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幼儿 春暖花开

2020-11-16 07:02顾娟
考试周刊 2020年89期
关键词:真实幼儿教育

摘 要: 教育需要真实,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最真实的教育。文章面向幼儿,探讨如何做最真实的教育,做童年的守护者,让孩子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体验真实、拥抱真实,主动探索、睿智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育;真实

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告诉人们:“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确实,儿童是鲜活的,他们眼中的一切是缤纷多彩的。同时,孩子的生长节奏不是老师所能完全预料的,他们的发展状况不是老师能够完全设想的。那么,教师该实现怎样的教育智慧,让幼儿园的活动更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吗?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切入点,围绕建设要求,创设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以幼儿的立场,面向幼儿设置环境,面向幼儿注重游戏,面向幼儿关注经验,面向幼儿创造生活。在生活之中,在实践之中,立足儿童,给孩子最真实的教育。让孩子真思考、真实践、真创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出真实的精彩。这是追随教育的本真,更是尊重孩子内心的需要。

一、 站在孩子的视角 让环境更贴合孩子的需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都会被老师们精心创设。然而再次审视这些环境,就会发现有时费尽心思做的精美环境反而会让儿童畏手畏脚,而一根枯树枝、一个小木桶、一把旧梯子却足以让孩子撑起一个游戏,成为探索的乐园。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读懂儿童、看懂游戏,因为适合的才是儿童真正想要的。

户外艺术区里,笔者精心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纸盒,搭建好了一座漂亮的城堡,让孩子们来绘画装饰。开始大家非常惊喜,可画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嘟嘟跑过来对笔者说,“老师,我们可以画点别的吗?”“可以啊”,只见嘟嘟和几个孩子商量了起来,她们围着艺术区转了一圈,棋棋搬来几个圆形的饼干罐,放在城堡的前面,她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游乐园!”她们在罐子游乐园上装饰起来,画上了有趣的图案,过了一会儿,她们又搬来了好多鱼的方形饼干盒搭成围墙。嘟嘟搬来一把旧梯子,欣欣还搬来了轮胎,她在城堡旁边摆弄起来,最后摆出一个滑滑梯的造型,在上面装饰起来……游戏结束后笔者和孩子们开展讨论:艺术区游戏你们想怎么玩?还需要哪些材料?……一系列的问题抛给孩子讨论,孩子们收集来了旧泡沫板、各种罐子、旧衣服……一件件材料不断增加,孩子们不断创新玩法乐此不疲。

希望有一天走进幼儿园,所见的是真实的孩子的稚嫩与自信,而不是虚假的成人的精致与自娱,那么就需要老师深谙儿童的学习。幼儿的内心是游戏的,一个丰富的、真实的、振奋人心的环境能持续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满足幼儿的游戏天性,站在孩子的视角,创设更贴合孩子需要的环境。

二、 关注游戏的过程 让架构支撑孩子的深度学习

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是走向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专注才是专业的开始,不要急于给孩子答案,过程比较结果更重要。老师要架构支持孩子的学习,把活动的意图巧妙地蕴含在环境、材料里,并关注孩子的游戏过程,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为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脚手架。在观察后支持,在支持后再观察,时刻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支持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进步。

科学区里,笔者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顶纸板》游戏,引导幼儿探索纸板的中心点,让吸管稳稳的把它顶起来。浩浩和几个孩子摆弄起吸管和纸片,他试了几次,纸片都沒能被顶在吸管上。他开始有些为难得寻求笔者的帮助,“老师,我怎么总是不成功,我不想玩了!”笔者微笑着鼓励他说,“你再仔细看看步骤图试试,加油!”在笔者的鼓励下,他拿着步骤图自言自语了一会儿,然后按照步骤图,尝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让纸片稳稳地被顶在了吸管上,开心极了。旁边的西西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来,你看我做!”浩浩高兴得向朋友演示起来。过了一会儿,浩浩又有了主意,询问笔者,“老师,我能用笔代替吸管能把纸片顶起来吗?还有我们的本子、蜡笔能不能被顶起来?”笔者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好,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并指了指材料箱,他开心得到材料箱里寻找更多的材料,探索起来……

老师的鼓励给予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步骤图让孩子获得经验,材料箱让孩子的新想法得以实现。如果教师没有适时搭建这些支架,幼儿对顶纸板的探究可能只会停留在较浅显的层面,短时间内就戛然而止了。所以,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发展,及时提供有意义的材料,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孩子的行为,进而通过创设环境、调整材料,不断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让孩子在与同伴一起学习探索、思考问题、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建立对学习的自信、享受依靠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 相信孩子的力量 让孩子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

儿童和教师一样是平凡的存在,但同时却有着和教师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思维认知和表达表现。年幼的孩子同样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教育应该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尊重孩子的想法,提供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让孩子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学会自主思考,而不是让他们从小就形成对成人给他们安排好一切的依赖。

午饭后孩子们经常会进行看书、折纸的游戏,开始他们很投入,可是玩着玩着,却发现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于是笔者想:饭后玩什么这件事,为什么不问问孩子们的想法?于是笔者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们进行自己的游戏。这几天,孩子们玩起了民间游戏《翻洋片》。有的把一张洋片叠在另一张上,拍一张带动另一张洋片翻过来;有的三张洋片依次排列,逐一拍翻过来;还有的用嘴巴吹……起初,是一个人玩,玩着玩着就变成了几个人一起玩。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翻洋片需要一定的场地,在哪里玩比较合适呢?笔者鼓励孩子们自己尝试。开始孩子们在午睡区床和床中间的地上玩,但是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打扰。接着几个孩子找来建构区的垫子,大家在垫子上玩得不亦乐乎。

当老师帮助孩子们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体验多彩生活的机会。因此,班级里进行怎么样的游戏?在什么时候进行?需要哪些材料?等等问题都应该由孩子说了算,因为这不是教师的教室,而是孩子的教室。即使幼儿的很多想法没那么成熟、完善,但是老师仍然需要退后、再退后,把更多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留给孩子,要知道探讨实践的过程隐含着可贵的思考,只有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

四、 捕捉教育的契机 让生活成为真实灵动的资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确实,教育离不开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究是孩子的天性。教育者要着眼于儿童的生活,捕捉教育的契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教师跨越班级的围墙,自然生活就会成为孩子探究的乐土和快乐的源泉,也会成为课程真实灵动的资源。

新学期,幼儿园的种植区迎来了新一轮的种植活动,种植什么好呢?笔者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调查表,经过投票和统计,他们最想种的蔬菜诞生了,那就是土豆。在开垦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土地比较硬,还有许多杂草,于是,大家邀请了志愿者奶奶。孩子们浇水、拔草并观察着土豆的生长,讨论设计自己的记录表,有的记录土豆高度的变化,有的观察叶子的形状。随着土豆苗的长高,有一天风很大,把小苗苗都吹歪了,怎么办?孩子们四处寻找工具,给每一颗小苗苗邦上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绳子不会系怎么办?大家互相来帮忙。打结固定小竹竿的过程对于部分孩子是有难度的,但是孩子们是专注的,他们会自发的互相学习和帮助,一次次的尝试丝毫不觉得枯燥。

回顾孩子们种植土豆的过程,是建立在孩子内在兴趣上的活动,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得在种植、养护中,观察记录、实践操作。小小的种植区里,有对生命的认知,有成长的呵护,有收获的喜悦,更有着丰富的经验。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幼儿的参与,才是活教育。让枯燥无味的教育回归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来,让它取得源头活水,这是每一个幼儿获得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是作为生命体的幼儿本该享有的权利。

五、 支持孩子的探索 让自主激发孩子的无限创造

和孩子在一起,就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性,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教师不要限于自己预设好的条条框框,从而限制了孩子的探索。要知道教师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幼儿,他们拥有发展自己的想法,联系不同的想法和做事的能力。当孩子们集中精神,在遇到困难后仍然持续尝试,并享受探索过程的时候,也是他们体会困惑、坚持不懈、创造性思考等有效学习的过程。

户外运动区,原本几个孩子在用梯子和轮胎搭桥来攀爬。玩着玩着,孩子们放弃了原来的设想,重新搭建起来。只见彦彦把轮胎叠起来,把梯子架在中间兴奋地说,“我们要搭跷跷板!”很快,搭好了,两个孩子坐在跷跷板的两头翘了起来,旁边几个孩子也跟着搭起来。只见几个孩子围着倒塌的轮胎议论着:“怎么老是架不平啊?”“把大轮胎放在下面,小的放上面!”“还要把轮胎放在中间。”孩子们尝试着,终于搭建成功,大家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有的背对背跷,有的趴在梯子上,用整个身体来跷。玩着玩着他们发现了新问题,两个小朋友体重有些悬殊,怎么也跷不起来。嘟嘟有了新办法:一个趴着,一个用双手和身体的力量来回压,力气不够了他们还有背对着压,似乎这样的力量更大,在不断尝试中孩子手臂的力量得到锻炼,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儿童的发展源于儿童的学习。虽然孩子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发现和探索过程中,是全身心地投入和专注的,这是非常珍贵的,笔者为它们的创造而感到惊喜,也再一次看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有自己的思考,他们有自己的探索,在他们专注的投入中,有无限的创造。

立足儿童,做最真实的教育,恰到好处地保护孩子自然生长的能力,保护他对学习的热情、对自我的信心、对生命的尊重。万物各按其时,你在其中,成为美好。面向孩子,春暖花开。希望,对儿童世界与教育本质的探索与认知,能让孩子拥有幸福的当下,具有能创造幸福的未来的潜力,在成长的每個阶段都保持美好的生命姿态,自由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

顾娟,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红峰幼儿园。

猜你喜欢
真实幼儿教育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