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2020-11-16 12:50陈艳芳刘才喜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关键词:策略

陈艳芳 刘才喜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普遍扩招,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数急剧大增,声乐传统“一对一”的小课教学导致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学形式改革势在必行。声乐是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分主修和辅修两种类型,在教学的改进与探索中,主要出现了传统小课、集体大课和集体小组课三种形式,集体大课主要为辅修声乐的教学,而小组课则成为主修声乐的一种创新教学形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小组课优势与弊端的分析,探究提升小组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师声乐;小组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2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此计划是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随着政策的实施,高师音乐专业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声乐传统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于是声乐小组课便应运而生,并成为主修声乐的主要授课形式。[1]

声乐小组课顾名思义就是由一名教师对多名同学组成的小组来进行集体声乐课的授课形式,其中小组的人数由4到15人不等,分组基于声乐基础、理论知识、音色和性别,把具有相似情况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一、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的优势分析

高师声乐小组课与传统小课相比较,有一定的弊端,也有着明显的优势,成为现在高师音乐专业主修声乐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

(一)小組课注重课堂整体性,利于“师范性”意识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的声乐课堂,相对于传统小课,老师会更加重视其课堂的整体效果,不管在课堂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会更细致地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小组课相对于传统小课,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等一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吾师焉,集体的智慧一定会高于个人的智慧。在交流中,他人的优点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缺点,可以相互避免重复犯错,这样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声乐这一抽象学科的理性认知,也让学生在交流中快速成长。 “师范性”,也就是作为音乐教师,要能够弹奏、演唱、编跳、巧说、主导课堂等多方面的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能力整合起来, 巧妙合理的应用在整个课堂中,这就需要学校的老师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上注重各个方面的交叉和兼容。例如小组课上课前,老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歌唱的作业,弹奏的作业,点评的作业,组织课堂的作业等等,通过长期的课堂训练,学生编、创、导、演 “多栖化”发展路径提高能力,其 “师范性”意识得到加强,教学综合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慢慢提升。[2]

(二)小组课注重声乐文化知识,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著名钢琴家周广仁先生说,好的演奏家绝不能只会弹钢琴,而要脑子里懂很多知识。她一次次强调,真正弹好钢琴,一定要学很多的文化知识,要让自己的脑子充实起来。其实我们的声乐学习也是一样的。声乐小组课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老师更多的会注重声乐文化一些共性知识的讲解(特别在低年级),会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再注重训练学生对声音技巧的把握。而传统小课,教师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技能技巧的训练,把高难度技术的解决作为追求的目标。教育和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教育对文化的构建和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文化教育是传授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基础,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3]

(三)小组课注重主动学习,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传统声乐小课教学,教师最主要的方法是讲解与示范,通过一次一次的讲解和示范来教学生,但在短时间内,学生是不能完全明白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的,甚至有些胆怯的学生害怕不了解老师的声音和状态而遭受老师的责怪,故意装懂,产生不知以为知的现象。在声乐小组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翻转课堂,无形中突出了课堂综合发展的“师范性”含义。学生通过这样的上课方式,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的习惯,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边观察边讨论,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和促进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善于交流分析的习惯,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行为。[4]

二、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的弊端分析

小组课的教学,如果学生都很积极,课堂氛围就会很好,效率也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主动积极,所以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实际问题。

(一)小组课注重共性知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施展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双向的,有利有弊,声乐小组课注重声乐文化,技能技巧的共性问题,却容易忽视声乐个性发展,而声乐这门学科,不同于音乐理论,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非常强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科。每位学生是一件独特的乐器,学生的个人条件、声音色彩、音高音域、音乐素养、演唱水平、歌唱心理以及接受音乐熏陶的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在小组课教学实践中,声乐教师很难制定出一套适合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声音训练方法和发展方案,很难体现出“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5]

(二)学生个人课时少,难完成教学任务

声乐小组课人数一般有4到15人不等,人数偏多而教学授课时间有限,特别到了高年级,平均课时明显紧张。小组课一般为90分钟,两节连上,在课堂上,前20分钟一般会给学生进行统一发声训练,讲解声音的规范,剩下的70分钟,如果是10人的小组课堂,平均分配至每位学生的时间仅为7分钟,而一首高年级的歌曲,唱一遍都可能需要四五分钟,老师完全没办法处理和讲解细节。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每一位学生的授课时间及授课任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三、高师声乐小课组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探究

(一)主动接纳并构建合理的小组课教学理念

俞敏洪老师说,思想观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命脉,需要精心呵护;也有人说,思想主宰一切,当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也无不说明思想在指导我们行为时的重要性。小组课实施之初,很多老师也是排斥的,传统小课理念根深蒂固,而声乐小课也确实有它自己的优势,所以,教师理念的改变对于高师声乐小组课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 声乐教师要主动接纳小组课已成为趋势发展的事实,充分挖掘小组课的优点,将小组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下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 找到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切入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二)采用项目、分层等多种举措展开教学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的水平是差异化很大的。自主学习声乐的能力不同,掌握声乐知识的主观认识程度不同,音乐基础(如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弹奏)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 这些个性化的差异需要教师逐个了解,做出合理安排,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教学设计,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每一个同学的理解不一样,可以先根据音色差异分小组练习,也可以根据对江南小调韵味把握的程度分小组练习,再可以根据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分小组练习,这样,课堂生动,有针对性。

(三)利用自媒体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将自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引入到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小组课课时紧和缺乏个体针对性教学的两个主要矛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利用自媒体搭建一个学生课后的互助平台, 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向网络延伸,比如选择建立声乐线上学习微信群(主要是微信群), 把声乐小组课的学生都拉到群里,然后,把上课的内容进行视频录制,老师把上课的重点、难点回放在群里,让学生加强认识,加强课后实践练习。同时,作业的回复也可以放在微信群里进行,要求學生进行录像,把作业编辑成一个3~5分钟的音频或者小视频发到群里,群里的同学相互观看,写简短评语,教师也可以随机点评。

总之,高师声乐小组课这一上课模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也将其作为一个实践性问题来进行讨论、分析,但研究的视角都比较狭窄。笔者认为小组声乐课还要从许多教学实践中寻找更多的优势、不足,探寻提高教学效率的合理策略,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珊.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实践之探索[J].北方音乐,2020(12):115-116+237.

[2]谢传红.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探究[J].歌唱艺术,2019(08):29-33.

[3]张红梅.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9(03):19-21.

[4]张红梅.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效率提升路径探究[J].艺术评鉴,2019(01):65-67.

[5]王成.论高师音乐教育声乐专业小组课上课模式的利与弊[J].北方音乐,2017,37(21):208.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