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关键词】血站;血液制品;安全发放与储存;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17-01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液采集的人群主要是低危人群,从源头上保证所采集的血液安全可靠,以确保在制备血液制品中能够符合标准,最终实现临床供血的安全需求。所以说,用血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取决于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这就要求血液供应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达到国家标准,进而保证l临床上所接收到的所有血液制品均具有可靠性,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本文以血液制品的发放与储存方面为研究内容,对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做简要论述。
1.1资料
调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血站血液制品的发放记录。血液来源为通过宣传与招募等渠道收集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偿献血血源,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配置血液制品,有效控制血液制品的发放与储存,对血站血液制品的发放、储存与血液的报废率情况进行记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血液制品的安全发放措施
血站所发放的血液制品必须确保合格率为100%,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在临床中用血的安全性。并且具体工作过程中,制定一系列规范工作人员的标准操作流程以及核验制度,严禁工作人员因失误而造成血液制品的无效,对所发放的血液制品血型、血量进行认真核对,确保临床用血的可靠性,这也是保证用血患者的生命安全。血液制品发放中,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由于血液的保存期限因血液保存液成分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保质期。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保存期限为35天,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保存期限为1年,病毒灭活血浆保存期限为4年,单采机采血小板保存期限为5天。对血液制品进行发放中,应该严格按照血液的保质期先后顺序进行发放,防止血液制品因过期而造成报废的情况。如果因特殊情况,如白血病或者尿毒症等方面的患者用血时可使用辐照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要按照相应的供血标准为其发放对应的血液制品。
另外,应该严格遵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规定,对血液发放流程进行严格控制,详细记录血液发放明细以及发放程序。血液发放记录的主要内容有:站内用血、临床供血、退血、报废以及销毁方面的记录。并且要求所记录内容字迹清晰,记录内容完整,记录表中严禁出现内容空缺的现象,如需对记录内容进行更改,应在确保原来的记录内容可见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改动,改动时,应备注更改的原因以及更改的内容以及更改时间,最后对更改人处署名。对血液发放记录进行妥善保存,确保其具有追溯性,保存期限为10年。
血液制品的储存措施
日常工作中,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与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对血液制品的影响。冰冻血液在储存中,如果血袋之间孔隙较小,由于冷空气无法正常循环,或者因工作人员对冰箱的打开与关闭次数较多,而造成冰箱中温度无法保持恒温,这样冰箱中的细菌就会增加;在高温天气,由于运输距离较远,同时相应的保温方法没有符合标准,提高了冷藏箱中的温度,将容易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细菌繁殖过快、冷沉淀部分融化,最终造成纤维蛋白析出,这就无法安全的供应临床使用。建立健全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冷链”系统是必要的,做好储血库冷链管理工作,对储血冰箱的温度数据实行实时监測,确保冰箱中所摆放的血袋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无必要情况下不可随意打开冰箱。高温天气运输血液制品时,应该确保血液制品的存放容器达到运输的冷藏条件,将血液制品送至指定地点后及时对血液储存箱的温度进行检查。同时,应该科学规划运输路线,目的旨在尽快将血液制品送至目的地,尽可能的保证血液的质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x±s作为计量资料t为检验标准,x2检验,P<0.05为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血站血液的发放与报废对比情况,见表1,经2017年制定科学方法对血站血液制品进行安全发放与储存后,血液的报废率逐年下降(P<0.05)。
在医学临床救治中,血液可在第一时间帮助医生准确救治患者,也是患者发生紧急情况下所使用的必须救治品,其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后,我国在对血液方面的相关法律也在不断的进行修正,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所要求的血液的供应的及时准确性的不断提升下,血站工作人员也加强了血液制品的安全发放与储存管理工作,进而将血站血液制品的质量予以有效加强,使血液制品的使用安全有保障,通过对比采用科学方法对血液制品的存储与发放,明显降低了血液制品的报废率(P
总之,对血液制品的安全发放与储存,确保血液制品的合格率,需要血站制定完善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有效控制血液制品的质量,从而使血液制品在临床上更加安全可靠,是血站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