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境内的汽车数量,质量也开始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对于相关汽车企业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保险杠作为汽车的重要组件之一,也开始成为了人们挑选汽车时重要的考虑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保险杠设计的主要构成和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提出了相关的问题研究策略,希望对于一些汽车保险杠设计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汽车;保险杠;产品问题;研究
0 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不断发展,汽车保险杠设计及其质量有了飞速的提升。汽车保险杠可以有效地提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因此对于汽车保险杠而言,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有效地保障车主的安全。汽车的保险杠是一个综合性的硬件,它的设计结构有很多,并且较为复杂,汽车行业制造者必须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提高保险杠的质量,从而有效地保障驾驶员,乘客及行人的安全。
1 保险杠设计理念
1.1 安全理念
再进行保险杠设计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安全设计。保险杠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汽车发生危险时进行缓冲和保护,因此,保险杠最大的功能就是要保护乘客的安全。谨慎合理的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前保险杠系统的优化作用,在进行散热器系统设计时,要注重其安全距离的界定,进行优化吸能泡沫件设计。在进行保险杠系统优化设计时,要注重考虑其影响因素,例如接近角、离去角、前后悬长度等等。
1.2 绿色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我国大环境背景下的要求。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在正常的产品生命周期里可以得到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生态系统的危害性最小化。在进行保险杠设计时,要受优先选择无污染、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制作。同时要在保障安全前提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轻量化的材料。
2 保险杠设计结构
保险杠大致分为保险杠蒙皮系统,保险杠横梁系统,保险杠吸能泡沫系统,行人保护系统,这几个系统相互连接,可以有效地发挥保险杠最大的缓冲和保护作用。保险杠的核心功能是使各个系统可以得到最优化,相互配合,在进行设计师保证规范性,保障质量,以行车安全为原则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以及技术的融合。
3 保险杠设计策略研究
3.1 确定制件壁厚
在践行保险杠设计时,要注重制件的壁厚确定,这是最主要的设计之一。由上文可知,新型保险杠设计时要遵守绿色设计理念,那再进行制件厚度确定时,要适当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厚度,寻找平衡点和临界点。同时在进行壁厚确定时要保障壁厚均匀,不能够出现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保险杠出现中断弯折的现象,从而威胁乘客的安全。Hobby一般要在0.5毫米-4毫米之间,超过4毫米就会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从而产生缩痕。
3.2 注重加强筋设计
加强筋以可以有效地增强产品的刚性和韧性,再事故冲击时可以减少变形。进行加强筋的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其厚度不可以大于产品厚度的三分之一,同时在保障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小于产品厚度的二分之一。加强筋的单面斜度也应该不小于一点五度,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顶伤现象。在进行保险杠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对于其内部筋条的合理优化设计,加强筋应该相互错开,布置得当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了筋内部的手里破损。
3.3 加强支撑面和孔相互配合
在进行支撑面设计时份保证其质地的均匀性,否则很有可能在受到外界冲击时产生变形,威胁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同时要保证支撑面和孔之间有一个优化设计,保险杠的各种孔形状要在保障合理的前提下方便模具制造,孔和壁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距离,最小孔径应该是其1.5倍。
3.4 注重加强保险杠材料性能要求
在进行保险杠材料的选择时要体现上文所提到的绿色设计理念,同时也要满足韧性高的质量要求。在进行外观设计时,要使得其能够不发生热变形,对环境不敏感,利于喷漆。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尽量轻质的材料,锂合金或复合材料,同时要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保障材料和零件设计功能的适应性。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选择最为合理的材料。
4 小结
综上所述,保险杠虽然只是汽车的一个部件之一,但是它自身拥有着非常大的价值,汽車制造行业必须要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否则会很大程度地降低驾驶人员的安全系数。汽车保险杠包含着非常多的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理念优化,充分的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大程度地提高汽车保险杠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险杠具有缓冲和保护的功能,可以有效的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保险杠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的考虑保险杠自身的功能,从而使保险杠自身的基础功能发挥正常作用,再进行技术领域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凤俊.尺寸工程在灯具与保险杠的装配偏差分析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05):104.
[2]王志广.捷豹后门框铝合金饰件冲压成形工艺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3]张敏.基于针阀技术与响应曲面法的汽车后保险杠注塑工艺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杨胜权(1997-),男,贵州剑河人,本科,研究方向:汽车服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