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朝阳区14家区属国有企业明确为辖区内承租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将为7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超2亿元。
其中,对于开办便民设施、超市、便利店、药店、餐饮、宾馆、养老、教育培训、工业仓储等中小微企业免收2月份房租,3月份、4月份房租减半;对于承租房产用于办公用途的,2月份、3月份、4月份房租减半。同时,享受该项优惠的中小微企业必须符合按照朝阳区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要求。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分包13个市局和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指导地方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处级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组织动员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加强疫情防控、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在生产经营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月2日,苏惠十条率先出台以来,各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援企稳岗。人社、税务、财政、社保等部门对中小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国资委要求市属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租金。
2月11日,苏州市上线“复工通”平台。主要提供苏州全市企业复工相关政策链接,畅通咨询渠道,帮助复工企业快速获取并知晓相关政策,实现相关政策“一站式”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明确企业复工实施备案制。指导企业分批、分类、梯次、错峰复工,按照“重点工业企业优先、AB类企业优先、用工人数少的企业优先、组织在苏未返乡员工上岗企业优先”的原则,兼顾配套产业链企业复工问题,分期分批加快实施核查验收工作。
哈尔滨市木兰县建立了领导联点包保和协调联络机制,针对不同的复工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由行业主管部门“一对一”派驻“驻厂员”,采用网格化管理形式,全天参与企业生产生活,由生产服务组的工作人员对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疫情防控指导,按照“独立不相遇的原则”,实行错峰上岗、错峰就餐,减少密集生产作业。并要求企业必须准备5天以上的口罩、消杀物品等防护物资。
连续召开“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制订帮扶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并从全市抽调4200多名党员干部,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在全国率先发布《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实施方案》,包括7大项重点任务、26条具体措施,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投资、对外贸易、稳岗就业等方面,从政策层面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允许旅行社企业申请使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最高不超过总额的80%。免收旅游经营企业2020年2至3月水资源费、经营权费用、门票资源费。对获得国家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等项目支持的企业,给予获支持项目金额30%的配套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安徽律师紧跟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当好战“疫”的义务法律宣讲员,积极帮助企业梳理风险提供专业意见,为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开具法律“处方”,为企业复工复产“搭把手”。律师助理通过线上视频、微信、电话、邮箱、现场指导等方式解答企业家们就疫情防控期间普遍关注的工资支付、社保缴纳、房屋租金、企业用水电气成本、银行贷款、政府扶持政策等问题。针对企业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公益法律服务团还撰写《疫情期间工资如何支付?》《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减负指南》等专业文章线上推送给中小企业。
对为重点疫情地区务工人员实施“留岗留薪”的企业给予福州市月最低工资标准50%(约人均86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服务本地电商平台(网店、自营APP)今年上半年日均网上订单数单季达到1万、3万、5万以上的,按季度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补助。
聚焦“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出台28条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行“不来即享”政策,对基本条件符合的企业,一律采取不申报即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尽最大可能减少审批环节,抢占营商高地,营造项目落地洼地。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培育力度,对陇药产业和医用防护类产品实行全链条“保姆式”跟踪服务,促进特殊产业快速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2月20日,鹰潭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正式上线,专门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法律服务。律师志愿服务团由7家律师事务所的48名专业骨干律师组成,下设咨询引导组、劳动法律组、合同法律组、综合法律组等4个小组,主要通过网络在线、电话咨询等方式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帮助,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无处咨询、无地咨询”问题,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法律咨询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阿拉善右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第一时间与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取得联系,制定由公司派车每3天定点到7个苏木镇驼奶储存运输中转站收购驼奶的方式,为广大牧民解决燃眉之急。
以前,牧民需要在8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存储一定量的驼奶,然后驱车几十至几百公里到位于旗府所在地巴丹吉林镇的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疫情发生以后,各处路口均设有防疫检测卡,使牧民销售驼奶受阻。现在,只需要将驼奶送至本苏木镇驼奶储存运输中转站交售即可,既保证了驼奶品质,又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
为解决人力资源闲置和用工短缺两头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发起“共享员工”项目。该区公共就业协会通过微信群下发人社部门前期摸排的用工需求,号召因疫情部分岗位难以复工的700多家企业通过共享模式进行短期的人员输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员工共享待遇由共享双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为了保障“共享员工”的利益,该区搭建起“共享网络线上用工平台”,由平台担保“临时务工人员”薪资安全,同时对问题企业和问题员工主动与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进行大数据筛选,实行平台信用认证,定期在平台公示信用缺失单位和人员行为。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20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统一将各自手机号码、办公电话、微信公众号在村(社区)党务、村务公开栏和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公布,广而告之,畅通村企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书记热线”变身为“复工专线”。除了“书记热线”外,顺德还结合社区企业、出租屋、物业小区分布特点,用好用活“网格化管理”的“利器”,由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组、党群先锋队、区镇机关支援干部分别包干负责格内企业、出租屋和物业小区等的防控工作,做到“入企入户入小区”。
普洱市思茅区“小个专”党委建立机关党员“1对1”挂联机制,主动下沉防控一线,24小时不间断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提供复工复产专业指导。为帮助企业降低经营压力,普洱南亚科技创业园党支部决定为在孵的所有创业企业免去一个月租金,普洱雅韵资产营运服务有限公司为阳光悦城600余户商户减免租金200余万元。
对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支持。合理分担金融机构疫情贷款损失,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中小企业提供续贷支持而造成贷款损失的,市财政给予30%的补助。疫情防控期间,全力支持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恢复并扩大生产。在前期协助企业召回一线工人恢复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人力资源保障,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每增加一名员工并稳定就业的,按2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辽源市公交公司党委成立党员突击队,严格落实车辆消毒通风、职工乘车登记、上下车防疫检测制度,当天就开通了3条东北袜业“定制公交专线”,直接到家门口接送职工上下班。仅用4天时间东北袜业80%产能得到恢复。目前,为保障辽源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重点支柱企业有序复工,全市开通定制公交专线14条,92户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62户,复工率达67.4%。为破解复工企业在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送达等方面难题。辽源市组织部门牵头、相关经济部门参与,选派63名优秀年轻干部、100余名志愿者成立“红色寄递”服务团,企业通过线上下单预约服务项目,各级党组织线上接单分析研判,成立专家组“一对一”指导服务。
扶持物业企业。对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政府可按照在管面积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给予两个月补助。
发放企业员工租房补贴。对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2019年全年工资收入低于7.2万元、未承租公租房和未享受政府住房补贴且在外租住房屋的企业员工,政府给予每人500元租房补贴。
统筹解决返工人员过渡性住宿。由属地政府统一协调一批宾馆酒店,以优惠价格出租给相关企业,解决员工临时过渡性住宿。全市统筹床位5万张以上,政府安排2亿元予以补助。
引导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对非公企业,政府按每人500元予以补助。期间,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的顺延至政府隔离措施结束。
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采供。对符合国家防疫标准的口罩采取“平进平出”零利润销售的,政府给予0.5元/只的补助,补助期限暂为政策印发之日起两个月。
宁波市北仑区统筹整合全区12个工业社区的资源力量,成立中小企业“复工联盟”,引入法管家、金融管家、安全郎中等24小时线上专家团队,已为旺业机械、敏达机电等600余家企业解答关于员工住所、用工短缺、厂区疫情防控等7大类问题2200余条咨询,有效消除了部分企业的“复工恐慌”。“复工联盟”既为企业链接“安全郎中”指导企业防疫工作,又帮企业联系“金融管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方案等服务。
成立复工复产服务专班,点对点一站式助企帮扶。龙湾区蒲州街道为每一家规上企业配备由一名街道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名驻企服务干部、一名网格员组成的红色助企服务员,协助办理企业复工备案、员工返岗审核等工作。精密防控,严禁“带病”作业。发挥“党建联盟”和商会党支部作用,引导商会会员企业互帮互助,提供上下游产业信息,助推产业链协作。组建复工护航党员先锋队,开启红色护航服务,牵线搭桥,深挖医疗资源供应,开展防疫物资代购帮扶。
嘉善县针对企业网格建立了镇(街道)—企业专属网格—企业微网格(小微网格)“三级”服务企业工作体系,每个企业划分为一个微网格,再在车间或班组设立“小微网格”,明确企业微网格长的职责,全力助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
从企业呼叫到干部报到,企业负责人不用跑腿,就有机关干部上门解决生产用工问题,这是磐安县为企业复工而创新建立的“企业呼叫、干部报到”工作机制。据了解,针对企业复工中存在的“卡壳点”,磐安县组建复工专班,下沉工作一线,根据诉求梳理了“企业呼叫”事项清单,包括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防疫物资、物流运输、生产用工、物料调剂、法律咨询、应急融资等方面问题。同时,严格明确了就地办理、现场办理、限时办理、重点办理等“干部报到”要求。据统计,“企业呼叫、干部报到”机制建立以来,磐安县选派“三全”驻企服务员176人,入企开展上门服务2100多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784个,解决率达到92.3%。
2月16日,湖州市出台《关于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的意见》,明确: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专项用于企业(包括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复工复产。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对介绍20人以上(含20人)市外人员来湖就业的主体,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由企业统一组织市外员工包车返回的,包车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
便捷办理海事政务服务事项,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LNG、煤、油等重要物资运输。保障涉疫外汇服务高效便捷,简化疫情防控物资进口流程,取消疫情防控相关的资本项目收入结汇事前单证提交,鼓励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个人外汇业务。
2月16日,丽水开发区正式推出疫情防控“口罩银行”,首批统筹口罩5万只,以“限期无息”的形式,专门用于企业复工临时性口罩周转。其中,申请的企业必须是开发区已批准或拟批准复工的重点且已有口罩订单的企业,申请时间为30天之内,申请额度按照企业获批的员工工作证数量确定。下一步,除了“借贷”口罩外,还能“借贷”消毒液、防护服等系列防疫用品。
政府统一组织专车、专列,包车费用由属地政府全额负责;对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回市外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给予70%的补助,有条件的区、县(市)可以全额补助;给予自行前来就业的员工交通补助,按省内市外200元/人、华东地区500元/人、其他地区8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交通补助。
2月13日,台州市发布浙江省首个地方标准企业复工指南——《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标准涵盖了复工准备、复工申报、复工管理等三大方面,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员工排查、物资储备、环境消杀、返岗人员、场所设施、生产运营、信息记录、宣传辅导、检查督查等着手,同时包含了个人防护要点、口罩选用与佩戴、重点区域防控要点、七步洗手法等知识要点。
衢州市衢江区委组织部、区委两新工委会同衢江区农村商业银行举行“防疫有我·双强先锋贷”授信,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企业发放5亿元无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的“双强先锋贷”,用于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以及稳定市场供应和产品价格的相关主体。通过变更还款安排、延长还款期限、无缝续贷等方式,对于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支持,帮助企业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