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武 罗渊 孙阳菊 张石山 陈川
[摘要]差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科核心素养是实施差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抓手,由“实施差异教学+优化学测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为核心,共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开展。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学测平台;差异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9-0100-03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aming and Testing Platform in Differential Teaching" Achievement Report
(Tianjiabing Middle School,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China) HU Wenwu LUO Yuan SUN Yangju ZHANGShishan CHEN Chuan
[Abstract]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individualized growth of students.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is an effectiv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ming.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 optimizing leaming testing platform + developing individualized leaming" as the core, jointly promoteindividualized leaming Developm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and gradually expanding the school's so-cial influence.
[Keywords] Leaming test platform;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Subj ect core literacy
一、研究背景
(一)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注重差异教学
西方重视个性差异,开展差异教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高智高能学生教育计划等,都是针对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设计的差异教学项目。
(二)我国教育规划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发展
我国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据差异提供适宜的教育。
(三)差异教学培育学生个体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使命,教师要在本学科中提取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最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实施差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优化应用学测平台促进差异教学
建立集测评和学习服务于一体的学测平台。优化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即测试端,分析学生差异。同时,尝试开发与应用FEG未来教育系统,即学习端,促进个性化学习。
二、研究成果
(一)理性认识
1.一个基本框架
形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差异教学策略框架。由“实施差异教学+优化学测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为核心,再辅以“资源库建设策略+评价策略+家校融通策略”助力,共同促进差异教学的开展。
2.两个基本原则
坚持自主性、尊重个性。
3.三个基本观念
(1)学测平台具有诊断、改进、推送功能.致力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2)学科核心素养是实施差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抓手。(3)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闭环。
(二)实践成果
1.优化了学测平台
(1)优化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4.0版。“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4.0版本包括成绩分析系统、家长App、教师App、学校管理。成绩分析系统包含检测反馈、考试管理、网络阅卷。家长App包括全科报告与单科报告。教师App包括关注、教研、资源、数据。学校管理包括各种数据与学生的发展。通过平台可以分析学生优势和增长点,走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精准分层与分类,实施差异教学。
(2)优化FEG未来教育系统3.0版。FEG未来教育系统由教学平台、未来教室App、教师助手、教育云平台组成,处于开发与应用初期,着重运用了教学平台,学生端未来教室App,教师端教育云平台。 运用教学平台制作课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与高考能力体系制作收集整理微课,上传资源并发布任务,进行备课与上课。运用教育云平台进行学情跟踪与评估,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学生运用未来教室App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与练习。
2.开发了学生分层工具
(1)解读新课标,探索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对于高中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解读,根据校情,初步探索了核心素养框架。解读课标,抓取关键词,搭建框架。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分别从积累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整合三个层面具体落实。
(2)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测试卷。指标根据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蕴含素养的测试题,通过设计《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测试卷》,可初步了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测查分值与题目来源:总分100分,题目都来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或各地模拟的经典题型,部分有所改编,符合学情,信度较高。
测查方式:题目为单项选择题与主观题。教师运用测评端,进行数据分析,学生获得个人成绩报告单与形象直观的雷达图。
(3)运用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测试与分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情况差,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各项指标互为关联与促进,各班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各项指标上呈现出共性与差异。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差异教学策略
(1)学期年级大分层走班。根据《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现状测试卷》,进行人学考试,根据分数把学生分成A、B、C三层班级。分析三种层次班级的学科核心素养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A层班级,学科思维有一定优势,采用探究性教学;B层班级,问题解决有一定优势,采用反思性教学;C层班级,双基有一定优势,采用问题解决教学。
(2)学月班级小分类教学。每个学月,通过学科测试与分析平台对学生阶段学习测试与分析,了解与分析班级能力与素养现状,将班级学生分类,实施分类教学。
(3)日常一对一个别化指导。学月检测后,教师通过检测反馈,了解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采用一对一个别化指导,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4.通过学测平台优化,探索不同学习阶段个性化学习策略
搭建课前、课中、课后个性化学习的“三阶梯”,循序渐进地推进个性化学习。
(1)问题解决式个性化学习。课前前置预学,运用未来教室提出问题。课堂深度学习,运用未来教室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前测学习评估与提出的问题,修订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课堂学习框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平板电脑+未来教室教学系统”建立学习大数据。基于未来教室学习大数据,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准调控和管理。采用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一列出预学问题,提出问题目标一自主合作结合,开展问题探究一检测跟踪学情,质疑批判创新一回放总结所学,归纳升华方法。课后分层学习,运用未来教室拓展问题。运用未来教室云平台,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送,如微课、课件、问题探究论文等,同时配以针对性训练。
(2)探究式个性化学习。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探究突破。采用以下流程:创设情景,问题导入一自主探究,启发引导一精讲点拨,深化理解一达标测评,拓展延伸一回归目标,总结反思。课后分层,自主发展。
(3)小组合作式个性化学习。课前分组预学。课堂合作探讨。采用以下流程:呈现任务图片,分享预学成果一分组学习新课,交流学习成果一完成拓展练习,交流反馈总结一生生师生共评,总结升华所学。课后自主为主,合作为辅。
5.通过学测平台优化,探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评价策略
(1)坚持评价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以过程为核心,注重方法引领。
(2)用好评价方式。课堂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运用学测平台未来教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及时讨论答题,借助未来教室与平板电脑,及时上传结果,全班互评,教师点评,这样提升评价的时效性和交流的交互性。课后在线师生互评,共同提升。学生通过学测平台观看微课,师生通过学测平台及时交流。用好数据评价,激发动力。平台可提供学生入学后所有试题及考试情况,可以了解学情,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教师个性化指导。坚持精批细改,个性评价。在考试中,根据考点情况与学生得分情况与问题所在,让学生明白问题所在,在反思中调整学习策略,提升自己。
6.探索基于学测平台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校本资源库建设策略
每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学习资源,因此,学校建设强大校本资源库是个性化学习有效开展的保证。学校建设校本资源库遵循科學性、针对性、实效性、通用性、整体性、直观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内容有媒体素材、课件、案例、网络课程、试题库、资源目录索引。
7.探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家校融通策略
营造家校融通和谐氛围。教师要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不允许孩子们用手机,建议用家长们的手机或家庭电脑,打消家长的顾虑。提供技术支持,教师以学生身份,先学先试,截图后将操作步骤发在群里,给家长们提供模板。精心准备,及时展示。班主任、科任教师分别从学校文化、学科教学层面准备资料,及时展示优秀的学习成果。
三、研究效果
(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通过前后测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较快,学生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奖等级和数量都有大幅提升。
(二)学生个性化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的自主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主动在课堂上质疑、追问、批判、评价的学生增加;课后主动选择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同学增多。比如通过思维导图把握学科核心思想。
(三)教师成长,学校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学校形成了为学科核心素养而教的差异教学特色,实践教师在锦江区、全国多次做学习经验交流,推广研究成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郑云翔.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