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何广
3月3日,三都自治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三都延续千百年的贫困已成为历史,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16个之一、黔南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三都干部群众不畏惧、不退缩,始终抱着“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大力弘扬“自信自强、苦干快赶”的新时期三都精神,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不断发起总攻。
3月3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三都自治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三都延续千百年的贫困已成为历史,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正式宣告脱贫。
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以来,三都从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808户134410人,贫困发生率35.62%,实现脱贫28560户129253人,未脱贫2248户5157人,减贫数量位居黔南州最高,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3%,下降34.09个百分点;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出列村数量黔南州最多,在水乡大地书写了一部脱贫攻坚壮丽史诗。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唯有务求精准、尽锐出战,方能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总攻全胜。
脱贫攻坚一路走来,三都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建立健全“1+7+9+91+2249”(即1个县级指挥部+7大战区指挥部+9大业务专班+91个驻村工作队+2249个网格)垂直管理体系,全县共6220名干部(其中网格员2745人、县领导48人、包保医生1187人、包保教师2240人)全面下沉一线,对全县所有村所有农户进行网格化管理。
运用云视讯视频调度系统,工作直接安排到镇、村、网格员,构建扁平化管理指挥运行体系,脱贫攻坚工作科学高效运转。
同时,三都选派1187名医务人员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使者”对全县重病、大病实施网格化服务;全面落实包保干部、2240名教师“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压实网格员、网格教师双线包保责任,全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不失学辍学。
此外,综合人口、辖区面积两项指标,提高村级干部基数、设置村级干部职数机动指标,成立村党总支,设立片区党支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98名村级后备干部,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党组织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为全县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不竭动力。
脱贫攻坚重在准、贵在精。
三都始终围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靶向聚焦、精准发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黔南州委“约法三章”要求,建立倒逼机制,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克的堡垒,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牢牢掌握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动权、制胜权。
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基础。充分整合资金,着力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水乡大地,路宽了、水通了、电稳了,村庄靓了,百姓笑了。
易地搬迁是有效途径。在10个安置社区建成住房12036套,完成“十三五”期间搬迁任务50119人,其中贫困人口36988人,搬迁量全省第七、全州第一,2018年度县城安置点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一。
产业革命是长远之计。以20个坝区为突破口,以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为补充,以“村社合一”为依托,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吉尔斯桑羊“1+7”飞地经济、万户水寨“1+7”前店后基地经济、“蛛网式”劳务组织等模式。
志智双扶是根本动力。深化拓展“一补三强”(补精神之钙,强脱贫自信、强致富能力、强乡村管理)党建引领思想扶贫,以干部当家为抓手,采取村居环境整治“六看”法(一看地面二看墙、三看家具四看床、五看厕所和厨房、六看院落脏不脏),通过“小手拉大手”“巾帼行动”等方式,将村庄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推进,彻底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主动走上脱贫致富路,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作风建设是重要保障。制定脱贫攻坚正向激励、负面惩戒“双十条”规定,明确重点培养锻炼、提高待遇保障、突出表彰奖励、优先选拔使用等10项激励举措和坚决从严惩戒、严格责任连带、坚持一案多查、一律问责到底等10个方面的惩处措施,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
三都的脱贫攻坚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提前实现脱贫摘帽,不仅仅代表县级单元的脱贫摘帽,更宣告着一个民族的脱贫,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各级各界纷纷驰援三都,陆续输送人财物到脱贫一线,汇聚众志成城攻坚拔寨的磅礴合力。
中央统战部通过建立全国宗教公益慈善实践基地,选派优秀干部,安排帮扶项目、资金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2110人次,帮扶项目157个,帮扶资金1.1亿元。
广州市黄埔区实施帮扶项目165个,帮扶资金超2亿元,并选派一批党政干部、教师、医生驻县挂帮,实施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引导172家企业与146个贫困村结成“一企一村”帮扶关系,实现贫困村、中心学校、中心医院帮扶全覆盖;创新开办黄埔·三都民族班、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帮扶新模式。
深圳特区有关企业延续20多年帮扶三都情谊,累计捐资捐物达2亿元,援建学校56所、乡镇卫生院10所、建设项目5个。
省委、省政府聚焦三都实际困难,派出省财政厅、省军区等攻坚力量帮扶三都。
黔南州委、州政府出台系列帮扶政策,州四大班子领导包保联系六镇一街道,选派州直部门51名干部到三都挂职任职,调集龙里、瓮安、福泉三县(市)31名干部助推三都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县市互帮、社会参与、百企助力、万人攻坚的生动局面。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退出贫困县序列,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三都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于脱贫成果的巩固,兼顾长远发展之策,着力打造有底气、有颜值、有产业、有乡愁、有希望的“五有”新乡村,加快乡村振兴,不断开创三都赶超跨越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