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

2020-11-17 12:38李瑾
中国工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鲜花劳动者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有了长达5天的假期。因为疫情防控依然不可松懈,原本热闹的庆祝集会和游园联欢都不再举行。这样难得的安静时光,倒也让我们能够沉淀下自己的心情,重温这个属于工人阶级的节日的由来,回望历史深处栩栩如生的细节。

说起来,关于劳动的历史一直就在那里,就像五月的鲜花每年都会盛开一样。譬如,八小时工作制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就离不开1922年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三年后的“五一”节,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创生的日子,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将近4年后,影响中国工人阶级的一件大事,它的出现可谓水到渠成。这样一段中国工会的沧桑历史,显然需要告诉更多的人。

5月1日,“中国工人”微信公众号刚刚推送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创生故事,便有热心的朋友悄悄提醒我,早在1920年上海就成立了第一个工会组织—机器工会。我明白,这位朋友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出现与其他地方和行业工会的出现混淆成了同一个概念。其实,正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有了联合统一的组织,中国工人运动也从各自为政迈向纵横合力,从此推动历史潮流浩荡向前。你看,经历了95年的漫长时光,历史依然就在那里,不淡不逝,影响着我们的今天,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在以劳动为主题的五月里,我们需要重新体味劳动之于劳动者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几乎从100天前开始,我们以大面积停工停产停止社会流动为代价,与新冠病毒进行了一场殊死斗争,如今终于吹响了全面复工复产的号角。回看那一段“史上最长的停工日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内心深处重新解读劳动的价值。对于需要物质基础的个人而言,劳动是必要的生活来源,劳动意味着活着。然而,对于所有同样需要精神生存土壤的人民而言,劳动又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更是融入人的社会属性里,实现了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连接,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劳动过程中,担当起定位迥异的社会角色,在价值创造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

刚刚过去的5月5日,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2周年。在劳动者备受压迫的19世纪,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数不胜数的革命者和后继者,极富前瞻性地提出“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还在大学校园,即便成为媒体工作者,依然对于劳动带来的精神愉悦缺少足够的感受。直到参与编辑《中国工人》杂志的工作中,才逐渐和工匠、工人成为朋友,逐渐走进更多劳动者的内心世界,深切认同劳动之于劳动者的精神需求,确乎如马克思所言,终有一天会超越对物质需求的价值。

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原本“五一”前夕进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延期了。这样也好,我们可以积蕴起更多的热情与敬仰,让今年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赢得澎湃潮水一般的欢呼。它将再一次印证马克思说过的另一句话—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复工艰难的劳动者。比如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正在慢慢消失,就像水流旺盛的管道逐渐收窄了水柱,从涓涓细流变成滴答水花。还有那些再也没有打开铺门的街边小店,每一处的背后可能都是一个劳动者家庭的无助和无奈。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五月的鲜花,需要变成看得见的温暖,让所有劳动者的心中都洒满希望的光。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鲜花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致敬最美劳动者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鲜花铠甲
在云端
留住鲜花
鲜花哪儿去了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