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美育渗透的实施路径

2020-11-16 08:42张筱南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学科

张筱南

“多学科教育整合”“能力与素养并重”“突出审美实践”是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3条主线,这3条主线的明确提出,标志着中国美育历史性的新起点。2017年12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发布。新课标将“审美鉴赏与创造”纳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突出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地位。这意味着学科美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挖掘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美育元素

学科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蕴含丰富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科学美等美育元素的语文学科,更应该成为美育的主阵地。语文学科美育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从语文学习中挖掘美育元素,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层面,需要从美育目标入手,以终为始,挖掘语文学科中富含文化特征和时代精神的美育元素,走出一条“审美育人”的新路。

1.找准民族文化基因

一切审美对象都烙有其地域文化的印迹,都具有主体民族的鲜明属性。这种深刻沉淀于民族之中的文化血脉,就是深嵌于人民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象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美育资源。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媒介,满足了人的精神情感的需要。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说,更是增强人的德行和亲情之道。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强调社会、人、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正是体现出传统审美价值观中的“天下为公”之道。这就是儒家的“美善相乐”,道家的“美德合一”,现实的善、人生的真实和信仰境界,都在美那里融合为一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回应时代精神感召

语文教材中有众多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和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

《荷花淀》中,作者孙犁塑造了一个抗日家庭群像。水生、他的父亲和妻子都是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勤劳善良,与世无争,但在国家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交出了最优秀的答卷。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的新课文《“探界者”钟扬》,歌颂了一个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新时代劳动者形象。在文章的结尾,钟扬界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这两篇课文分散在两个单元中,塑造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物,一边是勤劳朴实的抗日军民,一边是献身科学的植物学家,从人物经历、所处时代来说,两类人物差别巨大,但理想信念是他们凸显于芸芸众生之中的最醒目标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人物行动背后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这种“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将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坚定学生的报国志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生人格品质的基石。

二、语文学科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实践性审美活动。

1.群文阅读发掘文学艺术美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基于不同社会情境的审美感知、评价欣赏、独立创作能力。以诗歌教学为例,“登高”频繁出现,成为中国古代诗文创作中的一个高频意象。仅在统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中就有杜甫《登高》《登岳阳楼》和姚鼐《登泰山记》三篇,初中教材中更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安石《登飞来峰》、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等作品。在单篇作品教学中,学生容易将“登高”视为触发作者创作的契机事件,而忽略“登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这些作品中选择个性鲜明的篇目,引导学生对群文有一个结构化的理解:围绕“登高”,查阅“登高行为”的缘起,梳理“登高意象”象征意义的演变,理解不同作品中“登高”的特定含义,比较不同作品的时代印记、作者境遇、作品风格等之间的差异,进而从中探究作品中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

2.沉浸阅读感受文学形式美

文学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是因为读者经由语词的刺激,能回忆起曾有的生活具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朗诵、组织话剧表演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学生对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解。在柳宗元《渔翁》中“欸乃一声山水绿”,悠扬的渔歌将翠绿的视觉形象渲染得格外鲜明,在听觉体验中视觉的感受性似乎也随之增强了。《安塞腰鼓》《少年中国说》必须通过大声朗读才能真正触发学生对崇高美的感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顾盼缠绵,苏轼的《承天寺夜游》空灵朗阔,只有在细读中体会唇齿间的音响,才能与作者心意想通。

3.深入生活理解文学现实美

文学之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作者对现实美的升华。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把生活中本来存在的美的人物、事物,经过加工改造成了艺术形象,直接地表现美;或者在揭露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的过程中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从而间接地肯定美。对于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现实之美的文学作品,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联系生活的观察、访谈、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现实,自主梳理材料,完成调查报告,围绕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专题展开交流研讨,可以有效地激發学生对当下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思考和展望。还以《“探界者”钟扬》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我身边的探界者”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访身边的亲人、邻居,了解生活在周边的普通劳动者,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帮助学生了解劳动者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

更新美育观念,目标明确地从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中提取审美元素,并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引导学生逐步获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超学科”来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