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计
5月21日和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次第拉开序幕。从早春到晚春,这场政治盛会尽管因疫情迟滞了两个月,终究还是踏着春天的脚步走来了。
全国两会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民主政治舞台,其规律性运行本应是国家生活的常态。原定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因疫情危急摁下暂停键,打破最近35年的稳定会期,其社会冲击力不可谓不大。如果说,这一变动顺应抗疫大局、关怀国民安全,彰显了理性、审慎的政治文明品质,那么,全国两会的成功重启,则在政治层面以最有力的方式,确认了举国同心的抗疫成果,释放出全面复苏的鲜明信号。这对重振国民信心,对冲疫情伤害,推动国家生活回归正常,加速经济社会恢复步伐,意义深远。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看,2020年本身就处于不平凡的时间节点上。这一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而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疫情,又使这一年增添了“抗疫之年”。
不难预见,置身于特殊时代语境的此次全国两会,除了固定的常规议程、各领域的决策焦点以及制定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项目外,“抗疫”必将成为高频话题,成为贯穿始终的议政线索。这其中,既包括与抗疫直接关联的议题,诸如防控重大疫情、完善公共卫生立法、改进生物安全治理、提升危机应对能力等等,也包括因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辐射性议题,诸如纾解企业困境、助推复工就业、兜住民生底线、扶持重点疫区等等。这些深入多个维度的抗疫议题,既是牵涉风险化解、活力重现的焦点所在,也是事关国民福祉、经济权益的社会关切,亟须代表委员们建真言、献良策,并最终汇聚集体的政治智慧,达成优质的决策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有极高的比例来自抗疫一线,对于抗疫之战的经验教训体验深切,这无疑为高质量的履职议政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两会所提供的公共讨论平台,亦为反思得失、凝聚共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除四川、云南两省外,今年绝大多数省级地方两会已在1月中旬前落幕,其时疫情尚未暴发,各地决策方案亦未能充分纳入抗疫考量。而疫情消退后重启的全国两会,则为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搭建了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桥梁。由此产生的互补效应,必将推动各地紧随防疫变迁,修正政策设计、弥补短板漏洞,进而完善地方公共治理。
于议题之外,今年全国两会的开会方式也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输入压力仍然巨大。在疫情防控已步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兼顾防疫安全和优质议政的双重要求,是需要慎重权衡的现实问题。比如按以往惯例,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两天开幕,其目的是兑现国家政治制度设计,使各项决策方案先期接受充分的政治协商,再进入人大议决层面。而此次两会的先后开幕仅相隔一天,事实上已预示了在坚持基本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尽力加快会议节奏的信号。
议题更加繁多,会期却可能紧缩,如何才能合理平衡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这就对两会的运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此前因疫情延期召开的一些地方两会,已纷纷引入书面听取报告、网络连线议政等手段。疫情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两次会议,也开创性地采用了现场出席和网络视频出席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开会机制创新,既满足了疫情防控的安全要求,又保障了权力机关的正常运转。不妨在全国两会期间,依据防疫的实际需要,加以合理借鉴。
尤为重要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节约议政资源、提高议政效率,在保障议政自由的同时,有必要使两会的注意力真正立足全局、聚焦热点。比如此次全国两会期间,与疫情相关的建言势必呈井喷之势。为避免议题琐碎和无效清议,不妨对大量分散性的议政线索加以筛选和整合,从中提炼出最为紧迫、最具价值的议题,乃至为此设置专门的议程,并集中力量加以议决,进而塑造更加务实、优质、高效的两会政治生态。
2020年的全国两会,因“抗疫”这一特殊的标签,注定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写下不同寻常的篇章。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融入两会议题设置、议政方式等各个维度的抗疫元素,不仅将转化为助推国家脱困前行的现实政治成果,也将为民主政治的未来进步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