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歆
记者的新闻选择和价值判断是新闻采写的重要环节。实践中,记者根据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法律法规等标准判断一条线索的新闻价值。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衡量用户对新闻信息反馈的指标建立起来, 这也带来了新闻选择标尺的改变。
将传播力因素纳入到新闻价值评价体系中, 在新闻媒体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媒介融合过程中,新闻记者采写内容的发布渠道日益多元,除纸媒外,还有客户端、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 除了纸质媒体,其他渠道均有能力获得数据化的传播反馈。 媒介机构可通过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等数据,综合衡量一则新闻的传播力。 与此对应,对记者劳动评价也增加了新闻传播力的因素。
微博、 微信、 短视频平台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各单位、市场主体、个人在这些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发布渠道。因此,很多重要的、有新闻价值的原始信息,并非首发于新闻机构。而新闻机构即便拿到一手材料,首发新闻,其他媒介、平台也可以通过转载等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而部分成熟的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传播能力甚至要高于首发媒体。
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对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对新闻学启发很大。
在传统媒体的实践中,新闻机构能够获得读者的青睐,就是因为和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者阅读新闻, 获取信息,指导生活,人们阅读新闻时,是带着目标的。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读者是带有目标的阅读吗? 答案是否定的。 阅读新闻APP 的行为,融合了信息收集、休闲娱乐、社交八卦、网络购物等多种生活场景。新闻只是内容的一个层面。即便对内容进行了频道分类,在新闻APP 的“推荐”“头条”频道中,信息依据推荐算法展示,所以在这些“信息流”中,除了新闻信息,还包括科普、搞笑、漫画等内容,它们和新闻放在一个状态中进行阅读。任意一个社交平台,新闻媒介只是所有帐号中的一个类型。 媒介机构同搞笑博主、娱乐博主、漫画博主、饮食博主、减肥博主等,一同竞争用户的目光。
人们常说“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快手”,一个“刷”字,形象地总结了个体的阅读状态。那就是在无限的信息中,尽情地徜徉,在自己喜欢的内容下,停留片刻,而后,潇洒地离开。 在这样的阅读状态下,读者是没有新闻概念的。 因此,新闻不得不包裹在“内容”这个大概念下前行。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影响了受众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即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传播工具的性质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社会的变革。
比如,报纸展现文字,文字阅读带给人思考;电视展现物品,放大感官,注重视觉享受,消费主义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微博扩大了信息的发布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得以展现; 短视频平台发布节奏快, 对受众刺激的频率和强度增大,受众接收内容的频率增大,对信息的耐心变少了。
在表达情感方面, 媒体的呈现方式和偏好也有不同。传统媒体偏好阅读深度,通过细腻的文字、动人的图片,让人体会新闻中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书写的实现,需要记者的文笔、部门的策划、版面的支撑,通过多重新闻语言,完成一个主题的阐释。
新媒体偏好阅读快感,有趣、搞笑、感人,在短时间抓住用户情感点的内容,更容易在新媒体平台上“引爆”。
2019 年年底, 湖北一则新闻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甚广——《男子被野蜂蛰伤求助民警,警车内几度尖叫》。这则新闻以短视频的形式在湖北高速公路警察总队官方抖音号上发布后,获得点赞49.5 万,评论达到1.8 万,被转发3376次,迅速引爆网络。
这则新闻的本意是想表达交警及时送医, 为男子抢得救助时间。由于男子在警车内尖叫的视频十分具有感染力,被打上了多重花字,“疼痛”被渲染得十分到位,冲击视觉,“尖叫”成为“新闻眼”,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从这个例子中,也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新媒体语境下,为了获得好的宣传效果,记者、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对新闻内容进行一些包装, 找到能够迅速调动读者情感的信息点,以此来引出新闻所表达的内涵。 反过来说,新闻信息中缺乏视觉冲击,那传播效果会大大削弱。 再进一步,新闻信息中有无视觉冲击,被纳入到新闻选择的考量之中,这无形中也丰富了记者的新闻选择的思路。
2012 年8 月22 日一大早,赵萌萌登录微博后,有关自己的千余条评论和转发着实把她吓了一跳, 而被上万网友大量关注的, 是她发的一组照片——《我和爸爸30 年的合影》。时光变迁下的父女情,感动了万千网友。这则信息后来被媒体多次转载,还登上了2014 年央视春晚的舞台。
如果用传统的新闻标准来衡量这则信息, 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呢? 新闻价值六要素是: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30 年的合影,时间上没有时新性;父女合影属于家庭生活,和大众无关,没有重要性;赵萌萌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女孩,也没有显著性。如果运用新闻价值的六要素来进行分析,这则信息满足真实性和接近性,趣味性很强。 从传统的新闻价值衡量标准,即便加上“微博传播的效果大”这一新闻点,这则信息至多是社会版的头条稿件。
但是这则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后,引发共鸣,传播量是巨大的, 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语境下, 对该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 这意味着新闻性弱的内容,如果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就可以具备十分强劲的“传播力”。
由此给记者的启示是,在面对线索时所考虑的,不仅是新闻价值本身,还有这个新闻线索是否带有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可否具象化,是否便于被媒体所展现。一件并非新闻的信息如果具备上述条件,也可以成为新闻中的一员,甚至由于强劲的传播表现,成为优秀新闻作品的代表。
在竞争压力、阅读场景、技术变革的裹挟下,新闻价值的判断因素变得丰富起来,记者在其中,坚守新闻“定力”,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记者的专业性也不应动摇,那就是持之以恒地筛选信息, 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受众,引导受众将注意力关注到值得关注的事情上来。大众追求阅读快感的结果,就是被大量猎奇、搞笑、无意义的快餐文化包围。新闻机构一味追求实时数据反馈,出于媒体属性要求,虽不至于猎奇,但容易停留在表层的“感动”之中,忽视对实实在在的新闻信息的挖掘,长此以往,新闻产品走向简化和浅薄,在迎合读者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自己对信息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