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科技窃电方式及反窃电措施

2020-11-16 22:16刘钧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用电安全

刘钧

摘要:目前,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供电公司电量流失成为其提升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法用户窃电行为也逐步向高科技发展,给现有的供电企业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也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供电公司也采取多种手段杜绝窃电现象的发生,例如增加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线损分析等系统作为后台支撑,对电能表进行更新换代等。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高科技窃电的现状、方式以及反窃电的措施。

关键词:高科技窃电;反窃电举措;用电安全

引言

窃电手段多元化发展严重的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保证我国电网的积极健康安全运行,反窃电技术的更新对维持好企业的供用电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代窃电的危害以及确认技术的主要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提升反窃电技术的重要性及优化反窃电技术路径进行探讨,为供电企业反窃电的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1高科技窃电的方式

第一,遥控窃电。遥控窃电就是通过对电能表内外部或者计量箱内部进行非法改造,以使其出现运行故障的窃电行为。常见的遥控窃电有通过对计量箱电压绕组加装可遥控的电阻设备,调节计量的电压大小,利用减小计量电压达到减少表计电量的目的。还有一种方法是对计量箱电流线圈加装类似继电器式的装置,利用遥控操作其通断,造成电流分流达到减少表计电量的目的。此外,还有对电能表计进行改装,在内部加装遥控装置,使用时按下遥控开关即可,造成内部分流分压,达到窃电的目的。这些高科技遥控窃电装置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隐蔽性强、可随意控制的特点,供电检查极难发现。

第二,私设地线窃电。私设地线窃电就是通过设立接地线,使原本电能表的零线断开,让电流通过私设的接地线流入大地,导致电能表不计量或少计量,达到窃电目的。另外就是可以将入户线的火线与零线对调,断开引出的火线,再将用户负荷侧接入私设接地线,这时电流线圈已经无电流,但是电压线圈还有电压,这样用户用电不受影响,但是表计却无法计量。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用户侧将零线断开,将用户负荷侧接入接地线,构成火线-接地线的回路,这样电能表仍无法计量。如果用户在零线侧加装空开,随意控制零线和接地线互换,这样即使怀疑其窃电,也因为恢复迅速,极难抓到其窃电证据。

2窃电行为的危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窃电技术的不断多元化转变,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收入蒙受损失,同时要修复破坏电力设备过程中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供电企业提升反窃电技术,保证在日常供电质量高效运行基础上控制窃电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窃电行为会给供电企业带来必须的维修费用,同时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如无法有效控制窃电行为,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供电用电秩序出现混乱。

在不公平不平衡心态的驱使下,窃电的人群可能能会逐渐扩大,这样一来使得我国的电网供电性稳定性难以保证,并且在日常供电过程中窃电所造成的私接乱搭不仅仅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同样还会制约电力企业的日常供电,导致触电或其他不安全现象的产生,还有可能为日后的供电质量埋下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面对新时期窃电技术不断多元化改变的趋势,确定案件的取证非常困难,例如在无法统计窃电所走过的度数上或窃电行为以及缺点时间难以把握。这些困难都會让供电管理部门的工作无法开展,并且在此过程中电检人员若缺乏相对经验,那么反窃电管理机制就会存在线性的管理缺陷,智能化的反窃电手段虽然在不断升级,但是若没有及时完全长效的建立防窃电技术,那么会对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国家的经济财产造成巨大的印象。

3高科技反窃电举措

3.1建设反窃电的装置

在供电企业反窃电措施中应用大数据理论战略,其具有许多突出的战略意义,但并非是对大量数据信息的解读和把控,而应用大数据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科学的分析、处理并加工这些数据,从而让数据得以增值。营销系统中汇集电能表相位数据、开盖记录、零火线电流、电压、功率、负荷、电量、台区线损等数据开展多维关联分析,分析负荷数据背离、线损突变、窃漏电特征因子,构建窃电判断模型,从周、月不同时间维度对每个疑似窃电用户的窃电天数进行跟踪,对用户非法窃电行为进行精准定位,并不断发展窃漏电的高风险特征,进而促进供电企业反窃电成效。在具体的反窃电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模型来建设反窃电装置,促进防窃电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在防窃电的装置设计过程中,供电企业相关操作者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反窃电装置建设,例如在装置中安装良好的失压计时仪电能表可以促进远程监控体系的形成,可以更加全面的记录用户用电信息如电流、电功率、电压等参数,且在计算机系统下进行数据分析,对促进供电企业反窃电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另外,供电企业在反窃电管理中还要分析各类用户的用电行为,并将其用电信息进行及时的登记,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确保反窃电安全性。

3.2加大高科技防范力度

完善监控系统的接口管理,不断深挖系统功能,加强反窃电大数据预警分析技术应用,精确锁定疑似窃电用户,打压窃电分子犯罪气焰。

3.3提升当前工作效率

在大数据理论下的供电企业反窃电措施实施中,如果根据传统的反窃电工作模式,大多数反窃电工作者只能采取现场突击检查的方法,或者只有通过地毯式摸排策略才能准确挖掘窃电用户,该工作模式存在着工作效率不足、消息传播走漏等的问题,很难准确落实窃电非法行为,对供电企业带来诸多的经济损失。但在当前的反窃电措施中应用大数据理论有助于实现多维度分析,对对海量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监控,其中主要包括用户的电量电费、电压、电流、负荷曲线、电功率等的相关参数。在大数据理论下通过对数据处理系统的科学应用及其精准定位,让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者能够有的放矢,不仅可以大范围严厉打击非法窃电用户,促进反窃电效率的提升;而且还可以避免临场检查,对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产生尤为重要的意义,避免对用户产生干扰。

3.4开展用电督查

我国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也在逐渐转变在发展过程中新型窃电技术不断延伸电力企业的反窃电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发展过程中,窃电者的窃电行为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变,在此过程中,由于窃电者之间的相互效仿以及不平衡心理的诱导是得窃电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大规模窃取电力资源,这样的行为不仅仅为供电企业的定期检查工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因为打破常规制度的用电方式也使得供电企业无法高效开展工作,不得不开展不定期的检查,以防止窃电者的窃电行为再次发生。正是因为窃电者的规律无法摸索,所以窃电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导致的经济财产损失也与日俱增,供电企业只有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用电督查模式来进一步增强用电检查管理,从而提高检查管理效率,在猝不及防的大规模打击过程中,来严防窃电者的违法行为再一次发生,来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护国加法律的威严。

结语

高科技窃电防范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涉及范围比较广,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后台系统建设,提升监测能力。同时要加强反窃查违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工作水平,从根源下手,最大程度地减少窃电带来的效益流失。

参考文献

[1]罗奎.浅谈高科技窃电方式及防范措施[J].农村电工,2009(2):39.

[2]刘瑞丽,郭彦芳.探析高科技窃电方式及反窃电措施[J].世纪之星,2015(11):505-506.

[3]吴毅良.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大客户窃电分析[J].现代制造,2017

(3):15-16.

猜你喜欢
用电安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探讨
高校实验室用电问题及对策总结
浅谈高职学生实训安全用电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论用电检查对营销工作的重要性
电路网络线性相关结构研究
施工中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探究
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反窃电分析
防误入带电间隔预警装置的研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