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药浴疗法又称熏洗疗法。这是利用药物煎煮后产生的药液、蒸汽,通过全身浴、头面浴、手足浴、坐浴等方法,熏蒸、沐浴全身或一定部位,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为医圣张仲景首创。他在《伤寒论·百合狐惑阴阳毒》篇第10条写道:“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第11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妇人杂病》篇中记载有用狼牙汤洗剂治疗下焦湿热、阴中生疮等等。后世迄今的熏剂、洗剂等,皆源于此。
现介绍一些简易的药浴疗法,以供大家在遇到适合的病痛时选用。
操作步骤:
1.准备好药液。选择适合的中草药(药物剂量较一般口服量大2~3倍),煎煮成药液或制成浸液。
2.准备好容器。将浴盆或浴缸洗净、消毒,再将药液倒入,并加温至有热气上蒸。
3.先熏蒸患处。将患处置于热气上熏蒸。
4.后浸入药液。熏蒸后待温度适宜时,将患处浸入药液,并以毛巾淋湿、擦洗,冷则加温。
5.药浴的时间。每次20~30 分钟(小儿每次10~15 分钟)。每日1~2 次。
适应病症:外科疮疡、毒虫所伤;皮肤科痤疮、雀斑、色素斑、扁平疣等疾病;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和五官科的诸多疾病;尤其适用于老幼虚弱之体,不愿服药之人;还适用于护肤、美容、美发等。
常用药方:
1.麻疹以芫荽、西河柳加少量黄酒,煮水熏蒸、沐浴全身。
2.湿疹以苦参、野菊花、蛇床子、白藓皮、黄柏煮水熏洗患处。
3.鞘膜积水以五倍子煮水,加少量明矾熏蒸、沐浴全身或湿敷局部。
4.感冒发热以荆芥、薄荷、羌活、柴胡煮水,浴足或沐浴。
5.咳嗽以艾叶、细辛、枇杷叶、陈皮、鱼腥草煮水浴足。
6.婴幼儿腹泻以鬼针草煮水浴足。
7.脚丫有湿气可用无花果树叶适量煮水泡脚等。
注意事项:
防止烫伤。药浴液的温度不宜超过40℃,以防烫伤。
避免着凉。药浴液的温度不宜低于36℃,浴处宜暖而避风,浴毕马上拭干皮肤,避免冒风受凉。
时间安排。药浴时间不宜过长。饭前、饭后30 分钟内不宜。
做好陪护。对年老及婴幼儿患者,应安排他人陪护。
注意禁忌。患有高血压、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以及高龄、病重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下期预告】外治疗法——热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