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
《当我生气时》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第十六课,属于生活与社会适应中的情绪管理范畴。作为人类基本情绪之一,生气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情绪。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气这一基本情绪,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调节、宣泄和表达情绪,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运用隐喻。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生气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生气”这样的不合理思想,笔者在课堂上运用了“心情天气”的隐喻。用热身游戏“天气变奏曲”(根据“晴”“阴”“多云”“小雨”“大雨”“暴风雨”不同的天气指令,做出不同的动作)导入新课后,笔者把人类的各种情绪比作大自然中的天气变化:天气有晴有阴有雨,有时风和日丽,有时暴风骤雨、电闪雷鸣,人的情绪也是这样,有时高兴快乐,有时伤心难过,有时生气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的。笔者运用天气的隐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气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并无好坏对错之分,进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近的“心情天气”和心中的“暴风雨”。
借助绘本。阅读绘本、结合绘本进行主题讨论是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这节课,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了绘本故事《菲菲生气了》,融入故事情境,和主人公一起认识、体验生气时的表情、身体反应,体验生气时肌肉的紧张、身体像火山要爆发的感觉,想象菲菲生气后会做些什么,并讨论:菲菲生气之后,如果摔打玩具、和姐姐吵架,甚至生闷气不吃饭,对自身、家人会造成什么影响,对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玩玩具)是否有帮助。通过想象和讨论不同应对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了不合适的生气方式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亲情。认识到哪些是不合适的生气方式之后,笔者和学生继续阅读绘本,体验菲菲情绪平复之后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随后展开讨论:在菲菲从十分生气到不生气的过程中,她都做了什么?菲菲可能会对自己、对小鸟、对流水和浪花等说些什么?通过讨论和演绎菲菲的内心对话,学生学到了情绪调节和宣泄的方法,认识到如果人们能够在“火山即将爆发”时暂停一下,进行合理的情绪调节与宣泄,让身体放松、心情平静下来,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标本兼治。情绪调节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关注调节自身情绪(治标),一类关注解决问题(治本)。研究表明,过多依赖情绪自我调节和过多依赖问题解决都不利于心理健康。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讨论绘本故事中菲菲是如何平静下来的,学习菲菲生气之后“消气”的方法,分享自己知道的消气方法,最后总结出生气时可以通过一个人静一静、欣赏自然风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向好朋友倾诉等方法“消气”,并带领学生体验了数颜色(转移注意力)、“喝汤”(呼吸放松)这两个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学生之所以在生气时选择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就在于他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内心需求,缺少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技巧。笔者结合绘本故事,再次抛出问题:如果菲菲到最后依然很生氣,可以怎么办?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沟通、向“惹我生气的人”表达自己的生气感受、提前约定等方法解决问题。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把非暴力沟通的方法简化为四句话:说事实(当 的时候)、说感受(我感到很生气)、说原因(因为 )、说希望(我希望 ),结合案例为学生提供范例,随后让学生回忆自己最近的生气经历,重新回到生气的情境中,进行情绪表达练习,引导学生合理、大胆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和内心需求。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