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雪娇
近年来,涉疆话题一直是国际舆论场上的热门议题。去年年底,一些海外政治势力通过国外社交媒体“大V”账号(粉丝超百万)发布所谓“寻人贴”,声称找寻在新疆失踪的亲友,妄图抹黑我国新疆政策;一些非政府组织、媒体及学者在社交平台上推波助澜,炒作相关话题。
进入2020年,恰逢美国大选之年,美国政客更是频频“打中国牌”以转移国内矛盾,其中包括多次以新疆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例如,今年6月,美方罔顾国际社会主流民意,执意通过“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7月中旬,美国再以人权问题为由制裁11家中国企业。西方媒体亦跟风报道炒作,质疑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做法。面对西方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声音,客观真实地展现一个立体、多元化的新疆是国家外宣媒体刻不容缓的责任。
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自2019年12月底始,派出多组记者分赴乌鲁木齐、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和和田,实地探访所谓“失联”人员及其家人,走访教培中心并采访结业学员,拍摄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调研穆斯林墓地情况,并报道新疆的“产业扶贫”,用事实有力驳斥西方不实言论。具体的“反击”报道可总结如下:
单刀直入回击“寻人贴”。去年底,CGTN记者在新疆多地实地采访,制作系列报道,揭穿海外反华人士编造亲友失踪的谣言。先后播发《探访新疆“被失踪”人员》《探访新疆职业技能教培中心学员的新生活》《阿克苏夫妇被上“寻人贴”》,《新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带给我的变化》《教培中心带我当上导游》等报道。
发布原创评论短视频。CGTN 自去年底陆续发布3期原创评论短视频:《CGTN王冠新疆探访:回击西方炒作新疆“集中营”四大谎言》《CGTN王冠新疆探访:揭秘西方“恐怖”偏见》《CGTN王冠新疆探访:你可能不知道的新疆》。记者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驳斥了西方媒体报道全球恐怖袭击上的双重标准和对中国新疆政策的荒谬指责。
针对性反击外媒报道。针对《纽约时报》日前所谓“父母被教培,新疆近50万儿童被迫就读寄宿制学校、学习汉语和对党效忠”的报道,CGTN自去年底起,陆续播发《新疆(阿克苏)寄宿制学校》《走进喀什寄宿制学校》《探访新疆和田寄宿学校》等报道,揭示办寄宿制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农村家庭、尤其是偏远地区孩子教育问题。针对CNN、法新社等造谣“中国摧毁穆斯林墓地”,今年年初,CGTN记者在阿克苏、和田两地探访发回调查性报道《西方造谣中国毁穆斯林坟墓 CGTN记者实证回怼》《回应美国关于新疆公墓的虚假报道》,抨击西方媒体虚假报道、无端猜疑和刻意抹黑。
及时报道新疆自治区多场发布会。1月初,CGTN记者报道新疆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重要信息。CGTN新媒体及时播发发布会上回答的全部9个敏感问题,并配发评论文章《诽谤是西方报道新疆的新常态》,指出西方屡屡炒作新疆人权问题,诽谤已成为西方对新疆报道的常态。此后的发布会,CGTN记者均在现场连线并制作新闻成片回应外媒的不实报道。
借用“外嘴”质疑和抨击美国“研究”成果可疑。位于华盛顿的独立调查媒体“灰色空间”指责美国众议院通过新疆人权政策法案的依据为两份非常可疑的“研究”。CGTN新媒体借力该报道,在国内外社交平台发布快评《美国涉疆信息的“旋转门”》,指出美国在涉疆方面的信息就如政府里的旋转门一样,以自己资助的媒体和组织公布的数据来攻击中国的新疆政策。CGTN《环球瞭望》等重点节目连续多日设计特别板块,揭露西方媒体抹黑我国新疆政策的本质。节目还连线“灰色空间”主笔者Ajit Singh本人,阐述其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回应舆论。
系列自采报道展现新疆经济和民生发展。此外,CGTN还陆续播发记者自采报道《喀什社工助力家庭重建》《异地搬迁助力少数民族家庭脱贫》《新疆柯坪县5.6万群众喝上了“放心水”》《一带一路促进新疆产业转型》《新疆手风琴收藏者与民族团结》《去极端化给中国维吾尔族人民提供了更多选择》等,多方面展现新疆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景象。
先后推出三部重磅反恐纪录片。
2019年12月5日和7日,CGTN先后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反恐》,以罕见的“大尺度”披露了新疆反恐三十年中的严峻形势与深层原因;时隔半年,CGTN于今年6月再次重磅推出第三部反恐纪录片《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
截至2020年年初,CGTN电视端和新媒体共发布记者在新疆的自采报道100多条,获得全球阅读量2166万,独立用户访问量1556万,总互动10.9万,视频观看量1460万。其中,王冠的评论短视频分别被新加坡的海峡时报、联合早报以及欧美国家媒体转载,被中国驻多国大使馆转发点赞;还有多名“大V”如美国政治评论员Sameera Khan转发视频并点赞。视频还“出口转内销”,被央视网、凤凰网、环球网、观察者、参考消息、北京日报等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并登上微博热搜前十。王冠视频中批评的美国政客Adrian Zenz转发视频并与王冠互动,一方面承认其评估新疆数据有局限,另一方面仍然继续攻击中国。更有美国知名作家、记者Bill Biship截图发布视频中的王冠形象,叫嚣呼吁美国政府制裁中国的新闻工作者。
此外,CGTN新媒体去年底发布的《CGTN独家:探秘新疆教培中心》,展示了学员全部结业后教培中心的内部真实画面。发布后一个小时,便在海外谷歌搜索引擎网站上登上热搜第一名。《屡遭外媒诋毁的新疆棉花产业究竟如何?CGTN带你走进新疆“中国棉城”》获得谷歌搜索新闻板块首页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纪录片6月19日在CGTN官网及移动客户端全网首发推出,同时在 CGTN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YouTube、Twitter、Facebook)全网推送。在推特平台上,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中国驻荷兰大使徐宏等账号均参与互动转发。该片一经播发,多达27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家主流外媒转发了CGTN官网相关内容,浏览量达1.55亿。不到一周,全网阅读量超5.17亿;以G7和G20国家为代表的海外网友正面支持率超过75%,有力对冲西方媒体对新疆报道的双重标准及话语霸权。网友纷纷称赞“中国政府反恐工作成效”,谴责“美国及部分西方媒体污名化中国及双标行径”“呼吁全世界携手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国际传播的鸿沟一定程度上源于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交流是一个政治和历史问题,它需要建立必要的条件,使个体能够互相认可。互相认可就是既要克服彼此的差异,又要尊重彼此的差异。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斯认为,交流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是应该问: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对待吗?去年12月,CGTN连续播出两部新疆反恐纪录片,在国内的总播放量超过10亿,无数网友为之震撼,但西方主流媒体却在两部重磅纪录片面前,默契地选择集体性失语。YouTube平台还对纪录片先“限流”后“下架”。
即便如此,CGTN依然遵循新闻的专业化操作,主动设置议程,并努力影响国际舆论。我们可以不求国际传播达到与西方“心连心”的共鸣效果,但依然可以追求“手牵手”的共识。第三部反恐纪录片《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播发后引发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受到了美国、英国、德国、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士、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多达27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家主流外媒转发。
在有关国际事务的报道中,过去我们经常多做少说,有些事情甚至不报道。不过,在当今国际传播的格局中,差异与误解无时不在,倘若不积极主动发声,则更会加剧“西强我弱”的不利舆论局面。
通过本次涉疆“反击”报道,可以看出外媒的炒作“套路”依然是:没有确凿来源依据,刻意扭曲甚至编造事实,选择性地断章取义,并充满双重标准和话语霸权。面对现状,中国媒体应积极主动发声,甚至“针锋相对”,驳斥外界不实指控。这种“针锋相对”还表现在放大国际上利我观点,聚焦中国反恐的合理性,从民族、宗教、历史等角度解读新疆问题。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报道新闻事实需要避免个人观点,但完全没有观点的节目没有受众,评论节目往往代表着媒体的“灵魂”。关于评论节目,“今日俄罗斯”一直坚持“另一种声音”的定位,追求立意深刻和观点独到,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其谈话节目大都话题大胆、评论深入、辩论激烈而颇具独到之处。在很多重要国际问题上,全球观众也都能从“今日俄罗斯”获取与西方主流媒体不同的观点。
此次CGTN涉疆“反击”报道则是新闻事实与观点评论节目的有效结合。记者实地探访“失联”人员家庭,走访教培中心、寄宿制学校,调研穆斯林墓地情况,并从经济、贸易、扶贫、教育和民族融合等多个维度报道真实的新疆。与此同时,CGTN《环球瞭望》等重点节目设计特别板块,揭露西方媒体抹黑我国新疆政策的本质。《视点》节目《头条直击》板块特别聚焦新疆教育就业真实情况,有力回击《纽约时报》和《外交政策》抹黑中国人权和教培中心的不实指责。此外,还积极梳理美国近年来的人权报告,展现美国人权在一些重要方面继续呈恶化趋势,用数据和事实加强评论批驳。
西方文化注重逻辑理性、重思辨,若能在国际传播中多借鉴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传播效果或更好。例如本次涉疆报道,王冠的观察式报道融入事实、数据,有独立的分析,有理有节批驳西方论点,容易引发观点争鸣。其三期系列成片在海内外平台传播效果甚好,发布两周内即在CGTN新媒体平台获得全球阅读量927万,独立用户访问量738万,总互动4.9万,视频观看量1067万。
曾有学者表达过类似观点,认为媒体需处理好“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要学会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也要学会用中国的语言讲世界的故事;要把“讲故事”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而不是依靠话语的强势生硬推销;要善用生动的表述,而不是照本宣科、僵化地宣教。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也才能使对外传播事半功倍。
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中国打破西方垄断、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提供新契机。各国媒体都在努力运用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展开新一轮话语争夺战。这也给传播工作提出新要求,因为网络传播时效性、互动性强,信息呈现碎片化,人人都可以是媒体。此次CGTN涉疆报道,除了制作传统的新闻片,记者还将素材制作成适合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小短片,传播手段也更加灵活。专门制作一系列新媒体短视频与图文报道,或上热搜,或收获大量网友留言。
传统媒体可与新媒体加强融合、优势互补,优化国际传播效果。例如,新媒体容易围绕热点事件形成“轰炸式”效应,可以多做一些新疆软实力的报道,包括文化、信仰、习俗、现代生活;或报道新一代“网红”新疆人,讲述生动的人物故事。电视端可持续发挥专业化、权威性优势,挖掘新闻事实;摒弃宣传腔,客观、平和解释一些重要的新疆史实、政策等。此外,传统媒体还可在新媒体平台培养一些“大V”等有影响力的人充当意见领袖,影响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