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2020-11-16 08:44袁天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袁天舒

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价值。方法:选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绞痛每月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具增效之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80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265-01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动脉血流量不足引发心肌缺血是其主要发病原因,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近年来新兴护理方式,强调护理内容的完整性[1]。临床研究中发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进一步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为此,本次研究选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探究在临床护理对其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65.96±8.46)岁;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66.01±7.31)岁;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二)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口头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成心内科专科护理团队,结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特征、治疗进程、临床护理经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

2.计划实施:(1)入院当天:接待患者行为动作及语言表情温柔可亲,对其表示尊重及理解;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内容,指导家属准备柔软宽松衣物及清淡食物,指导患者医院食堂、热水房位置及家属休息区,以保证家属陪护效率;(2)入院后第1d:重点开展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理解能力、年龄、生活习惯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讲解情绪状态对疾病影响,并指导患者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情绪状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入院后第2d:结合患者检查报告中各项指标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强调指标与护理治疗前变化,以提升患者康复信心;(4)入院后第3d-出院当天:结合患者治疗计划,为其制定药物治疗流程图、每日食谱、运动计划;叮嘱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三)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未及以上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2)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月心绞痛发生频率。

(四)统计学方法

选SPSS24.0计算,(±s)、(%)表示计量、计数资料,t、2检验;P<0.05提示比較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三、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原因与运动量增加、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胸闷、胸口压榨性疼痛等症状,且随病症进展,心绞痛每月发作频率随之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加强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指患者入院开始至出院前,均经标准化流程完成护理干预内容,有利于保证护理完整性;同时将临床护理路径表悬挂在患者床头,可提升其对护理治疗认知水平、降低应激反应。临床研究中发现,在临床护理路径中,联合人文关怀,可进一步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对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护理效果具积极意义。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在其中融入人文关怀,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护理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低,考虑原因为,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可结合患者不同时间点状态特征,针对性施护,可稳定其情绪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包括尊重人性、保证患者家属休息质量、制作康复相关计划表等,可进一步保证患者住院及出院后康复意愿、降低心功能持续性损伤。

综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常规护理相比,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姚旭琴.临床护理路径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69-2270.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