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崔国珍
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明确要求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基础课程和人文教育的完美融合。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将德育教学与基础科目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完成对学生有效的德育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较小学的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一方面,部分教师仍然以培养学生知识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对德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忽略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片面地认为开展德育课程是浪费时间,影响升学率,学校的德育课形同虚设。
第二,德育教学往往容易过于理论化。部分教师对德育教学的理解认识较为落后,还停留在应用课本上的文字理论进行德育教学的阶段,没有考虑到枯燥的理论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用跟时代关系紧密的新鲜案例辅助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产生同理心,不利于德育课程的开展。
第三,不少学校德育教学形式单一落后。德育的教学应不局限于德育课堂,作为一项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还可以渗透到各门科目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品德修养,实现预期的德育成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难以实现新课程改革对于德育方面的要求。
第一,运用榜样示范法渗透德育。榜样示范法是指学生在对榜样人物的事迹进行一定的了解后,从榜样身上汲取到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积极方面,并对自身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年龄段,榜样能够将积极的思想道德表现得更加直接亲切,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感染、说服和激励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知名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来引导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对自身行为做出调节,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起远大目标,志存高远。
例如,在讲到有关“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祖冲之的事例,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自述曾经阅读了大量的前人文献,坚持对这些资料亲身考证。这种严谨、不盲目相信权威的态度和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意识,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攀高、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
第二,运用陶冶教育法渗透德育。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在学习环境中或者日常的行为举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道德水平的德育方法。
比如,教师上课时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与交流,板书书写的字迹规范工整,易于辨别;在课下辅导时循循善诱,不以成绩好坏评价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教师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第三,运用合作学习法渗透德育。合作法是中小学阶段教师的常用德育方法之一,能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增强集体归属感以及培养自身的自尊心和成就感。运用合作学习法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所学的内容选取适合的合作方式,或者从合作方式出发选择适合的内容,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协助小组更好地获得预设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法一般包括了小组学习、跨小组协作式学习、小组间竞争式学习等方式。
以教师对“多边形”的教学过程为例,当学生对多边形的概念有了初步认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新学到的知识,然后安排小组完成练习任务,巩固多边形内、外角和边的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合作。
综上所述,将德育渗入初中数学科目的教学中,不仅是为了达到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也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数学的德育发展还要依赖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手法、科学合理地将德育与数学教学组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