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娟
摘 要:一般来说,群文阅读就是引领学生就某一个主题进行群文的类比阅读,主题即“核心点”,举了朱自清的例子,就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其文风变化来窥探其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变迁。另外,通过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之“死”来探讨“核心点”的另一种形式,即就同一时期的一类文章中存在的共同细节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挖掘。
关键词:语文;群文阅读;深度
随着“群文阅读”教学的兴起,“群文阅读”也成为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形势。群文阅读就是引领学生就某一个主题进行群文的类比阅读,即寻找群文阅读的“核心点”,除此之外,也可以就某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其文风变化来窥探其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变迁。
一、从同一作者的文风变化中窥探个人的成长
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月色》《绿》这几篇入选教材文章都有很强的文学性,从课后“背诵全文”或者“背诵××段落”可见其文笔之力。而朱先生自身作为一个国文老师,“用于在语文方面作种种实验”,他也曾称自己的写作文风为“用笔如舌”,即让自己的文章语言“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我们也常常在课堂上抓住作品文本,读之诵之,感受其精妙。提到朱自清的文章,我们立刻称赞“美美美”,但是朱自清的文章都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这种疑问是从八年级的《背影》开始的。《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文章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文章最关键的地方所用的语言和手法,并不像《春》《绿》那样,用那么多华丽的排比和比喻,或者是很复杂的诗意的技巧。比如: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演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或者: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歌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段引起作者感情转折的部分,语言描写极为朴素,并未作感情上的渲染,相反,写得有节制,很从容,基本上就是白描的手法。但是就是父亲这些“笨拙”的动作,却让作者和读者都为之感动,这从美学理论上说,就是情感超越了实用理性。
就拿朱自清为例,朱自清早期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方法,其实是文章比较稚嫩的痕迹,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朱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所以“比较用力”。到了后期,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向更高、更成熟的艺术高度挺进。
二、将群文中的同一“细节”大做文章,收获意外之喜
一次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有一个同学开玩笑说“鲁迅这个人很厉害,我读了他好几篇,书里的人都被他写死了”。当时有几个同学还在一旁捂着嘴“噗嗤嗤”的笑。我听了先是一愣,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大不敬”,但接着一想,说得真没错啊,鲁迅就是很厉害,而且很擅长写人的“死”,因为他笔下的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啊!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妨来一场主题为“鲁迅笔下的‘死”的群文阅读与探索吧!学生一听,兴趣倍增,我们从《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开始入手,对一些经典的篇目进行阅读。阅读时候围绕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这个人是怎么死的?”“因为什么死的?”
在《祝福》中,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呢?有同学找到了文中的内容:进来冲茶的茶房说“还不是穷死的”。看起来好像不无道理,她毕竟是当了乞丐,冻饿而死的。可是有同学觉得这个答案实在太浅显,提出质疑“她那么能干,为什么去当乞丐?”最终一个女同学起来说了一句看起来有点不太着边际的话“因为她是个寡妇,她怎么做都是错的”。这句话一出,大家开始陷入沉思——祥林嫂都干过什么呢?为什么她做得都是错的呢?
渐渐地,学生读出了其中的矛盾——在祥林嫂刚刚死了第一任丈夫的时候,她想守节,但是她的婆婆想把她卖了,让她去当别人的老婆;后来改嫁,第二任丈夫又死了,之后柳嫂明知道她是被迫改嫁的,还是讽刺她:“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从此祥林嫂在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烙上了“世间耻辱”的烙印;祥林嫂在柳嫂处得知自己将来死后是要被“一劈为二”的下地狱,花了自己大约两年的工资去“捐门槛”赎罪,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抬头做个正常人的时候,鲁四奶奶不用她再端福礼,精神被彻底击垮。就因为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她便背负着永远无法赎过的罪恶,她在精神上也已经被其他人孤立到无法活下去的地步。归结为一句话——她是被封建礼教“吃掉了”。
后来,我们又总结出了其他的人物“死”的原因,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进行了对比,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刻画在“同一时空”里的“苦命人”的不同死亡。《阿Q正传》里阿Q的死亡是悲剧性的,但是鲁迅先生却以喜剧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孤独者》中,魏连殳的死亡,是含着冷笑的冷峻的死亡,那是反抗勢力最终胜利的死,主人公的哭,是挣扎着像受伤的狼的长嚎,惨伤里夹杂愤怒和悲哀。《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死亡,既不是悲剧的,又不是喜剧的,而是“空白式”的死亡,既没有抒情,又没有反讽,更没有对各个方面的揭露。而鲁迅也认为自己这种“不慌不忙”的处理,反而是自己所追求的“大家的作风”。而这一点,跟上面所提到的朱自清后期的作品洗尽铅华,追求淡泊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张莉苹.群文阅读,让课堂教学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877(28):52.
[2]何小燕.语文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2016(29).