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晶 李执
【摘 要】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从辅导员数据素养进行介绍,对辅导员培育数据意识、获取数据信息、分析数据应用、创新数据研究、分享数据成果等能力,提升辅导员数据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素养;辅导员;学生
引言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覆盖全球全社会,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其中,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一类群体,占比达到23.7%,可以说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场景无处不在,中小学生在家线上学习,大学生在家网闻天下,海量的电子数据记录着学生的学习和衣食住行等各项活动行为。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不断培育自身数据意识、获取数据信息、分析数据应用、创新数据研究、分享数据成果等能力,能够通过海量的电子数据实现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运用,成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向着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方向迈进。
1.辅导员的数据素养内涵及其必要性
数据素养最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认为其是一种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的革新,辅导员数据素养一词引申而来,表示为辅导员具备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能够对学生数据进行科学准确地认识、收集、理解、分析、使用和管理,以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进而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维度: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对数据的分享交流能力。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辅导员的工作群体是学生,是思想最活跃的一类人群,他们的性格、心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等千差万别,一味地采用循规蹈矩的传统工作模式,凭借经验主义已经难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只有运用大数据思维,将职业理念由传统转为创新、将管理模式由单一转混合、将工作方法由低效向集中模式转变,才能够对学生日常事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分析,借助大数据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此,数据素养已成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备要素。
2.辅导员数据素养的工作内容
(1)培育数据意识、提升数据敏感性。数据意识是辅导员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基本要素。辅导员应紧跟大数据潮流,树立大数据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数据敏感性,培养运用大数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同时掌握一些常见的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和水平。
(2)善于數据获取、收集数据能力。获取和收集学生各项行为数据是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生活情况的前提,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去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有针对性地与其沟通交流,辅学生学习成长,导学生思政教育,做伟大梦想的服务员和教育事业的战斗员。
(3)完善数据管理、积极分析处理。数据分析能力是数据素养最为重要的因素,辅导员要重视数据价值,完善数据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到学生的日常事务处理当中。如以学生学习数据为例,可以通过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来分析学习进度;通过学习内容来判断学习兴趣;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来分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学生消费数据来帮助贫困助学金的评定,通过学生的到课率数据来帮助打平时成绩分,借助就业数据来分析专业课程开设,为学生选定个性化学习内容等。
(4)转变数据观念、创新思政研究。思政科研能力是辅导员必备的能力之一。长期以来,辅导员被繁琐的学生日常事务所牵绊,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少,整体水平薄弱。但是,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又与科学研究息息相关,为此,辅导员要转变数据观念,挖掘与学生相关的数据知识与价值,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知识支撑,分析数据转化为思政科研成果。
(5)总结数据特征、分享数据成果。辅导员对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虽然多数人都赞成数据共享,但是实际工作时都会有所保留,一是担心数据被不合理利用,二是担心自身工作成果没有得到客观认可等。然而事实是只有辅导员相互合作、交互式发展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而数据的开放性、可获取性、可借鉴性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及时总结学生数据,和同仁分享数据成果,借助团队的力量攻坚克难。
3.提升辅导员数据素养的有效途径
(1)开展辅导员数据理念培训,激发数据学习驱动力。辅导员数据素养的意识需要有社会和学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跨度较大,队伍中有计算机数据类专业背景的、也有农艺文工其他学科的,前期个人基础不一,因此须开设专题培训、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混合式培训方式,用于强化不同专业辅导员的数据理念,提升培训的实效,增强辅导员对数据应用的实践感知。
(2)开展辅导员技能比武,塑造数据型名师。开展职业技能比武、辅导员技能大赛、辅导员数据使用案例等技能活动不仅可以提升辅导员整体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更为全体辅导员、教师提升数据素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表彰数据型名师,帮传代讲授数据应用案例,帮助辅导员树立职业归属感,提升队伍凝聚力。
(3)研制辅导员考核标准, 促其有为又有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能够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激发辅导员队伍努力工作,改变辅导员在数据使用时的“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的困境。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完善晋升渠道并给与奖励,保证队伍的可发展性,让想做事的辅导员有可为,让做成事的辅导员有其位,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4.总结
综上所述, 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大数据广泛使用的今天, 辅导员作为学生入校的第一位老师,作为和学生最密切联系的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数据素养, 积极学习和利用大数据创新工作,肩负好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曾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大数据意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55-58.
[2]黄美娟,陈鹤松.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策略微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67-70.
[3]林赛花.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2,50-51.
作者简介:姜慧晶(1990.6-),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教育学硕士,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学。
李执(1985.3-),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工程硕士,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