐则定,然味仍不咸,用炭灰腌之即坚韧而黑,收干之犹可长五六寸。货致远方,啖者珍之,谓之海参,盖以其补益人与人参同也。”古人把海参叫“土肉”,我也是读了周作人的这篇书话才知道的。又记对虾,云:“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俾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为对虾,其细小者干货之曰虾米也。”现在,近海里很难捕到“长尺许,大如小儿臂”的对虾了,我吃过最大的海洋野生对虾,也不过四两而已。就是“细小者干货之曰虾米”者,也都是养殖的产物了。《海错百一录》有记龙虾的,云:“龙虾即虾魁,目睛隆起,隐露二角,产宁德。《岭表录异》云:‘前两脚大如人指,长尺馀,上有芒刺钻硬,手不可触,脑壳微有错,身弯环,亦长尺馀,熟之鲜红色,名虾杯。苍案,宁德以龙虾为灯,居然龙也,以其大乃称之为魁。仆人陈照贾吕宋,舶头突驾二朱柱,夹舶而趋,舶人焚香请妈祖棍三击,如桦烛对列,闪灼而逝,乃悟为虾须。’《南海杂志》:‘商舶见波中双樯摇荡,高可十馀丈,意其为舟,老长年曰,此海虾乘霁曝双须也。’《洞冥记》载:‘有虾须杖。举此则龙虾犹小耳。’”这样的龙虾,不同的四本书有不同的描写,个头大,形神怪异,怕是现在再也看不见了吧。

建军生长在海边,小时候也随大人们拾过海错。他所居住的蟹脐沟一带,旧时被人称作“海里”,和“海里”对应的,就是“海外”了。我们即属于海外人。无论海里海外,都把海产品当成了家常菜来烧煮的。但本地关于“海错”的文章,依我所见,旧时的文献鲜有专书记载,其他方志的物产录里,只有少量篇幅。当代作家的作品,零星篇章当然也有,成规模的系统书籍,我也没有读到。建军如果写一本《海错集》,一定更鲜活水灵,不比古人描写的差。就说他在《望潮》里所写的“望潮”吧,是一种“四不像”的怪物,像乌贼,像八带鱼,像鱿鱼,内陆人常常会弄混了,沿海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样。盐场人叫它“望梢”,可以生炝,也可以爆炒。建军在这篇文章里,把望潮的特性都写了出来,特别是写它和老鹰斗智斗勇的那一段,特别好玩儿,把望梢的狡诈写得活灵活现。又如《滩虎》一篇,建军写雄性滩虎(也有叫跳跳虎、滩虎子的)求爱和玩伴逮滩虎的“火烧法”,描写都极其生动。过去,滩虎没有人吃,最多把它和麻虾混在一起,做成虾酱,运到“海外”去售卖。现在不同了,滩虎成了稀缺的好菜,我在徐圩盐场吃过,和小杂鱼一起红烧,也是透鲜。连云港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大,云台山向南向北的滩涂,海水退去后,黑黝黝的一大片,拾海错的人成群结队,有的还赶着水牛大车,贝类、蟹类、鱼虾类,往往是满载而归。拾海错的人,和这些没有及时跟着海水回到大海的海错,也会衍生出很多故事。比如海滩上有一种虫子,叫什么我不知道,像蚯蚓(当地人叫海蚯蚓),或者叫海肠也未可知,平时怎么生活的,也不大知道,海水退去后,它便钻进滩涂里,滩涂上会有一个小洞,鼓着水泡泡,算是出气孔,用铁锹深挖,便可取出一根长长的软虫子。此物晒干后,打碎,可以当作烹饪的调料,炒菜特别提鲜,比味精、鸡精高级多了。除了滩涂,还有大片的盐场,盐场也算半个海滩,因为海盐是用海水滩晒的,湖、泊、浦、塘、沟、渠、河、汊里所盛的水,都是专门抽上来的海水或雨水混合后的阴阳水,这里的小海鲜也特别多,沙光鱼,滩虎子,麻虾子,小青季子,各种蟹子,到处都是,有着一套完备的生物链,它们的“故事”都能讲出很多。建军对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不久前我们在电话里闲谈,说到写作,说到海错们,他说《海错集》还要写,准备把手里的一部长篇完成后,即动手。建军的文笔我是知道的,文字清洁,叙事精当,风格简约,经他的妙笔书写,海错们必都如电视画面般呈现出来。我这几年在图书市场里摸爬滚打,凭直觉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期待的书。

周作人在《记海错》里,引用《晒书堂诗钞》卷上里的一首诗,诗名叫《拾海错》,原注说:“海边人谓之赶海。”诗云:“渔父携筠篮,追随有稚子,逐虾寻海舌,淘泥拾鸭嘴,(海舌即水母,蚬形如鸭嘴,)细不遗蟹奴,牵连及鱼婢。”诗里描写的生动的赶海场面使人如临其境。建军有几篇关于海错的随笔散文得过海洋文学方面的奖项,他的文笔,应该不输给古人的。

据建军提供的信息,我还知道故宫博物院里藏有一本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画了300 多种海洋生物,有好事者还写了本《海错图笔记》。但那毕竟是带有考证方面的记述,缺乏作家文学描写的生动和情趣,因此,建军的《海错集》更有必要尽快填补这方面的缺失了。我想,待《海错集》写竣出版,若干年之后,也许有人会像周作人那样,来引用《海错集》里的文章及典故呢,也许呢,会被某个内陆国家收进生物课本里,像历史上的那些大文人的文章一样,被孩子们熟读和背诵,被学者们研究和剖析,并引诱他们来海边探险、尝鲜,那建军和他的这本《海错集》就功德无量了。

猜你喜欢
滩涂周作人建军
庆祝建军95周年
霞浦滩涂
上岸的鱼
古建军
跪拜
无论等多久
滩涂上的丹顶鹤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周作人之死
不说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