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在文化输出中的价值探索

2020-11-16 02:24杨琪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化输出跨文化传播川剧

杨琪

【摘 要】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和文明遗产。但是在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泛娱乐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戏曲的发展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的观众群体逐渐流失、演出市场明显萎缩、剧团经费不足难以为继。而在对外输出时,更是面临着语言、审美、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重重阻碍。本文以川剧为例,探讨传统戏曲艺术应如何适应现代化语境中的观众诉求,尝试与西方文化达成和解与交融,在新时代中承担起文化复兴、文化输出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川剧;文化输出;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041-02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戏曲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新生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娱乐观、语言体系,都在被新媒体浪潮重新建构,人们越来越习惯在智能产品上获得快速而便捷的娱乐体验。剪辑明快、剧情跌宕起伏的影视作品,刺激的网络游戏,以及15秒的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娱乐方式。而传统戏曲绵长而含蓄的表达方式,正在逐渐远离当代年轻人的娱乐生活。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密切的经济交往和频繁的文化交流。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难以避免地经受着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媒体、影视、书刊、网络等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和价值观渗透,为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国家都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展现本国的文化和艺术,提升本国文化在世界领域中的影响力。这种外来的文化输出,虽然为我们了解其他领域的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窗口,但同时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中华民族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也为世界带来了无数的发明创造、文化符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文化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是相对弱势的,在国际舞台上鲜少听到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声音。

一、传统戏曲面临的冲击与机遇

中国的文化安全正在经受全球化的冲击,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下,本来就处于式微状态的传统戏曲,其发展形势更是相当严峻。以川剧为例,目前各大剧团都面临着名角儿稀缺、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经费紧张等问题[1],传承已经面临危机,对外的文化输出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已经处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时代,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态度,向来是通达、包容、开放的。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始终能够从其他文化中获得滋养,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历史的必然和大势所趋。但不能回避的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戏曲面临着全面的、整体的、深层次的行业危机。剧作家王仁杰曾悲观地谈到:“一个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唱着卡拉OK的民族,是绝对不可能来为我们的中国戏曲做事情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复兴,中国戏曲就不能复兴。”[2]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戏曲艺术也是如此,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停地向前发展,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活力的艺术。

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国内的戏曲从业者也应该思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文明的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介绍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审美情趣的作用。大约在12、13世纪,西方世界的民众首次大规模接触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戏曲,意大利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创作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为《东方见闻录》,其中记载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该书在欧洲广为流传,也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热烈向往。书中也提到了观看中国戏曲的场景,使得这种不同于西方戏剧的文化现象,引起了部分西方文化阶层的关注[3]。

到了15世纪,东西方交流变得愈发频繁,中国戏曲和演员也正式出现在欧洲舞台上,西方人开始近距离领略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从17世纪开始,欧洲文化阶层日益关注东方文化,有关中国的著作和研究在欧洲大量出现,中国的戏曲文化也为西方的戏剧艺术创作提供了新鲜的素材。比如英国的“英雄剧”中出现了取材自中国的剧目,意大利和法国的艺术家也经常以中国题材进行创作,在表演形式、舞台布景中,也借鉴了中国戏曲的手法。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以中国故事为题材,使用中国戏曲的服装和道具,由西方人出演的中西混合产物——中国戏。18世纪,欧洲掀起了推崇中国文化的浪潮,其中,对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评价、欣赏,影响尤为深远。

但即使是在中国文化输出的黄金时代,由于东西方观众文化习惯的巨大差异,中国戏曲仍然难以让西方观众完全接受。就连热衷于中国文化的伏尔泰等人,也对中国戏曲带有偏见:“中国文化在其他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然而在戏剧的领域里,只停留在它的婴儿幼稚时期。”对于中国戏曲的特殊表演形式,西方文化階层往往认为动作较为夸张过火,也难以接受戏曲化的唱腔,而这些问题,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暴露得更为明显,中国的许多年轻观众尚且难以接受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西方人而言,让他们了解传统戏曲的美学,更是困难重重。

跨文化交流中的难点,主要来自于信息接收方对文化信息的理解难度。中国戏曲虚拟化、程式化、写意化的表演风格,不同于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中国戏曲里大量的程式化符号,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守则,让没有接受过戏曲艺术培训的跨文化圈层观众很难理解。在对外输出戏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认识到对外文化输出时遇到的障碍,也要努力克服跨文化输出中的困难,让东西方文化交融成为可能。

二、川剧在文化输出中的卓越价值

传统戏曲既是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者和体现者。其中,川剧是地方戏曲中影响较为深远、文化符号性较强、积淀较为深厚的一种艺术形式。

川剧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在国内的戏曲圈中拥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4]。1998年,川剧就曾作为“备选项目”,参加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评选。2006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川剧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川剧正式作为中国的“推荐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由于以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了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所以获得这个殊荣并不容易。川剧在成为世界级非遗的道路上前进,广大川剧人也任重而道远。

川剧的表演方式独具一格。以舞台表演为例,川剧的文小生风流俊朗,彰显着中国古典的“书卷之气”;武生则描绘着中国功夫,能获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丑角则滑稽而不低俗,以丑见美。川剧成为了既有丰富传统文化特色,又具备独特地域元素的表演艺术。

最突出的川剧符号,自然是“变脸”绝活。这种表演方式由演员的技艺和特殊的机关融合而成,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能带给观众“视觉奇观”的震撼体验。因此,川剧“变脸”曾经在各大影视作品中登场,即使不了解传统戏曲的观众,也对“变脸”耳熟能详,曾经更是吸引香港明星刘德华拜师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这种带有浓郁东方色彩的表演艺术更是让人着迷。2014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访华时,就曾经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川剧表演,更是盛赞“变脸就像魔术一样”。

三、新媒体在川剧推广中的应用探索

川剧的传承与推广,有必要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大力量,在坚守巴蜀戏曲文化艺术精神的前提下,依托于各种现代化媒体,探索生存和发展的新道路。时下的新媒体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进行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辐射人群广,互动性强,更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6],这恰恰是传统川剧的推广中所缺失的。因此,新媒体为川剧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可以让川剧的表演和欣赏不再局限于剧场中,可以让任何人随时随地地感受到川剧之美。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川剧理念,播放川剧表演选段,讲授川剧知识等等,不但可以惠及原有的票友,更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观赏川剧,甚至加入川剧表演的大家庭中来。

除了川剧表演者的主动传播之外,我们也要鼓励川剧爱好者发表自己对川剧的看法以及学习川剧的文字记录、照片、视频,让川剧的潜在受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拥有自主权的学习者、反馈者、传播者、创造者,这种良性的互动能让川剧在新时代的年轻人中扎根,也更有机会对外输出,让世界了解川剧、爱上川剧。

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的媒体行业,如杂志、报纸、广播等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但这些新时代的传播模式,也让戏曲传播进入了新纪元[7]。川剧艺术与新时代的碰撞,有机会产生巨大的化学效应,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李舸.川剧艺术的“传”与“承”[J].四川戏剧,2019,(11):78-80.

[2]邓运佳.“湖广填四川”与川、楚戏剧整合考(上)[J].四川戏剧,2010,(05):34-38.

[3]陳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4.

[4]杜建华.20世纪川剧抢救与保护的经验及其意义[J].四川戏剧,2003,(02):8-11.

[5]严福昌.川剧艺术导论[J].四川戏剧,1999,(04):17-21.

[6]张安华.中国戏曲的新媒体化刍议[J].戏剧文学,2013,(07):89-93.

[7]吕佳.论新媒体视域下川剧的多元化发展[J].戏剧文学,2014,(03):130-132.

猜你喜欢
文化输出跨文化传播川剧
川剧版画传四方
高职学生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
“握拳而立”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张靓颖玩音乐没想着“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