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这场抗洪报道中,三大央媒积极作为,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在业务实践中体现出明显的追求创新:给硬新闻增添“柔性”叙事、时效性新闻探索更“深入”的表达、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地重视实用性和实际报道效果,这些特点在三大央媒的重磅报道与融媒体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抗洪报道比较特殊,一方面灾情形势严峻,多站点水位超过1998年;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舆论对较为常见的抗洪报道缺乏足够关注度。尤其是新媒体平台上,网民对灾情的关注明显滞后于洪水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传达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巧妙设置议程将防汛抗洪信息有效传达到广大受众,引导舆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洪灾,考验着各级主流媒体。在这场抗洪的战役性报道中,三大央媒积极作为,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三大央媒围绕抗洪救灾精准策划,大批记者奔赴抗洪一线,聚焦滚滚洪流中的“逆行者”,讴歌危难时刻的英雄本色和担当,彰显广大党员干部、武警官兵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展示真实立体的灾区生活,以充满生活气息的镜头语言讲述受灾群众的动人故事,平静克制的基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体现出央媒对“柔性叙事”的实践探索,用一大批高品质又接地气,应民意又解民需的报道传递抗洪信息、记录洪水之年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
三大央媒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展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防汛工作的部署情况,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情怀。多形式展示抗洪现场,如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刊发图集《心疼!抗洪一线官兵的睡姿》、新华社连续推出《战洪者!义无反顾的“消防橙”》《致敬!最可爱的人》《党旗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等多篇报道,记录下战士毫无畏惧、挺身而出、冲在第一线的战斗故事,镜头下武警战士铲土时青筋暴起的手臂、晒得蜕皮的胳膊、浸泡得面目全非的脚丫展示了他们的全力投入,让人钦佩更让人心疼。三大央媒的报道致敬最可爱的人,彰显他们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报道形成舆论强势,既表达敬佩也给受众带来安全感、力量和希望。
三大央媒注重从预警、防汛等多角度切入,及时展示保障、抢险、救援的有序有力,并在解疑释惑、缓解舆情压力方面积极作为。深入分析今年防汛形势和工作重点,阐释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各方未雨绸缪,筑牢心理上的“防汛安全堤”。《人民日报》6月10日起在要闻四版开设“防汛救灾 全力以赴”专栏,每天刊登3至4篇稿件,《激流中救援》《暴雨里逆行》《志愿巡堤保安全》等系列稿件展示了抢险救援的有效有力。7月12日零时,新华社独家首发报道《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及时传递最新汛情,并推出后续报道《迎战超历史洪水,这次与1998年有何不同》,通过纵向比较,一方面展示本次鄱阳湖防汛形势的严峻,一方面从抗洪“战术”升级换代、抢险“神器”广泛应用,调度应对更加专业化等角度,反映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江西在防汛抢险能力上的全面提升,传递全力迎战“超历史极值特大洪水”的强有力信心,有效缓解群众情绪,提升社会信心。7月5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联合推出《防汛科普》系列报道,通过MG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受众科普汛情常识,引导受众开展科学防汛。
三大央媒抗洪报道既让人及时了解汛情新情况,又对汛情发展进行前瞻性预判,凸显新闻报道的实用性价值。一方面,对各级政府应对汛情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做到让群众心中有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人物群像报道。普通人在危难时刻的坚毅和智慧令人动容,三大央媒在刻画受灾群众奋力自救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生动写实的细节刻画普通人保卫家乡的人物群像。与印象中年年相似的灾民紧急转移的单一画面不同,报道更突出乐观、积极的形象,镜头内外、字里行间充满人间烟火气息。7月14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题为《心疼!#抗洪一线官兵的睡姿#》的一组照片,展现了在大堤上刚一坐下就“秒睡”的抗洪官兵各种“奇特”的睡姿,感动了无数网友。新华社视频报道《日出日落 同舟共济 “声声”不息》,在哄孩子入睡的摇篮曲中缓缓展开叙事,视频共由5段不同的音乐串起,包括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学生的音乐课、抗洪途中的“好汉歌”等等,视频结尾展示的不同受访者面带微笑地表达生活期盼,给人以莫大的力量感。此外,《抗洪一线的“铿锵玫瑰”》中“主动请缨”的女性群体,《康山大堤上的脱贫“守堤人”》中“想尽一份力”的脱贫户群体,《“我们不只会跳广场舞,还能上堤保家园”》中抗洪的广场舞大妈团等等,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是典型人物报道。以真实的抗洪人物故事为线索,巧妙呈现自然、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连接,凸显人与自然共处共生,在斗争中繁衍生息的主题,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团结。比如7月14日,人民日报微博报道两代武汉人一线抗洪的故事《父子变战友!一段大堤上有5对父子兵》等。除了这些短平快的“小制作”之外,新华社报道还从深度着手,探寻人物报道的丰富性和历史纵深感。如新华社抗洪纪录片《2020抗洪纪录片|与水为邻》《国家相册|江河儿女情》聚焦生长在江河边上的人,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与水相争、与水共生的时代变迁故事,反映一代代中国人面对洪水的坚韧不拔、顽强斗争,最终得出江河已融入江河儿女的血脉,逐水而居、因水而兴、与水抗争已是他们的本能的结论,从而使新闻人物报道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空间。
防汛抗洪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交叉和联系,也因此使抗洪报道更具社会性和贴近性。在今年抗洪报道中,安徽歙县高考延期,三峡、小浪底、王家坝等知名景点大坝全力泄洪的场景受到舆论高度关注,这说明抗洪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与社会热点有高度关联,以社会热点的视角组织抗洪报道可有效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歙县高考因洪水延期这一社会热点,三大央媒均播发了多种形式的报道,如人民日报报道《歙县抗洪一线直击:共赴“考场”的父女俩》,记录了值班的电工父亲和参加高考的女儿共赴“考场”的精彩故事;央视新媒体报道《歙县高考纪实|坐着冲锋舟上考场,三天里歙县考生经历了什么?》,以高考考生的视角记录了不一样的高考经历;而新华社的报道则同样丰富多样,如客户端报道《受强降雨影响 安徽歙县高考没有如期开考》,无人机报道《安徽歙县洪涝灾害现场直击》,融媒体报道《一场特殊的“首日考”——安徽歙县高考延期背后》,微视频《风雨无阻 船只送考》,“国家相册”重点栏目报道《江河儿女情》等等。
此外,对于王家坝时隔13年再开闸、三峡大坝首开11孔泄洪等极具看点的抗洪设施投入使用的情况,乐山大佛遭洪水“洗脚”、鄱阳湖最大决口成功合龙等热点三大央媒积极刊发报道,通过轻量化的视频展示、多媒体渠道推送在网民中间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前,融媒产品已然是各大战役报道中的重要力量,各大媒体不再一味模仿兄弟媒体,而是越来越多地依托自身优势、立足各自特色开发相关产品。在本次抗洪报道中,不少特色产品成为央媒的亮点,以特色为抓手、以差异化为重点,融媒产品的形态更加多元而成熟。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微视频《18岁,19岁,20岁》《父亲偷偷看望抗洪儿子,现场竟一把抢过沙袋》等作品,以生动细节记录抗洪一线故事,在迅速刷屏之际感动无数网民。央视《为何承诺?面对洪水,中国军人告诉你》通过历史抗洪画面对比,使威武的中国军人形象振奋无数国人。新华社连续播发的“战洪群英谱”系列融媒体报道《战洪者!义无反顾的“消防橙”》《致敬!最可爱的人》《党旗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等,以生动而立体的表达形式,致敬奋战在抗洪救援一线的消防指战员、人民武警、基层干部群众,呈现英雄的群像,深情讴歌最可爱的人,彰显他们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践行。报道直击抗洪一线的真实场景,扣人心弦,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均突破百万次,社会影响巨大。
与抗洪微视频的新闻性、时效性相比,微纪录片更注重硬题材的“软表达”,在人文关怀与抗洪精神的延续上下足功夫,更注重“讲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至深。比如在全国防汛的关键阶段,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接连播发《父爱不离堤》《十个退伍老兵》《一扶一望》《鏖战江新洲》,以微纪录片的形式生动讲述防汛救灾中的感人故事,凝聚起全民奋力战胜洪水的正能量。央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23分钟视频《比电影还惊险!被困汪洋、信号中断,6人8小时上演生死营救》,真实记录了6人消防小分队孤军深入洪区救出23名群众疏散78人的壮举,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的营救过程既悲壮又令人动容。
在抗洪报道中,央视推出慢直播节目《24小时不间断直击多地雨情汛情》,直击全国多地雨情汛情,关注重点流域的抗洪抢险以及群众转移情况,被封面新闻、腾讯视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2020年年初,因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的节目形态开始为观众熟知,不时有100万+关注度的爆款慢直播出现。依托原有的“小央视频”及央视网端口,央视慢直播越来越多地被观众接纳喜爱。
海报简洁明快,以轻量化、小而美的特色达到“一图抵千文”的传播效果。抗洪报道中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的海报产品,比如新华网推送的《鼓足干劲》和《手护》、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作品《一起上!》、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的《2020,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等等。
近来,因疫情而生的新华社“海报突击队”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多个作品被新媒体平台广泛转发。今年抗洪报道中,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出“创意海报突击队”作品《这脚,心疼!》,仅用一张“抗洪民兵陈寿春在水中浸泡近20小时”的脚的特写,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坚守在抗洪一线军民们的辛苦不言而喻。该海报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及面地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无畏奉献精神,以及人民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的不屈与团结,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短时间内便达到10万+。
今年汛情波及全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为集纳展示每日汛情发展的核心内容,新华社推出大数据集成产品“抗洪纵览100秒”系列短视频。通过对地图、全国降水量预报图、现场视频素材的加工,从7月13日开始,以“日记”形式连续播发,以简洁的形式实时披露当天的水情预报、防汛前线险情、各地抗洪措施,让受众迅速掌握全国防汛信息。这类新闻产品让网民“秒知”复杂信息、视角新奇有趣,因大数据的客观性使新闻报道更加扎实而深入,深受网民喜爱。
由于突发性强、报道条件恶劣等原因,一线洪涝灾害报道面临很多困难。加之今年灾情叠加疫情,给一线记者增添了更多困难。而洪涝机器人、卫星、无人机等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让媒体人不必再为一个画面冒险前往现场,保障了新闻生产的安全。同时,新技术应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精彩内容。
洪涝机器人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抓取全网关于洪涝的图片、视频报道以及网民素材,智能化地合成要素完整的新闻短片,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全面反映各地洪涝灾害现场。洪涝机器人通过快速全面的素材捕捉,其高产、高效率也可以提高洪涝灾害报道效率。据统计,新华社洪涝机器人仅在7月份一个月的发稿量就有近40篇,选取画面上至卫星云图下至抢险救援现场,内容涵盖了追踪动态、权威发布、险情现场、救灾信息、官方数据等等,区别以往洪灾视频报道“旁白+画面”的传统报道形式,洪涝机器人视频报道以更加智慧、高科技的方式为受众带来全新视觉体验,在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一经推出,备受网民追捧。《老人被困水中,消防紧急救援!》《洪涝来袭 乘风破浪的守护者》《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破1998年历史极值》等报道客户端浏览量均过百万。
卫星新闻提升了抗洪报道专业性和深度。今年洪涝灾害辐射面广、汛情发展瞬息万变,群众和各级政府渴求专业、准确而全面的新闻分析,但各大媒体上同质化的局部新闻难以满足这种阅读需求。今年新华社抗洪报道推出了“卫星看汛情”专栏,系列报道运用卫星云图对比变化、GIF动图、信息制图等直观表达方式,推出了一系列解释性报道,在舆情疏导、灾情科普、协助抗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拍摄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受众带来现场体验感和情感共鸣,三大央媒的无人机拍摄在此次抗洪救灾报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此前的无人机应用已经普及,但三大央媒在一次抗洪救灾报道中同台竞技,其拍摄视角、细节发掘、操作方法、拍摄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少创新,作品直观、震撼,深受网民关注。比如在《全力迎战!鄱阳湖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险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险情”——洞庭湖巡堤查险现场直击》等图片报道中,无人机拍摄了鄱阳湖水位超过1998年历史极值的情况以及汨罗市磊石垸附近江水处于超警戒水位状态等,一触即发的险情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同时也为指导抢险救灾提供帮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7月2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王家坝:泄洪之后》采用了大量空中俯瞰的航拍镜头,满屏的洪水和零星的孤岛庄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凝聚起万众一心、共战洪灾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